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盒友,好久不见(半个月没更新了),我是写生活与游戏杂谈的老狄。今天我不写欧洲游记,不讲述我在维也纳军博里的见闻,而是聊一聊骑兵在历史策略游戏中所扮演的角色。
问题的提出
一个多月前,我在某个游戏社区里看见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很多游戏里骑兵那么强?”
被题目勾起了好奇心,我点进去看了帖主的问题描述。
比如说EU4里全骑兵流是很强的;在《文明6》中小马一波也是很强的战术,PVP中往往也是骑兵在大放异彩;就算是骑砍战团这种开放世界角色扮演,骑兵也是巨强无比,几百斯瓦迪亚骑士就能横行大陆。
但现实中虽然骑兵也很强,比如翼骑兵在维也纳之围大破奥斯曼,但大多数国家仍然是步兵作为主力,更不要说全骑兵了(可能也只有游牧是这样),那是什么造成游戏中骑兵比现实中更受用呢?
老实说,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个问题还挺有价值的,而且其描述的游戏我也大都玩过。恰好我最近又读完了军事史学家阿彻琼斯的《西方战争艺术》,收获颇多,正好能排得上用场。
正是在这些机缘巧合之下,我写下了一条长长的回答,得到了包括帖主在内的一众玩家的认同。我想这么好的回答,如果盒友们看不到实在是太可惜了因此把它改为文章,与众位分享,谨以抛砖引玉。
与我最早写的游戏杂谈刺客信条系列一样,先写历史上的骑兵,再写游戏里的骑兵,最后做个小结。
参考文献
照例先叠个甲:本人学识、能力均属有限,观点或许存在诸多偏颇不妥之处,欢迎各位朋友在评论区商榷。
另外文章没有配什么图,说理部分比较长。因此缺乏耐心的盒友直接跳到结论部分即可。
历史上骑兵的作用与局限性
我写文章时,秉持“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的观念。因此我们先问,历史上的骑兵是一种很强的兵种吗?
在讨论历史上的骑兵作为一种兵种的强度问题时,最好先区分成轻重骑兵分别讨论。这种分类方式存在一定争议,但至少有助于我们回答题目中的问题。
翻开我最近在重的大块头巨著《西方战争艺术》,作者关于轻步兵(无甲或者只有轻型盔甲,通常依赖弓弩、投石索等投射武器作战)、重步兵(身披重甲,通常依靠突击行动作战)、轻骑兵、重骑兵四种武器系统彼此克制关系的理论虽然有些武断,但背后支撑的理由还是大体站得住脚的。
(老狄的吐槽:作者原著中有不少笔误,比如高卢紧邻着太平洋。译者的翻译更是糟糕,比如把“雅典的”翻译成“雅典娜”,把神罗皇帝翻译成教皇,还整出了“征服者威廉征服罗马”这样的令人哭笑不得的低级错误。尽管如此,这本书还是值得一看。)
比方说,他认为轻骑兵克制重骑兵。因为轻骑兵机动性强,可以采取经典的hit and run战术(打了就跑,即风筝战术)消耗重骑兵。后者装备较重,正常情况下追不上前者。
同理轻骑兵克制重步兵,因为重步兵跑的比重骑兵还慢。典型战例就是公元前53年罗马三巨头之一的克拉苏殒命的卡莱战役。这一战中尽管罗马士兵用了龟甲阵,但还是被帕提亚的骑射手消耗致死。
但是轻骑兵被轻步兵克制。理由是轻骑兵不仅要开弓射箭还要驾驭马匹,因此会分心,影响射击精度和准确性,而轻步兵只需要射击,不会分心。
另外轻骑兵的发射平台——马匹,相比轻步兵发射平台——地面,不够稳定,也影响射击精度。做个海战里的类比,就是战舰因为风浪等因素,射击平台颠簸,炮击时对线不过位于陆地上的岸防炮。
德国重巡布吕歇尔就是被岸防炮命中而沉没,同理可见轻骑兵在轻步兵前的脆弱性
最后轻骑兵所骑的马匹作为射击目标比较巨大,更容易被射中。
而重骑兵则克制轻步兵。因为轻步兵薄弱的防御无法抗击重骑兵的冲击,而他们的机动性尽管强于重步兵,却比不过重骑兵的马匹。
但重骑兵不仅被轻骑兵克制(理由如前所述),也被重步兵克制。因为重步兵一旦结成方阵(尤其是在有长矛兵的情况下),就能正面抵御重骑兵的冲击。尽管如此,重骑兵还是可以迂回到方阵的侧翼与后方进行袭击,或者攻击阵型混乱的重步兵。
以上是轻重骑兵在战术层面的各自优劣势。如果不区分轻重骑兵,而将它们视作一个整体,那么骑兵相对于步兵还具有以下优势:高机动性,无论是战术层面(比如轻骑兵放重步兵风筝)还是战略层面(可以执行战略范围的侦查、追击、搜集补给、袭击对方散兵游勇和辎重队)。
比如骑兵不必进行长时间的部署和准备就能迅速投人战斗。因为骑兵更多依靠个人武艺和勇气而非像步兵需要以方阵进行攻击,从行军队形展开为战队队形要快得多。
当然,骑兵也是具有相当大的局限性的,比如说维持费用高(养马要费钱,养骏马要费更多钱,给马配马鞍、马镫和铠甲要更多更多钱),训练时间长(骑马是技能需要培训),后勤负担重(马要吃饲料,喝的淡水也多)。
比如说骑兵是攻击性兵种,不擅长防御作战(因此中世纪的将军有时甚至会让重骑兵下马变成重步兵以增加防御强度)。
比如骑兵不能攻城(所以帕提亚击败克拉苏的罗马军团后无力大规模入侵罗马东方行省)。
比如骑兵作战对地形有较高的要求,适合在平地作战,不利于在山区和林地作战等。
再次强调,这些基本上都是阿彻琼斯总结的规律。我只是做个概括,并做些类比,把他那一长串论述给简化,使之通俗易懂。
正是因为这些无法克服的兵种固有局限性,所以历史上大多数国家仍然是步兵作为主力。哪怕是以骑兵长距离机动著称的蒙古帝国,部队中除了骑兵外也有步兵等兵种(毕竟要攻城嘛)。
至于匈奴、帕提亚、匈人这些比蒙古更早的古典时期的游牧是否是全骑,我手头没有足够史料,不能把话说死。
游戏里骑兵的作用与局限性
以上讲了这么多,无非是强调“历史上的骑兵很强,但也有局限性”,而且为分析游戏中骑兵与其他兵种的克制关系做铺垫,现在来讨论“为什么游戏里的骑兵那么强”。
还是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原帖主举了EU4、文明6和骑砍三个例子,尝试着一个个具体分析。
EU4是大战略游戏,全骑流在战略机动性和作战中确实很强。但到了后期各国陆续解锁高等级军科,全骑流野战可能不敌步骑炮多兵种协同的部队,攻城(尤其是攻击堡垒城市)显然不如全炮流快。
(二度叠甲,我玩的最终版本是1.29,可能该经验已经不适用于最新版本了。)
文明6是4X,我玩的少,姑且不提。骑砍算是rpg,骑兵确实优势突出,比如在大地图上骑兵占军队比例越大移动速度越快,作战时无论轻骑兵风筝还是重骑兵全军冲锋,都能较为轻松地击败缺乏骑兵的敌人。
请忽视右上角的“p社游戏”分类
但是,骑砍中的全骑流维护费也是相当高的。他们同样不善于攻城,一旦强攻会损失大量精锐骑兵,严重影响攻城后的后续战力。
我再举两个我玩的时间比较长的游戏例子,首先就是全面战争系列。其实全战中的骑兵强度是要分作品的,比如中世纪2里的重骑兵的强度很高,被称为罐头老爷(因为披甲率高),能在正面冲击中轻松击溃手持叉子的农民军。
但是在罗马2里,重骑兵的强度低很多(对应历史上的罗马军团多用盟友提供的以轻骑兵为主的辅助骑兵),通常不能正面冲击步兵方阵,而要侧冲和背冲。尤其是冲击开了阵型的长矛兵方阵,其结局只能是被串成刺猬。
为了验证我的说法,顺手开了一局游戏。我方全斯巴达长矛兵开方阵,对面全罗马辅助骑兵。因为是守城门(骑兵无法迂回其侧后只能冲正面),这一队长矛兵在自己毫发无损的情况下杀死了相当于己方两到三倍人数的骑兵,很快升到了四级。
到了阿提拉里,因为匈人等游牧派系强度高,所以全骑流也很强。至于在拿战中,骑兵通常也是攻击线列步兵的侧后方,因为正面进攻会吃火力打击。但一旦线列步兵展开为上刺刀的空心方阵,骑兵又不能硬冲,否则又要重蹈罗马时代的串串香了。
总之,全战系列的骑兵战斗力不能一概而论,而且也和历史上的真实骑兵一样具有维护费高、攻城乏力、不擅长全地形作战,不利于防守等特点(在全战的部分作品里骑兵甚至可以像历史上一样下马作为步兵使用)。
(老狄的题外话:如果一个全战玩家有耐心认真读完翻译很差的《西方战争艺术》的前七章,那么他在不看任何类型的游戏攻略的前提下,便可以轻松应对中等以上难度的游戏开局了,毕竟此时的他已经掌握了西方世界三千多年战争史的基本兵种克制关系及对应战术。)
再说另一款我最近玩的比较多的rts游戏帝国时代3。它的游戏时代背景与拿破仑全面战争相似,也是殖民时期的欧洲、美洲与亚洲。
与阿彻琼斯老爷子在《西方战争艺术》里琢磨的这套四大兵种斗兽棋不同,由于加入了炮兵(还区分普通炮兵和长管炮),并把重步兵区分成了近战步兵和火枪步兵(兼具轻步兵和重步兵的特色),近战帝国时代3里的兵种克制关系要更加复杂。
图片来源帝国3攻略类博主艺术家托总,但他也是找的网图
帝国时代3里的骑兵(不算雇佣兵里的马穆鲁克和美国的卡宾枪骑兵这种数值怪与机制怪,只说通用骑兵)说强是很强,切对面炮兵,迅速支援友军,侦察,偷袭农民,追逃都很有用。
说弱也很弱,一旦接近不了炮兵和轻步兵,很容易被集火射死。而他们近战又很容易被长矛兵和切刺刀近战的火枪兵扎倒。因此从平衡性的角度看,帝国3的骑兵并非特别强力的兵种。
总结
最后做个小结吧。首先,历史上的骑兵很强,但是也有很多局限性。但是游戏里的战斗是简化了的情形,比如骑兵的建造成本与维护费与现实中的骑兵相关成本(养马费用+马鞍、马镫、盔甲费用+饲料的收集、储存与运输+骑手培训费)远不匹配,像地形与后勤条件对骑兵的限制也很难做出来,所以游戏中骑兵显得比现实中更强(更别提战地1里的超人骑兵了)。
什么,在想我的事?
阿彻琼斯还提到一点,骑兵是两个脑袋(人和马各一个),骑手并不能完全驾驭骑兵(比如战马会因为畏惧长矛、刺刀等锐利武器或畏惧象兵而拒绝冲锋,一因而不受控制),但游戏里骑兵只有一个脑袋,马与骑手都无条件服从玩家的指挥,哪怕是去送死。
其次,游戏中的骑兵虽强,但并非没有克制之道。原帖主举的例子里EU4和骑砍里的骑兵都不擅长攻城(骑砍里的骑兵也不擅长防御战),而我举的全面战争和帝国时代3的例子里骑兵总有相应的克星兵种。
最后,历史上也好,游戏中也好,没有一种军兵种、武器系统或者发射平台是毫无破绽的。多兵种协同不仅是现代战术的根基,更是各类历史策略类游戏中制定战术的基础与关键破敌之道。
既然小结里提到了战地,那么下一期还是结合维也纳军博聊一聊真实历史中的“战地奇兵”。
写这类题材的杂谈要读很多文献,还要下回很多已经卸载的游记,创作不易,觉得本文写得好,能增长知识,对你们打游戏有帮助,或者有助于你们聊天吹水的朋友还请一键三连,点个关注,下次更新不迷路。
往期推荐:驱逐舰“四大金刚”线下打卡攻略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