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僅來源於筆者個人的生活經歷,並不代表任何系統理論,如有偏頗,無需在意。
我覺得自己就像路邊的野草,明明比不了樹木的高大雄偉,可依舊要充斥進遊人的眼簾,成爲畫幕中的風景。
像一隻孤獨的鴨
當我開始探討自己的自卑性格是如何形成的時候,說明我已經坦然接受了自己的缺陷。
畢竟自己已經不是一個可以假裝驕傲的孩子,沒有如同他們一樣擁有無限的未來。
我的夢想,曾經的追求,以及不久之前產生的盼望,此刻都變得前途渺茫。
我的人生道路隨着我的行走越來越狹窄,甚至不得不去害怕它會通向不可預測的深淵。
所以在恐懼的刺激下,我必須得做出一些改變,就像野草即便被踐踏,但也要迎着陽光生長。
於是帶着一絲對於光明的期盼,我開始將自己從頹喪的黑暗中抽離出來,試圖在道路徹底凝聚終點之前,找到另外一條出路。
而想要真正的改變這一切,那麼自然就得尋找原因。
喜歡這片熱鬧的星空
- 缺少的玩具
或許一切的源頭只是因爲小小的玩具,但對於孩子來說,他們整個童年其實都在追求玩耍。
玩耍讓他們學會了和同齡小夥伴們交流,讓他們學會智慧思考,讓他們學會想象創造。
而玩耍中偶爾也會遇到需要玩具的情況,比如小時候的陀螺,溜溜球,遊戲卡片等等。
若是你的小夥伴們都有着自己的玩具,而你卻沒有,或者說有的時候很少,那你就自然會與他們脫節。
之後慢慢變得孤僻,開始成爲別人眼中性格古怪的孩子。
再後來,我回到老家成了留守兒童。
鄉村的夥伴與玩具就更少了,大多數時候只是在學校度過和同學們的時光。
那時的我還保留着稱得上正常的社交能力,至少還有着可以互相取外號的餘地。
就算因爲自身玩具的缺少而總是喜歡看着別人玩,但至少也會感到共同的樂趣。
這是共同的歡樂
- 少年時的零花錢
儘管可能是因爲家庭的實際原因所以纔沒有零花錢,但至少當大部分人都有的時候,你就喪失了一個可以與朋友們互相請客的途徑。
或許那時候的友誼讓你的夥伴們並不在意,但你自身又怎麼會不在意呢?
所以開始主動的漸漸疏遠他們,覺得好像大家並不是同樣的羣體。
少年的心是很敏感的,尤其是與大部分不同的時候,可能並不會磨練自己的心智,更多的是造成心靈上的傷害。
美好的精神世界
- 停止生長的身高
小時候還沒有覺得身高有多重要,最多隻是羨慕那些大孩子們的身體強壯,可以拿到很高地方的書,勞動的時候可以比自己多出一分力氣。
可當進入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時,你卻發現他們都是高大可以遮風擋雨的喬木,自己只是野草。
這種失落感伴隨着別人偶爾的無心之失就變得愈發濃烈,甚至由此被取得帶有諷刺意味的外號。
於是,慢慢變得不想接觸同齡人,更別說那些讓你產生本能悸動的異性。
就在這種逐漸形成的自卑中,內心變得無比敏感,更偏激地產生了自己對於世界主流的不認同。
有時候也想變成一隻貓
- 遊走在人羣中的陌生人
進入大學之後,曾經短暫的嘗試過一段時間的改變。
但這種改變因爲實際因素上的失敗而變得無比消極,畢竟當你的同齡人大多已經學會正常的交流時,你還在處於初中階段。
這種幼稚的聊天本身也就是充滿尷尬的,所以嘗試了幾次之後也就不願意再去堅持。
開始躲在宿舍之中,玩着那些彷彿會一直帶來歡笑的遊戲。
因而除了幾位熟悉的室友,我對於整個班級來說都可能是一個陌生人。
就在對於遊戲的沉迷歲月中,我喪失了人生中最後一個可以學會如何融入集體的機會。
這也是造成我在之後的職場工作之中始終無法融入團體的原因,所以這種無法融入集體的個體即便被炒魷魚也沒有人會在意。
接受它吧!
- 接受自己的缺陷
然而如果是因爲自己的缺陷而造成自卑的話,那麼你完全可以通過接受的方式來消彌它。
不會社交就慢慢學習說話,就算磕磕絆絆,至少自己是以真誠的態度來面對他。
身高矮小就多多開動腦筋,就算不能從事重體力的活計,但依然要努力工作。
家庭無法給予幫助就自我創造,哪怕顛沛流離,也不要屈服於命運。
這裏推薦一首宮澤賢治的詩——《不畏風雨》,這些平淡的文字附帶震撼人心的力量。
無論世界本身是怎樣運轉,我們始終也可以選擇自己的心靈歸宿。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