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純個人純主觀體驗,分享給大家進行參考
背景
高中畢業的時候考慮到要打遊戲,還有一些移動需求,以及windows較好的兼容性,我選擇了一臺拯救者R7000,當時的配置是R5-5600H + RTX3050 and 16 + 512,買來之後自己加裝了三星980 1T,並且把東西都儘量轉移到D盤和E盤。當時想着重一點也沒關係,當作鍛鍊了,後面發現是真的重,而且便攜性很差,離電性能差(畢設答辯的時候開機開不起來),導致大部分時間我還是定點使用電腦。並且到了四年後的今天,16G內存也捉襟見肘了,清灰之後也還是會卡(不是C盤戰士)。
平時我也關注一點數碼產品,一直聽說Macos好用、優美以及無敵的觸控板,並且進入m芯片時代之後MacBook air直接採用無風扇設計,長續航+離電高性能+輕薄導致我非常的心動。今年開始的國補也非常給力,考研複試後便計劃着買一臺在讀研期間使用。
配置
最終在618的時候我選擇了MacBook air m3 24 + 512 13寸,同價位只能買到m4的16g版本,但是計算機專業需要開IDE,比較喫內存,並且m3芯片的性能完全夠用了(網友說:對於同一件事,內存決定能不能做,芯片決定做多久)。
購入截圖
外觀
上手第一感覺就是很爽,做工、顏值都非常好,雖然才13寸,但是屏幕觀感也要比我的舊電腦好很多,剛上手的時候有很多不習慣的地方,比如鍵盤鍵位、頁面的關閉按鈕等等,用個幾天就習慣了。配件我就買了綠聯的五合一拓展塢、tomtoc的電腦包和3m的眼鏡布。
系統 & 計算機專業使用
MacOS的動畫真的要比windows好太多了,配上觸控板手勢,效率大幅度提高。UI也要比windows的好看很多。
對於計算機開發來說感覺也要比windows好用很多(怪不得互聯網大廠給員工配備的都是mac)。還有很多開源免費的軟件和插件,能夠極大的提高效率(可能是我不會用windows)。
對於現在爆火的人工智能來說,用mac來進行深度學習相關的研究也很合適。可能有人會說,沒有顯卡怎麼跑深度學習?但實際情況是你要跑的深度學習模型大概率在個人電腦上是沒辦法跑的,顯存很可能不夠(富哥除外)。最常見的情況是租用GPU或者使用實驗室的服務器來跑模型,本地只需要遠程連接服務器編寫代碼即可。平常學習的時候可以使用大廠的免費GPU,例如騰訊雲的CloudIDE每個月免費1w分鐘,colab免費GPU,kaggle每週免費30小時等等,性價比也很高。
同時開組會做項目什麼的可能也經常需要移動電腦,這時候MacBook的優勢更加明顯了,離電性能強(感覺不出來和插電有什麼區別)。PS:我組裏也有不少師兄師姐在使用MacBook。
騰訊雲免費GPU
總結 & 購買建議
使用了兩個月後,偶爾去使用舊電腦就會感覺windows是真難用,而且我還是windows10,似乎11更難用。現在mac搭配上我的舊顯示器用起來非常舒服,雖然我的舊顯示器才1080p,但是使用了軟件優化後感覺也還行,沒有網上說的那麼誇張。
如果是高考完選擇人生中第一臺電腦,我依然建議windows,畢竟本科還是有些課會設計硬件,必須使用windows系統纔行。如果是已經有一臺windows的情況下,我強烈推薦MacBook,當然僅限於計算機相關專業。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