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力!據外媒統計,《劍星》pc版銷量超一半來自中國

第三方機構Alinea Analytics最新報告顯示,韓國動作遊戲《劍星》PC版在Steam平臺僅發售一月有餘,銷量就已經已突破150萬份,其中中國玩家貢獻近六成(59.5%),佔比第二名美國(8.8%),第三名日本(3.1%)

這幾乎等同於每10個玩家中就有6個來自中國!貢獻量接近美國玩家的7倍,這一數據再次印證:中國玩家正掌握全球pc遊戲市場的定價權與流量密碼,用錢包投票,告訴全球廠商誰纔是Steam的真·金主。

而在我看來,《劍星》這一遊戲之所以能快速在國內爆火,除了漂亮的角色和良好的質量在,其廠商對中國區的態度也是決定性因素。

面對中國玩家的熱情,開發商Shift Up放出兩招“必殺技”:

一是量身定製

連夜調出全中文配音,連角色口型都對準中文臺詞,這就像給遊戲了“穿上合身的中山裝”,讓玩家接受起來十分容易,大大增加親和力。

二是價格驚喜

國區定價268元(約37美元),比美區60美元便宜近四成,在上pc後動輒414的一衆主機獨佔遊戲中可謂良心十足,而這樣的誠意也得到了玩家們的反饋。

遊戲自從預售以來就迅速點燃熱情,推動遊戲上線首月Steam銷量飆至新高,創收超9180萬美元(約6.58億元人民幣)。

值得玩味的是,PC版的火爆意外激活了主機市場。

數據顯示,PC版上線後四周內,原價69.99美元的PS5版本銷量猛增24.1萬份,空降當月PlayStation銷量榜第8位,白撿1000萬美元新增收入,而此前頻繁打折促銷,月銷量才勉強撐到5萬份——這次沒打折反而賣更瘋!14。

這一現象被分析師稱爲“PC→主機迴流效應”,PC玩家瘋狂分享MOD美圖、畫質對比視頻,相當於給PS5版打了免費廣告。不少主機玩家看完直拍大腿:“這效果太頂了,必須補票!”。

而另一邊,也有不少在主機上已經體驗過的玩家也選擇了在pc上額外買一份去支持廠商,這樣左腳踩右腳的勢頭最終讓雙平臺加起來狂賣出了400萬份的驚人銷量

針對這一現象,數據分析機構Alinea Analytics點破關鍵:

忽視中國市場的廠商,就像給跑車拆掉髮動機——根本跑不贏未來。

未來遊戲廠商的黃金法則註定是深度本土化(學Shift Up加中文配音、定親民價)➕跨平臺聯動(複製“PC安利→主機補票”的帶貨神技)的模式,想賣的好,最關鍵還要伺候好玩家。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