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到了,此时不减肥更待何时?

前言:针对越来越多的超重(肥胖)带来的健康问题,楼主在此进行了一些零散问题的总结与归纳,“三伏天”被称为一年减肥的黄金时期(通常来说就是运动一天顶三天),所以楼主就最近的“黄金健身”时间写下此文章,希望能帮助到被减肥困扰(各个年龄段)的人。(注:全文大概20个图,字数5000字左右,阅读时间10min到30min,请合理安排时间。)

以下是楼主搜集到的问题,问题答案以及个人见解,如果哪里写的不好还请指正,不喜勿喷。文章具体要求因人而异,还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问题一:需要先了解什么是超重?

回答:超重的定义与肥胖类似,主要通过身体质量指数(BMI) 划分,指体重超过正常范围但尚未达到肥胖的状态,可能增加代谢疾病风险。

计算公式仍为:

BMI = 体重(千克)÷ 身高(米)的平方

一、超重的BMI标准(国际通用+中国参考标准)

- 国际上通常将 25 ≤ BMI < 30 定义为超重(WHO标准)。

- 结合中国人群体质特点,国内更常用 24 ≤ BMI < 28 作为超重标准(与肥胖标准衔接,即BMI≥28为肥胖),以下按国内标准说明。

二、男女身高与体重对应的超重标准线(基于24≤BMI<28)

即BMI=24时为超重临界线(达到此值即属于超重),不同身高对应的临界体重如下(单位:身高为厘米,体重为千克):

➡女性身高与超重临界体重:

- 150cm:≥54kg

- 155cm:≥57.2kg

- 160cm:≥60.5kg

- 165cm:≥63.8kg

- 170cm:≥67.3kg

- 175cm:≥70.8kg

- 180cm:≥74.4kg

➡男性身高与超重临界体重:

- 160cm:≥60.5kg

- 165cm:≥63.8kg

- 170cm:≥67.3kg

- 175cm:≥70.8kg

- 180cm:≥74.4kg

- 185cm:≥78.1kg

- 190cm:≥81.9kg

补充说明:

- 超重是肥胖的前期阶段,若不干预可能发展为肥胖,需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改善。

- 同肥胖判断一样,超重也需结合腰围(男性≥90cm、女性≥85cm为中心性肥胖),即使BMI未达超重,腹部脂肪过多也需注意健康管理。

个人见解: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生老病死也在于个人,还请以积极的情绪面对超重问题。

问题二:超重(肥胖)人群该如何减肥?

减肥是一个复杂的生理和行为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才能真正有效且可持续。睡眠、饮食、运动、情绪这四个方面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健康减肥的基石。

下面是对这四个方面的综合分析和归纳总结:

核心原则:能量负平衡 + 代谢健康 + 可持续性。

减肥的根本是能量负平衡(消耗 > 摄入),但如何实现这个负平衡,并同时保持甚至提升代谢健康,让这个过程可持续(不痛苦、不反弹),就需要四个维度的协同作用。

一、 饮食:减肥的基石(控制输入与优化质量)

1. 创造能量缺口(核心):

适度减少总热量:在维持体重所需热量的基础上,每天减少约300-500大卡,通常能带来安全有效的减重(每周0.5-1公斤)。

计算与追踪(可选):初期了解食物热量和份量有帮助,但不必长期依赖,目标是学会“直觉饮食”(了解大致热量和饱腹感关系)。

2. 优化营养结构(关键质量):

优先保证蛋白质:每餐摄入足量优质蛋白(瘦肉、鱼虾、蛋(鸡蛋蛋白是最具性价比的)、豆制品、低脂奶)。蛋白质饱腹感强,有助于维持肌肉量(肌肉是代谢引擎),食物热效应高(消化消耗更多热量)。目标:一般建议占总热量20-30%。

选择复合碳水(慢碳):用全谷物(燕麦、糙米、藜麦、全麦面包)、薯类(红薯、土豆)、杂豆等代替精制米面糖。它们富含纤维,升糖指数低,提供持久能量,稳定血糖,减少饥饿感。目标:占总热量40-50%。

摄入健康脂肪: 选择不饱和脂肪(橄榄油、牛油果、坚果、种子、深海鱼油)。脂肪对激素平衡、饱腹感和脂溶性维生素吸收至关重要。避免反式脂肪,限制饱和脂肪。目标:占总热量20-30%。

大量摄入蔬菜(尤其是非淀粉类):体积大、热量低、富含维生素、矿物质、抗氧化剂和纤维,极大增加饱腹感,促进肠道健康。每餐占餐盘一半。

控制水果摄入: 选择低糖水果(莓类、柚子、苹果等),注意份量(每天1-2份拳头大小)。

足量饮水: 餐前喝水可增加饱腹感,有时口渴会被误认为饥饿。保证每天1.5-2升或更多(根据活动量和天气调整)。(这个最重要,运动过量但补水不及时,有结石的可能。)

3. 调整饮食习惯:

规律进餐: 避免长时间饥饿导致的暴饮暴食。三餐规律,可酌情加入1-2次健康加餐(如水果+坚果,酸奶)。

细嚼慢咽: 给大脑足够时间接收饱腹信号(约需20分钟)。

关注食物质量而非仅仅热量:100大卡的蔬菜沙拉和100大卡的糖果对身体的影响天差地别。

减少/避免:含糖饮料(最大敌人之一)、深加工食品(高糖、高盐、高脂、低营养)、过量饮酒。

二、 运动:提升消耗与塑造体质(增加输出)

1. 增加日常活动量(NEAT):

基础但重要:多走路(能走不站,能站不坐)、爬楼梯、做家务等。这部分消耗积少成多,容易被忽视。

2. 有氧运动(燃脂主力):

作用:直接燃烧卡路里,改善心血管健康。

形式:快走、慢跑、游泳、骑车、椭圆机、跳绳等。

建议: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如快走,心率提升,能说话但不能唱歌)或75分钟高强度(如跑步,心率明显加快,说话困难)。可分散进行(如每次30分钟,每周5次)。

3. 力量训练(塑形与提升基础代谢):

关键作用: 增加或维持肌肉量。肌肉即使在休息时也比脂肪消耗更多热量,提升基础代谢率(BMR),塑造紧致体形,预防减肥导致的肌肉流失。

形式: 使用哑铃、杠铃、弹力带、器械或自重训练(深蹲、俯卧撑、平板支撑等)。

建议:每周至少2-3次,针对主要肌群(胸、背、肩、手臂、腹、腿)。保证动作标准,循序渐进增加强度(重量/次数/组数)。

4. 柔韧性与平衡训练(辅助):

作用: 拉伸(瑜伽、普拉提)提高柔韧性,减少运动损伤风险;平衡训练(太极、单脚站立)对老年人尤为重要。有助于身心放松。

个人见解:请不要带病或者带伤运动,康复运动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三、 睡眠:被忽视的代谢调节器(恢复与平衡)

1. 激素平衡:

瘦素减少:睡眠不足会导致抑制食欲的“瘦素”水平下降。

饥饿素增加:促进食欲的“饥饿素”水平上升,尤其渴望高糖高脂食物。

皮质醇升高:压力激素皮质醇水平升高,促进脂肪储存(尤其腹部),分解肌肉,升高血糖。

2. 代谢影响:

睡眠不足会降低胰岛素敏感性(增加糖尿病风险),降低静息代谢率,影响运动表现和恢复。

3. 行为影响:

疲劳时意志力减弱,更容易做出不健康的饮食选择,更不愿意运动。

4. 建议:

保证充足睡眠: 成年人每晚7-9小时高质量睡眠是目标。

规律作息: 尽量固定入睡和起床时间(包括周末)。

优化睡眠环境: 黑暗、安静、凉爽、舒适的床铺。

建立睡前仪式: 放松活动(如热水澡、阅读、冥想),避免睡前接触蓝光(手机、电脑)和刺激性活动/饮食。

个人见解:夏天多汗,勤换洗床带被套枕套,有助于睡眠。

四、 情绪与压力管理:打破恶性循环(心理支持)

1. 压力与皮质醇:

慢性压力导致持续高皮质醇水平,后果与睡眠不足类似:增加食欲(尤其对垃圾食品)、促进腹部脂肪堆积、降低代谢。

2. 情绪化进食:

压力、焦虑、无聊、悲伤等负面情绪常导致通过食物(尤其是高糖高脂的安慰食物)来寻求短暂缓解,造成热量摄入失控。

3. 减肥的心理压力:

过于严苛的饮食和运动计划本身可能成为压力源,导致挫败感和放弃。

4. 建议:

识别情绪触发点: 学会区分生理饥饿和情绪性饥饿(是否突然、是否渴望特定食物、是否伴随情绪)。

发展健康的应对机制:当情绪来袭,尝试用非食物方式应对:运动(释放内啡肽)、冥想/正念(觉察情绪)、深呼吸、与朋友聊天、培养爱好、听音乐、写日记等。

管理压力:规律运动、保证睡眠、练习放松技巧(冥想、瑜伽、深呼吸)、寻求社会支持、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

保持积极心态与自我关怀:减肥是马拉松,不是冲刺。允许偶尔的“偏离计划”,关注进步而非完美,避免自我苛责。庆祝非体重秤上的胜利(如精力更好、衣服变松、运动能力提升)。

个人见解:正确看待自己,也请照顾好自己。

问题三:有哪些减肥方式是不可取的?

身体健康,美景会不会更美?

回答:减肥过程中,一些看似“速效”的方式实则会损害健康、导致反弹,以下是明确不可取的减肥方式:

一、极端节食或单一饮食

- 表现:每天只吃苹果、黄瓜等单一食物,或过度限制热量(如每天摄入低于800大卡)。

- 危害:导致营养不良、肌肉流失、代谢下降,还可能引发脱发、月经不调,恢复饮食后极易反弹。

二、滥用减肥药物或泻药

- 表现:依赖所谓“减肥神药”“排油丸”,或用泻药强制排便。

- 危害:可能含有非法成分,损伤肝肾功能;泻药会破坏肠道菌群,导致便秘、电解质紊乱,且减掉的只是水分而非脂肪。

三、过度运动或盲目挑战高强度运动

- 表现:每天运动数小时,或新手直接尝试马拉松、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到极限。

- 危害:易造成关节损伤、肌肉拉伤,还可能引发过度疲劳、免疫力下降,甚至导致运动成瘾或厌食。

四、完全拒绝碳水化合物

- 表现:认为“碳水是肥胖根源”,长期不吃主食(米饭、面条、杂粮等)。

- 危害:碳水是大脑和身体的主要能量来源,缺乏会导致头晕、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暴躁,还可能因过度摄入脂肪和蛋白质增加肾脏负担。

五、裹保鲜膜/穿暴汗服减肥

- 表现:运动时裹保鲜膜或穿不透气的暴汗服,认为“出汗多就是减脂快”。

- 危害:减掉的只是水分,补水后体重立即回升,还可能因散热不畅导致中暑、皮肤过敏。

六、追求“快速瘦身”,忽视健康指标

- 表现:以“一周瘦10斤”为目标,只看体重数字,不关注体脂率、肌肉量等。

- 危害:快速减重多伴随肌肉和水分流失,不仅体型松弛,还会降低代谢,停药或恢复正常饮食后极易反弹,形成“越减越胖”的恶性循环。

这些方式的核心问题在于:违背身体代谢规律,只追求短期体重变化,忽视健康可持续性。真正有效的减肥应基于“均衡饮食+适度运动+规律作息”,循序渐进,以身体舒适、指标健康为前提。

个人见解:选择正确的运动方式,运动不要盲目的增加重量和强度。

问题四:超重的男生和女生分别适合什么样的运动?

回答:超重人群运动时需优先考虑关节保护和循序渐进,避免高强度、高冲击的项目。以下是针对男生和女生的运动建议,兼顾差异和共性:

一、超重女生适合的运动

1. 低冲击有氧(燃脂+保护关节)

- 快走/坡度走:每天30-40分钟,坡度5-8(跑步机或户外爬坡),步频适中,避免膝盖压力。

- 游泳/水中漫步:水的浮力能减轻关节负担,每周3-4次,每次40分钟,全身发力还能塑形。

- 椭圆机/固定自行车:椭圆机手脚联动,对髋、膝友好;固定自行车可调节阻力,避免腰部压力,每次30分钟起。

2. 轻度力量训练(增肌+提代谢)

- 徒手训练:靠墙静蹲(每次30秒,3组)、跪姿俯卧撑(膝盖着地,减少上肢压力)、坐姿抬腿(练核心,避免腰部发力)。

- 小器械辅助:用弹力带做侧平举、后踢腿(练肩臀),哑铃坐姿弯举(轻重量,每组12次),每周2-3次。

3. 灵活性与放松

- 瑜伽(阴瑜伽/修复瑜伽):选择地面动作(如婴儿式、猫牛式),改善体态,缓解运动后肌肉紧张,每周2次。

二、超重男生适合的运动

1. 中低冲击有氧(燃脂效率兼顾)

- 快走/慢跑结合:初期以快走为主,适应后每5分钟穿插1分钟慢跑(视体能调整),每天40分钟,每周4-5次。

- 划船机/动感单车:划船机调动全身肌肉,对膝盖压力小;动感单车可调节阻力,适合男生爆发力特点,每次30-45分钟。

- 跳绳(循序渐进):从无绳跳绳或慢节奏单摇开始,每次1分钟休息30秒,逐步增加,避免脚踝受伤。

2. 力量训练(侧重大肌群+提升基础代谢)

- 自重训练:深蹲(后背贴墙,膝盖不超过脚尖,每组10-12次)、平板支撑(从20秒开始,逐步延长)、弓步蹲(扶墙保持平衡)。

- 器械训练:坐姿腿举(练下肢,可控重量)、坐姿推胸(练上肢,避免弯腰),重量以“最后2次发力困难”为宜,每周3次。

三、男女通用注意事项

1. 运动前必做热身:动态拉伸(高抬腿、手臂绕环)5-10分钟,激活肌肉,减少拉伤。

2. 运动后及时放松:泡沫轴滚动大腿、小腿(每次1分钟/部位),避免肌肉僵硬。

3. 频率与强度:初期每周3-4次,每次30-40分钟,适应后再增加时长或强度(如加快速度、增加阻力)。

4. 优先“持续”而非“强度”:哪怕每天慢走20分钟,也比偶尔猛练更有效,关键是养成习惯。

根据体能逐步进阶,当体重下降5%-10%后,可尝试加入羽毛球、乒乓球等轻度对抗性运动,增加趣味性~

个人见解:运动前的热身和运动后的拉伸是非常有必要的,请不要忽略。

综合归纳与关键要点:

  • 1. 协同作战: 饮食,运动,睡眠,情绪这四个方面缺一不可,且相互影响。睡眠不足会影响食欲和运动意愿;压力过大会影响睡眠和饮食选择;饮食不合理会影响运动表现和情绪;运动不足会影响睡眠质量和压力缓解。

  • 2. 个性化: 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方案。需要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身体状况、喜好和节奏进行调整,找到可持续的模式。循序渐进是关键。

  • 3. 长期视角: 减肥的目标应该是**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而不是短期速效。专注于养成好习惯,体重下降是自然结果。

  • 4. 倾听身体:学会感知身体的饥饿信号、饱腹信号、疲劳信号和压力信号,并做出恰当的回应。

  • 5. 耐心与坚持: 身体的变化需要时间,尤其代谢的调整和习惯的养成。遇到平台期或挫折是正常的,保持耐心,分析原因,调整策略,继续前进。

  • 6. 寻求支持:如果需要,可以寻求注册营养师、认证健身教练、医生或心理咨询师的专业指导和支持。

个人见解与建议:

1.不要带伤(带病)运动,康复运动请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2.保持良好的情绪,不要暴饮暴食。

3.合理安排休息时间,不要熬夜。

4.健身房的运动应该循序渐进,不要过于在乎重量,或者一次重量增加过大,如举重应该是50/60/70/80/90/100kg,而不是50kg直接到80/100kg。

5.生命在于运动,运动贵在坚持。

文末感谢:

创作灵感来源:dy人民日报。

减肥图片来源:dy减重代谢外科医生周礼

饮食图片来源:dy王群教授

其他插图来源:豆包。

基础文本知识来源:豆包,DeekSeep。

文末总结:

成功减肥且不反弹,在于通过均衡营养(饮食)、规律活动(运动)、充足休息(睡眠)和积极心态(情绪管理)共同创造温和而持久的能量负平衡,并以此塑造一种更健康、更有活力的生活方式。

把这四个方面想象成凳子的四条腿,任何一条腿太短或不稳,凳子(减肥效果)都会摇晃甚至倾倒。只有四条腿都坚固且平衡,凳子才能稳稳地支撑你达到并维持健康的体重。

(为了让更多有需要的人看到,电电我吧,你的支持是我创作的动力,为了500粉努力ing。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