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画画不要吵到别人写作业哦”

来张十五年前的菜子镇楼,现在💩样了

地铁上看到一对母子,没位置坐在门边(不开的那一边),两个人都有凳子。

妈妈身上香香的(站在旁边闻到的)小孩一坐下来就说要喝水。

“水”“水”

感觉比较符合四五岁的小孩状态:直接提需求,但一般不会特别呈长难句。而且能直接大方和家人提要求的也应该是在家里比较被关爱的了。

妈妈在互动,可能是在早教:“water?”

“嗯,水~”

?这么小的小孩就开始学英语了啊

有点恍惚。但妈妈腿上放着一个挺大的书包,好像装了些绘本作业啥的,跟孩子说要去写作业(可能是托管班之类的)

小孩不大乐意。

妈妈说“别人都写作业你也要写哦”

我以为是传统的“别人家的孩子”如何如何,但听了一下小孩的回复“那别人不写我是不是可以不写”

“那你不写作业别人都写,你要干什么呀”我就知道我就知道果然要发脾气了!

发了吗!发了吗!

“我要画画~”好!画画这种“不务正业”果然会被骂的吧!

“那你画画不要吵到别人做作业哦~”

啊……没被骂啊。

小孩后面还跟妈妈说要一人画一半,妈妈也没有生气只是说“啊这么厚要妈妈累死呀~”就那种声音不大的比较温和的语气。

下车前妈妈问孩子“那你是不是怕老师不怕妈妈?”

孩子抿着嘴笑着点头。

妈妈问“为什么怕老师不怕妈妈?”

两个人一边下车往外走一边开始讨论。

具体内容没听清,但整个气氛非常和谐,没有什么突然尖声怪叫,妈妈提了孩子“不太愿意做”的要求的时候孩子也没有破防开闹。

啊还有个细节,妈妈在和小孩聊天的时候全程没看手机,然后脑袋动的时候瞥到了一眼脸,有化淡妆,眉毛似乎是纹的但也可能是描的,小孩也是白白净净但不胖的那种。

看起来就是在好好养着的,不管是自己还是小孩。

地铁上恢复了安静,坐着的站着的人要么在玩手机要么低着头补眠,嗯我也在玩手机所以不评判啥

我只是突然想起一些之前刷到的教育和沟通的帖子,里面教了好多该怎么和孩子沟通、怎么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怎么改善孩子学习习惯、教孩子怎么说话,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今天在这对母子的段段对话里面我忽然感觉到一种尊重流淌在他们之间。

基于尊重,母亲没有强制孩子做什么事情,因为被尊重,孩子敢于主动提不同意见。

忽然又想起我自己的小时候,好吧,在这个孩子这么大的时候,我其实没什么记忆

但我记得在和幼儿园的小孩抢绘本,直到咬了对方胳膊一口之后,我爸妈破天荒地一起接我,在外面和对方家长道歉了之后回家我妈跟我说打不赢咬都要咬人一口(大概就是图片里这么大的时候吧)

中国人做阅读理解的一生。

没关系,阅读是作者写的,怎么理解是我的事,理解到的东西会塑造我的一部分,也让我错过前一班空空地铁然后摊上这么个人多的然后85%时间站在地铁上的破防情绪得到一点安抚。

放💨根本没有安抚到,我快累死了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