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針對越來越多的超重(肥胖)帶來的健康問題,樓主在此進行了一些零散問題的總結與歸納,“三伏天”被稱爲一年減肥的黃金時期(通常來說就是運動一天頂三天),所以樓主就最近的“黃金健身”時間寫下此文章,希望能幫助到被減肥困擾(各個年齡段)的人。(注:全文大概20個圖,字數5000字左右,閱讀時間10min到30min,請合理安排時間。)
以下是樓主蒐集到的問題,問題答案以及個人見解,如果哪裏寫的不好還請指正,不喜勿噴。文章具體要求因人而異,還請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問題一:需要先了解什麼是超重?
回答:超重的定義與肥胖類似,主要通過身體質量指數(BMI) 劃分,指體重超過正常範圍但尚未達到肥胖的狀態,可能增加代謝疾病風險。
計算公式仍爲:
BMI = 體重(千克)÷ 身高(米)的平方
一、超重的BMI標準(國際通用+中國參考標準)
- 國際上通常將 25 ≤ BMI < 30 定義爲超重(WHO標準)。
- 結合中國人羣體質特點,國內更常用 24 ≤ BMI < 28 作爲超重標準(與肥胖標準銜接,即BMI≥28爲肥胖),以下按國內標準說明。
二、男女身高與體重對應的超重標準線(基於24≤BMI<28)
即BMI=24時爲超重臨界線(達到此值即屬於超重),不同身高對應的臨界體重如下(單位:身高爲釐米,體重爲千克):
➡女性身高與超重臨界體重:
- 150cm:≥54kg
- 155cm:≥57.2kg
- 160cm:≥60.5kg
- 165cm:≥63.8kg
- 170cm:≥67.3kg
- 175cm:≥70.8kg
- 180cm:≥74.4kg
➡男性身高與超重臨界體重:
- 160cm:≥60.5kg
- 165cm:≥63.8kg
- 170cm:≥67.3kg
- 175cm:≥70.8kg
- 180cm:≥74.4kg
- 185cm:≥78.1kg
- 190cm:≥81.9kg
補充說明:
- 超重是肥胖的前期階段,若不干預可能發展爲肥胖,需通過調整飲食、增加運動改善。
- 同肥胖判斷一樣,超重也需結合腰圍(男性≥90cm、女性≥85cm爲中心性肥胖),即使BMI未達超重,腹部脂肪過多也需注意健康管理。
個人見解: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生老病死也在於個人,還請以積極的情緒面對超重問題。
問題二:超重(肥胖)人羣該如何減肥?
減肥是一個複雜的生理和行爲過程,需要綜合考慮多個因素才能真正有效且可持續。睡眠、飲食、運動、情緒這四個方面相互關聯、相互影響,共同構成了健康減肥的基石。
下面是對這四個方面的綜合分析和歸納總結:
核心原則:能量負平衡 + 代謝健康 + 可持續性。
減肥的根本是能量負平衡(消耗 > 攝入),但如何實現這個負平衡,並同時保持甚至提升代謝健康,讓這個過程可持續(不痛苦、不反彈),就需要四個維度的協同作用。
一、 飲食:減肥的基石(控制輸入與優化質量)
1. 創造能量缺口(核心):
適度減少總熱量:在維持體重所需熱量的基礎上,每天減少約300-500大卡,通常能帶來安全有效的減重(每週0.5-1公斤)。
計算與追蹤(可選):初期瞭解食物熱量和份量有幫助,但不必長期依賴,目標是學會“直覺飲食”(瞭解大致熱量和飽腹感關係)。
2. 優化營養結構(關鍵質量):
優先保證蛋白質:每餐攝入足量優質蛋白(瘦肉、魚蝦、蛋(雞蛋蛋白是最具性價比的)、豆製品、低脂奶)。蛋白質飽腹感強,有助於維持肌肉量(肌肉是代謝引擎),食物熱效應高(消化消耗更多熱量)。目標:一般建議佔總熱量20-30%。
選擇複合碳水(慢碳):用全穀物(燕麥、糙米、藜麥、全麥麪包)、薯類(紅薯、土豆)、雜豆等代替精製米麪糖。它們富含纖維,升糖指數低,提供持久能量,穩定血糖,減少飢餓感。目標:佔總熱量40-50%。
攝入健康脂肪: 選擇不飽和脂肪(橄欖油、牛油果、堅果、種子、深海魚油)。脂肪對激素平衡、飽腹感和脂溶性維生素吸收至關重要。避免反式脂肪,限制飽和脂肪。目標:佔總熱量20-30%。
大量攝入蔬菜(尤其是非澱粉類):體積大、熱量低、富含維生素、礦物質、抗氧化劑和纖維,極大增加飽腹感,促進腸道健康。每餐佔餐盤一半。
控制水果攝入: 選擇低糖水果(莓類、柚子、蘋果等),注意份量(每天1-2份拳頭大小)。
足量飲水: 餐前喝水可增加飽腹感,有時口渴會被誤認爲飢餓。保證每天1.5-2升或更多(根據活動量和天氣調整)。(這個最重要,運動過量但補水不及時,有結石的可能。)
3. 調整飲食習慣:
規律進餐: 避免長時間飢餓導致的暴飲暴食。三餐規律,可酌情加入1-2次健康加餐(如水果+堅果,酸奶)。
細嚼慢嚥: 給大腦足夠時間接收飽腹信號(約需20分鐘)。
關注食物質量而非僅僅熱量:100大卡的蔬菜沙拉和100大卡的糖果對身體的影響天差地別。
減少/避免:含糖飲料(最大敵人之一)、深加工食品(高糖、高鹽、高脂、低營養)、過量飲酒。
二、 運動:提升消耗與塑造體質(增加輸出)
1. 增加日常活動量(NEAT):
基礎但重要:多走路(能走不站,能站不坐)、爬樓梯、做家務等。這部分消耗積少成多,容易被忽視。
2. 有氧運動(燃脂主力):
作用:直接燃燒卡路里,改善心血管健康。
形式:快走、慢跑、游泳、騎車、橢圓機、跳繩等。
建議:每週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如快走,心率提升,能說話但不能唱歌)或75分鐘高強度(如跑步,心率明顯加快,說話困難)。可分散進行(如每次30分鐘,每週5次)。
3. 力量訓練(塑形與提升基礎代謝):
關鍵作用: 增加或維持肌肉量。肌肉即使在休息時也比脂肪消耗更多熱量,提升基礎代謝率(BMR),塑造緊緻體形,預防減肥導致的肌肉流失。
形式: 使用啞鈴、槓鈴、彈力帶、器械或自重訓練(深蹲、俯臥撐、平板支撐等)。
建議:每週至少2-3次,針對主要肌羣(胸、背、肩、手臂、腹、腿)。保證動作標準,循序漸進增加強度(重量/次數/組數)。
4. 柔韌性與平衡訓練(輔助):
作用: 拉伸(瑜伽、普拉提)提高柔韌性,減少運動損傷風險;平衡訓練(太極、單腳站立)對老年人尤爲重要。有助於身心放鬆。
個人見解:請不要帶病或者帶傷運動,康復運動請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三、 睡眠:被忽視的代謝調節器(恢復與平衡)
1. 激素平衡:
瘦素減少:睡眠不足會導致抑制食慾的“瘦素”水平下降。
飢餓素增加:促進食慾的“飢餓素”水平上升,尤其渴望高糖高脂食物。
皮質醇升高:壓力激素皮質醇水平升高,促進脂肪儲存(尤其腹部),分解肌肉,升高血糖。
2. 代謝影響:
睡眠不足會降低胰島素敏感性(增加糖尿病風險),降低靜息代謝率,影響運動表現和恢復。
3. 行爲影響:
疲勞時意志力減弱,更容易做出不健康的飲食選擇,更不願意運動。
4. 建議:
保證充足睡眠: 成年人每晚7-9小時高質量睡眠是目標。
規律作息: 儘量固定入睡和起牀時間(包括週末)。
優化睡眠環境: 黑暗、安靜、涼爽、舒適的牀鋪。
建立睡前儀式: 放鬆活動(如熱水澡、閱讀、冥想),避免睡前接觸藍光(手機、電腦)和刺激性活動/飲食。
個人見解:夏天多汗,勤換洗牀帶被套枕套,有助於睡眠。
四、 情緒與壓力管理:打破惡性循環(心理支持)
1. 壓力與皮質醇:
慢性壓力導致持續高皮質醇水平,後果與睡眠不足類似:增加食慾(尤其對垃圾食品)、促進腹部脂肪堆積、降低代謝。
2. 情緒化進食:
壓力、焦慮、無聊、悲傷等負面情緒常導致通過食物(尤其是高糖高脂的安慰食物)來尋求短暫緩解,造成熱量攝入失控。
3. 減肥的心理壓力:
過於嚴苛的飲食和運動計劃本身可能成爲壓力源,導致挫敗感和放棄。
4. 建議:
識別情緒觸發點: 學會區分生理飢餓和情緒性飢餓(是否突然、是否渴望特定食物、是否伴隨情緒)。
發展健康的應對機制:當情緒來襲,嘗試用非食物方式應對:運動(釋放內啡肽)、冥想/正念(覺察情緒)、深呼吸、與朋友聊天、培養愛好、聽音樂、寫日記等。
管理壓力:規律運動、保證睡眠、練習放鬆技巧(冥想、瑜伽、深呼吸)、尋求社會支持、必要時尋求專業心理諮詢。
保持積極心態與自我關懷:減肥是馬拉松,不是衝刺。允許偶爾的“偏離計劃”,關注進步而非完美,避免自我苛責。慶祝非體重秤上的勝利(如精力更好、衣服變鬆、運動能力提升)。
個人見解:正確看待自己,也請照顧好自己。
問題三:有哪些減肥方式是不可取的?
身體健康,美景會不會更美?
回答:減肥過程中,一些看似“速效”的方式實則會損害健康、導致反彈,以下是明確不可取的減肥方式:
一、極端節食或單一飲食
- 表現:每天只喫蘋果、黃瓜等單一食物,或過度限制熱量(如每天攝入低於800大卡)。
- 危害:導致營養不良、肌肉流失、代謝下降,還可能引發脫髮、月經不調,恢復飲食後極易反彈。
二、濫用減肥藥物或瀉藥
- 表現:依賴所謂“減肥神藥”“排油丸”,或用瀉藥強制排便。
- 危害:可能含有非法成分,損傷肝腎功能;瀉藥會破壞腸道菌羣,導致便祕、電解質紊亂,且減掉的只是水分而非脂肪。
三、過度運動或盲目挑戰高強度運動
- 表現:每天運動數小時,或新手直接嘗試馬拉松、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到極限。
- 危害:易造成關節損傷、肌肉拉傷,還可能引發過度疲勞、免疫力下降,甚至導致運動成癮或厭食。
四、完全拒絕碳水化合物
- 表現:認爲“碳水是肥胖根源”,長期不喫主食(米飯、麪條、雜糧等)。
- 危害:碳水是大腦和身體的主要能量來源,缺乏會導致頭暈、注意力不集中、情緒暴躁,還可能因過度攝入脂肪和蛋白質增加腎臟負擔。
五、裹保鮮膜/穿暴汗服減肥
- 表現:運動時裹保鮮膜或穿不透氣的暴汗服,認爲“出汗多就是減脂快”。
- 危害:減掉的只是水分,補水後體重立即回升,還可能因散熱不暢導致中暑、皮膚過敏。
六、追求“快速瘦身”,忽視健康指標
- 表現:以“一週瘦10斤”爲目標,只看體重數字,不關注體脂率、肌肉量等。
- 危害:快速減重多伴隨肌肉和水分流失,不僅體型鬆弛,還會降低代謝,停藥或恢復正常飲食後極易反彈,形成“越減越胖”的惡性循環。
這些方式的核心問題在於:違背身體代謝規律,只追求短期體重變化,忽視健康可持續性。真正有效的減肥應基於“均衡飲食+適度運動+規律作息”,循序漸進,以身體舒適、指標健康爲前提。
個人見解:選擇正確的運動方式,運動不要盲目的增加重量和強度。
問題四:超重的男生和女生分別適合什麼樣的運動?
回答:超重人羣運動時需優先考慮關節保護和循序漸進,避免高強度、高衝擊的項目。以下是針對男生和女生的運動建議,兼顧差異和共性:
一、超重女生適合的運動
1. 低衝擊有氧(燃脂+保護關節)
- 快走/坡度走:每天30-40分鐘,坡度5-8(跑步機或戶外爬坡),步頻適中,避免膝蓋壓力。
- 游泳/水中漫步:水的浮力能減輕關節負擔,每週3-4次,每次40分鐘,全身發力還能塑形。
- 橢圓機/固定自行車:橢圓機手腳聯動,對髖、膝友好;固定自行車可調節阻力,避免腰部壓力,每次30分鐘起。
2. 輕度力量訓練(增肌+提代謝)
- 徒手訓練:靠牆靜蹲(每次30秒,3組)、跪姿俯臥撐(膝蓋着地,減少上肢壓力)、坐姿抬腿(練核心,避免腰部發力)。
- 小器械輔助:用彈力帶做側平舉、後踢腿(練肩臀),啞鈴坐姿彎舉(輕重量,每組12次),每週2-3次。
3. 靈活性與放鬆
- 瑜伽(陰瑜伽/修復瑜伽):選擇地面動作(如嬰兒式、貓牛式),改善體態,緩解運動後肌肉緊張,每週2次。
二、超重男生適合的運動
1. 中低衝擊有氧(燃脂效率兼顧)
- 快走/慢跑結合:初期以快走爲主,適應後每5分鐘穿插1分鐘慢跑(視體能調整),每天40分鐘,每週4-5次。
- 划船機/動感單車:划船機調動全身肌肉,對膝蓋壓力小;動感單車可調節阻力,適合男生爆發力特點,每次30-45分鐘。
- 跳繩(循序漸進):從無繩跳繩或慢節奏單搖開始,每次1分鐘休息30秒,逐步增加,避免腳踝受傷。
2. 力量訓練(側重大肌羣+提升基礎代謝)
- 自重訓練:深蹲(後背貼牆,膝蓋不超過腳尖,每組10-12次)、平板支撐(從20秒開始,逐步延長)、弓步蹲(扶牆保持平衡)。
- 器械訓練:坐姿腿舉(練下肢,可控重量)、坐姿推胸(練上肢,避免彎腰),重量以“最後2次發力困難”爲宜,每週3次。
三、男女通用注意事項
1. 運動前必做熱身:動態拉伸(高抬腿、手臂繞環)5-10分鐘,激活肌肉,減少拉傷。
2. 運動後及時放鬆:泡沫軸滾動大腿、小腿(每次1分鐘/部位),避免肌肉僵硬。
3. 頻率與強度:初期每週3-4次,每次30-40分鐘,適應後再增加時長或強度(如加快速度、增加阻力)。
4. 優先“持續”而非“強度”:哪怕每天慢走20分鐘,也比偶爾猛練更有效,關鍵是養成習慣。
根據體能逐步進階,當體重下降5%-10%後,可嘗試加入羽毛球、乒乓球等輕度對抗性運動,增加趣味性~
個人見解:運動前的熱身和運動後的拉伸是非常有必要的,請不要忽略。
綜合歸納與關鍵要點:
1. 協同作戰: 飲食,運動,睡眠,情緒這四個方面缺一不可,且相互影響。睡眠不足會影響食慾和運動意願;壓力過大會影響睡眠和飲食選擇;飲食不合理會影響運動表現和情緒;運動不足會影響睡眠質量和壓力緩解。
2. 個性化: 沒有放之四海皆準的方案。需要根據自己的生活習慣、身體狀況、喜好和節奏進行調整,找到可持續的模式。循序漸進是關鍵。
3. 長期視角: 減肥的目標應該是**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而不是短期速效。專注於養成好習慣,體重下降是自然結果。
4. 傾聽身體:學會感知身體的飢餓信號、飽腹信號、疲勞信號和壓力信號,並做出恰當的回應。
5. 耐心與堅持: 身體的變化需要時間,尤其代謝的調整和習慣的養成。遇到平臺期或挫折是正常的,保持耐心,分析原因,調整策略,繼續前進。
6. 尋求支持:如果需要,可以尋求註冊營養師、認證健身教練、醫生或心理諮詢師的專業指導和支持。
個人見解與建議:
靜
1.不要帶傷(帶病)運動,康復運動請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2.保持良好的情緒,不要暴飲暴食。
3.合理安排休息時間,不要熬夜。
4.健身房的運動應該循序漸進,不要過於在乎重量,或者一次重量增加過大,如舉重應該是50/60/70/80/90/100kg,而不是50kg直接到80/100kg。
5.生命在於運動,運動貴在堅持。
文末感謝:
創作靈感來源:dy人民日報。
減肥圖片來源:dy減重代謝外科醫生周禮
飲食圖片來源:dy王羣教授
其他插圖來源:豆包。
基礎文本知識來源:豆包,DeekSeep。
文末總結:
成功減肥且不反彈,在於通過均衡營養(飲食)、規律活動(運動)、充足休息(睡眠)和積極心態(情緒管理)共同創造溫和而持久的能量負平衡,並以此塑造一種更健康、更有活力的生活方式。
把這四個方面想象成凳子的四條腿,任何一條腿太短或不穩,凳子(減肥效果)都會搖晃甚至傾倒。只有四條腿都堅固且平衡,凳子才能穩穩地支撐你達到並維持健康的體重。
(爲了讓更多有需要的人看到,電電我吧,你的支持是我創作的動力,爲了500粉努力ing。)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