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畫畫不要吵到別人寫作業哦”

來張十五年前的菜子鎮樓,現在💩樣了

地鐵上看到一對母子,沒位置坐在門邊(不開的那一邊),兩個人都有凳子。

媽媽身上香香的(站在旁邊聞到的)小孩一坐下來就說要喝水。

“水”“水”

感覺比較符合四五歲的小孩狀態:直接提需求,但一般不會特別呈長難句。而且能直接大方和家人提要求的也應該是在家裏比較被關愛的了。

媽媽在互動,可能是在早教:“water?”

“嗯,水~”

?這麼小的小孩就開始學英語了啊

有點恍惚。但媽媽腿上放着一個挺大的書包,好像裝了些繪本作業啥的,跟孩子說要去寫作業(可能是託管班之類的)

小孩不大樂意。

媽媽說“別人都寫作業你也要寫哦”

我以爲是傳統的“別人家的孩子”如何如何,但聽了一下小孩的回覆“那別人不寫我是不是可以不寫”

“那你不寫作業別人都寫,你要幹什麼呀”我就知道我就知道果然要發脾氣了!

發了嗎!發了嗎!

“我要畫畫~”好!畫畫這種“不務正業”果然會被罵的吧!

“那你畫畫不要吵到別人做作業哦~”

啊……沒被罵啊。

小孩後面還跟媽媽說要一人畫一半,媽媽也沒有生氣只是說“啊這麼厚要媽媽累死呀~”就那種聲音不大的比較溫和的語氣。

下車前媽媽問孩子“那你是不是怕老師不怕媽媽?”

孩子抿着嘴笑着點頭。

媽媽問“爲什麼怕老師不怕媽媽?”

兩個人一邊下車往外走一邊開始討論。

具體內容沒聽清,但整個氣氛非常和諧,沒有什麼突然尖聲怪叫,媽媽提了孩子“不太願意做”的要求的時候孩子也沒有破防開鬧。

啊還有個細節,媽媽在和小孩聊天的時候全程沒看手機,然後腦袋動的時候瞥到了一眼臉,有化淡妝,眉毛似乎是紋的但也可能是描的,小孩也是白白淨淨但不胖的那種。

看起來就是在好好養着的,不管是自己還是小孩。

地鐵上恢復了安靜,坐着的站着的人要麼在玩手機要麼低着頭補眠,嗯我也在玩手機所以不評判啥

我只是突然想起一些之前刷到的教育和溝通的帖子,裏面教了好多該怎麼和孩子溝通、怎麼讓孩子對學習產生興趣、怎麼改善孩子學習習慣、教孩子怎麼說話,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今天在這對母子的段段對話裏面我忽然感覺到一種尊重流淌在他們之間。

基於尊重,母親沒有強制孩子做什麼事情,因爲被尊重,孩子敢於主動提不同意見。

忽然又想起我自己的小時候,好吧,在這個孩子這麼大的時候,我其實沒什麼記憶

但我記得在和幼兒園的小孩搶繪本,直到咬了對方胳膊一口之後,我爸媽破天荒地一起接我,在外面和對方家長道歉了之後回家我媽跟我說打不贏咬都要咬人一口(大概就是圖片裏這麼大的時候吧)

中國人做閱讀理解的一生。

沒關係,閱讀是作者寫的,怎麼理解是我的事,理解到的東西會塑造我的一部分,也讓我錯過前一班空空地鐵然後攤上這麼個人多的然後85%時間站在地鐵上的破防情緒得到一點安撫。

放💨根本沒有安撫到,我快累死了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