省流:今天咱们不学C++,咱们来做PPT
楼主基于 VSCode 的插件 Marp,利用 AI Agent,提出了一种快速将 Markdown 转化为极简 PPT 的方法。
我构建的极简PPT,右上角是我做的logo,封面示例:(模板全部内容的展示在文末)
封面效果展示
构建全自动 Slides 实现流程:一份方法论与实践指南
一、为什么我们需要自动化制作 PPT?—— 重新定义效率
我一直在想,为什么不能基于 markdown 做一份 PPT 呢?
在日常工作与学习中,传统 PPT 的制作方式正面临三大难以回避的痛点:
效率低下,重复劳动:大量宝贵时间被消耗在拖拽、对齐、调整字号等繁琐的格式操作上,而非内容本身。
内容与格式强耦合:难以将一份纯文本文档或笔记,快速、无损地转化为结构化的演示文稿。
与 AI 时代脱节:无法有效利用大语言模型(LLM)强大的文本生成与结构化能力,让生产力停留在“手工作坊”时代。
我青睐极简 PPT 风格,每次做 PPT 都很简约(人话:懒得排版和找背景)。就算如此,做 PPT 还是让我吃力,无法把精力放在内容上。
2025 年了,居然还是不能快速做 PPT,why? ? ?
我的希望:构建一条从“想法”到“极简演示”的自动化生产线,节省排版的时间,用最少的精力做出一份内容达标、格式工整的 Slides:
AI 生成初稿 (文本+结构) ➔ 人类精修 (补充图片与个性化) ➔ 系统自动化渲染 (生成 Slides)
二、探索之路 1:Obsidian 原生演示 —— 零门槛的起点
Obsidian 是我的 markdown 笔记软件,它内置了演示功能,通过 --- 分隔符即可将笔记转化为幻灯片,似乎符合我做极简 PPT 的需要。但是,实践结果却不是如此:
优点:零配置,开箱即用,学习成本几乎为零。
缺点:功能极其有限,几乎无任何自定义能力(排版、主题、导出均缺失)。
结论:仅适用于最基础、临时的个人笔记展示,远未达到“生产力工具”的标准。
如图,使用 Obsidan 展示的内容非常有限,根本无法满足我的需求。
Obsidian自带的演示功能
三、探索之路 2:Marp for VS Code —— 迈向“80 分”的质变
前段时间做软工课小组展示的 PPT 时,我真不想自己做(其实是来不及),就找到了一个神奇的插件——Marp。
Marp 插件将 Markdown 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是实现自动化的关键一步。
优点:质的飞跃。它引入了主题、背景图片、局部指令等高级功能,让我们第一次能够用代码制作出“80 分”的、具备专业外观的演示文稿。
缺点:“80 分”的瓶颈。其“Markdown 优先”的哲学,决定了它在精细化布局(尤其是复杂的图文混排)上存在天然的短板,学习成本也随之增加。
如图,这是用 Marp 做出来的 PPT,已经有模有样,但还是差点意思。
插件Marp生成的PPT
四、突破:利用 AI Agent 组织 HTML 语法
要突破“80 分”的瓶颈,我们必须回归问题的本质。
注意到:Marp 的引擎是将 Markdown 渲染为 HTML。这意味着,Marp 的天花板,就是 Markdown 的天花板;但 Marp 的潜力,却是 HTML 的潜力!
两大因素,让不可能成为可能:
Markdown 规范原生支持嵌入 HTML,这为我们打通了从“简洁”到“强大”的桥梁。
AI Agent 的出现,让我们能驾驭 HTML 的强大力量,而无需承受其编写的复杂性。AI 负责执行,人类负责决策。
最终的、最优的工作流:
AI Agent ➔ 高度结构化的 Markdown (+ HTML 片段) ➔ 人类精修与素材补充 ➔ Marp 渲染 ➔ 95分的完美 Slides
五、从“一次性项目”到“可复用的生产力系统” —— 构建模板库
虽然说,我们可以使唤 AI 让它来干活,但是,毕竟等 AI 构建一个复杂的系统,也是很耗时间的。与其每次都费力地向 AI 描述“我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布局”,不如直接给它一个我们预定义好的“工具”。
核心思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将重复的设计工作转化为一次性的模板构建,沉淀为可复用的资产。
具体实践:构建个人 CSS 工具箱 (Toolkit)。将常用的布局(如两栏/三栏、重点框、时间线)抽象成语义化的 CSS 类,保存在一个 template.md 文件中。
最终目标:实现品牌化、个性化、稳定输出。通过模板,确保每一次演示都拥有一致的、带有个人或团队品牌风格的视觉效果,甚至可以轻松地在页眉页脚嵌入 Logo,实现媲美专业软件的精美效果。
全部内容的展示
(通过设置模板和VSCode的Snippet,我们可以快速插入下面的内容)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