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AMP實驗室
求你別死
要說AMD在處理器方面哪個產品最強,實際上還得是霄龍,ZEN架構橫空出世,讓AMD能夠肆無忌憚地展開核戰爭,巴掌大的霄龍處理器上,先一步至強達到了64核心,而到現在,採用高密度ZEN5C核心的霄龍已經達到了128核心,ZEN架構的強勢讓英特爾至強節節敗退。
但企業端客戶並不會因爲短時間的某款產品大幅進步而逐步轉向,這些客戶遵循自己的設備更迭週期,因此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AMD的霄龍處理器並沒有在企業市場上顯著奪取份額,但是那一天總會到來。
PassMark在其網站上公佈了最新的市場份額調查,在企業端市場這一折線統計圖上,AMD的企業客戶市場份額從今年Q1季度開始飆升,從最初的12.5%現在直接來到了36.5%,而由於這條賽道只有英特爾和AMD,因此反過來說,英特爾失去了多達24%的鉅額市場。
在2017年,AMD在服務器CPU市場份額僅有2%,而當現任CEO蘇姿豐博士接手公司後,AMD優先進攻工作站領域,推出了第一代EPYC霄龍“Naples”,將傳奇ZEN架構引入了該平臺。
而英特爾的業務在過去幾個季度一直處於低迷狀態,主要由於領導層變動以及公司未能達到先前的規劃預期。英特爾的至強平臺一直在架構方面取得進步,但由於製造節點的落後,客戶更願意選用AMD的服務器處理器,因爲AMD和臺積電的深度穩步合作,在市場上推出了更好的產品。
而在消費級端,真正的下一代Nova Lake消息在進一步炒作中,由於現在的Raptor Lake暴雷和Arrow Lake的平淡無奇,導致最近酷睿處理器在玩家中留下了深刻的負面印象,並且頻繁的更換主板插槽也爲玩家詬病,儘管如此,英特爾仍將在後續CPU架構Nova Lake選擇新的平臺。
不過新消息顯示,Nova Lake將帶來一項重大變化,可能使得英特爾酷睿能重奪遊戲CPU口碑。傳言稱,英特爾正在考慮推出具有大緩存的CPU變體,類似AMD的3D V-Cache產品線。
該變體重點被稱爲bLLC“大型末級緩存”,有可能會作爲一個單獨的Tile進行封裝,或者像AMD那樣被封裝到計算核心上。但可以確定的是,這些處理器變體會明確增加緩存大小。媒體推測,部分變體可達到最高144MB的L3緩存,這個數字比現在的9950X3D的128MB 組合L3緩存還要更多。
然而英特爾依然還將採取大小核策略,Nova Lake將採用包括16P+32E、8P+16E和8P+12E等核心配置,不過bLLC變體據說只有後兩者纔有實現。
知名爆料者twi@oneraichu 透露,8P+16E將率先上市,隨後推出16P+32E型號。另一名數據挖掘者twi@haze2k1 則確認了8P+16E和8P+12E的兩個變體,這些都擁有4個LP內核以及125W的TDP。
不過處理器討論最終還要回歸到性能,但是之前流傳的消息並不算有利,有消息表示Nova Lake相對於Arrow Lake,單核提升只有10%左右。
現在無論是企業端還是消費級,關於英特爾的消息沒有一點好的,這樣下去AMD的屁股都要飛到天上去,後續的ZEN6要賣多少我都不敢想了。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