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V50即可拿下的原道弦雪,還能讓我留下悔恨之淚嗎?

原道有9.9元的封神之作,性價比直接捅破天花板。也有百元平價,例如DB2和小藍帽,讓HIFI門檻變得簡單起來。

但同時也有一些騷東西,比如NX8和喜馬拉雅之類的“王中王”,一條更比百條強,畢竟總得衝擊一波高端,讓NICEHCK再次偉大。

而這次要聊的是原道弦雪,比Small略貴一些,前段時間首發優惠49.9元即可拿下3.5mm版本,不少盒友應該看過相關評測了。

而這次要聊的是,迴歸原價的弦雪,還值得多花10元嗎?

首先,作爲原道可欣,或者是原道Small的繼承人,今年原道首款百元以內的平價新品,還是走的二刺螈風格。如果你早就買了,還會送一個呆呆的原道醬掛飾。

弦雪分如下三個SKU,並且分三個配色,共計九個款式可選:

• 3.5mm無麥版,59.99元

•  3.5mm帶麥版,69.99元

•3.5mm Type-C帶麥版,79.99元

耳機本體採用的是入耳式設計,形態上腔體較爲細長,腔體較爲小巧,一定程度上可以作爲睡眠塞使用。材質上則是採用了ABS前腔+鋁合金後腔的組合形式。

一般摘下/戴起耳機都是捏住後腔進行操作,金屬的手感會比較好。而貼近耳甲腔的前腔部分又是ABS材質,不會有金屬那種刺激感,個人認爲這個設計比較人性化。

細節部分,可見耳機後腔上的雪花圖案,和“YUANDAO”大寫拼音標識,打印精度算不上高,但也能起點綴作用,畢竟這個價格嘛。

單耳2.5g重量配合細長小腔體的設計,使其佩戴舒適性拉滿。作爲睡眠塞來使用,在睡前聽聽輕音樂還是很不錯的,畢竟即使是側躺其也不會造成比較明顯的異物感。

測試硬件上,我這邊採用的是3.5mm版本+Fosi DS2的搭配聽流媒體。整體聲音還是較爲清亮的,解析力在同價位中非常不錯,雖然達不到DB2的解析水平,但在人聲方面的聽感會更出色一些,但在大編制類音樂時會力不從心。

低頻和DB2一樣表現亮眼,下潛到位不過頭,回彈速度會比DB2更迅速一些,並且有一定力量感,比較出乎意料。人聲口型會比較突出貼耳,個人更推薦聽聽混音比較簡單的樂曲,例如流行或者ACG,也算是符合官方定位了。

不過如果你想使弦雪具有更高的可玩性,還是推薦上Type-C版本,這樣即可支持DSP調音功能,解碼芯片也支持到32bit/384KHz規格。

這下即可通過官方調音軟件邊聽邊調,或者直接網上抄作業。

比較有趣的是,如果後續APP端能夠OTA社區與一鍵導入EQ參數,那這波就是Type-C口版本用戶大勝利了。

總結

弦雪在這個價位段表現的確沒毛病,音頻產品能做到一分錢一分貨的品牌不多,原道在低價位段的產品一直很良心,沒讓我失望。

預算實在有限(100元以內),Small以及目前最新的弦雪都是不錯的選擇。

如果你能掏出100元,那個人更推薦入耳式DB2,解析力與低音下潛要更好,要不就是小藍帽,聲場開闊,聲音清亮有質感。

NX8嘛,我是留下悔恨之淚了,但是1200多的價格,對於千元塞子來說,原道已經很有性價比了!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