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經典名菜第九彈:【湖北十大經典名菜】

湖北菜:又稱楚菜,湖北風味,以水產爲本,魚饌爲主,汁濃芡亮,鹹鮮微辣。 [14]注重本色,菜式豐富,筵席衆多,擅長蒸、煨、炸、燒、炒等烹調方法,具有滾、爛、鮮、醇、香、嫩、足七美。沔陽三蒸、紅燒鮰魚、珊瑚桂魚、荊沙甲魚、砂鍋魚糕魚圓、黃州東坡肉、潛江油燜小龍蝦、臘肉炒菜薹、蓮藕排骨湯是湖北省十大楚菜名菜,蔡林記熱乾麪、四季美湯包、三鮮豆皮、襄陽牛肉麪、恩施炕土豆、談炎記水餃、孝感米酒、油餅包燒麥、公安鍋盔、糊湯米粉是十大楚菜名點

入選【湖北十大經典名菜】有:沔陽三蒸、蓮藕排骨湯、黃州東坡肉、荊沙甲魚、原湯汆魚丸、蔥燒武昌魚、潛江油燜小龍蝦、鍾祥盤龍菜、粉蒸鮰魚、臘肉炒菜薹

第一位:沔陽三蒸

沔陽三蒸是湖北沔陽(今仙桃市)的漢族傳統名菜,屬於湖北菜系。沔陽三蒸是以水產類、禽畜類、蔬菜類爲主要原料,以粉蒸爲主要技法,清蒸、扣蒸等多種蒸菜技法並用製成的系列菜餚,更有民諺“三蒸九扣十大碗,不上蒸籠不成席”,蒸菜已成爲仙桃獨特的飲食習俗,具有廣泛的羣衆基礎 。此菜鮮嫩軟糯,原滋原味,清淡,綿軟。是湖北美食中的一顆明珠,在全國名菜系中佔有重要地位。 “清蒸菜最能保證營養不受損失”的提法已廣爲人知,“沔陽三蒸”也由此在“喫要喫得科學”浪潮中重煥青春。頗爲葷素搭配營養均衡,粉蒸菜都裹着搗細的米粉,菜的本香配上大米的清香,回味深長。 2010年,“沔陽三蒸及其蒸菜技藝”已經被湖北省政府列入爲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15年在首屆沔陽三蒸文化節上,仙桃被授予“中國沔陽三蒸之鄉”稱號。

第二位:蓮藕排骨湯

蓮藕排骨湯是一道傳統名菜,屬於鄂菜系,製作原料主要有豬排骨、蓮藕、鹽等。是千湖之省、水鄉澤國和蓮藕之鄉的湖北名菜。 在湖北,素有“無湯不成席”的說法,舉凡筵宴,壓軸戲必然是一罐鮮醇香美的湯。湖北人愛喝湯,也很會做湯,蓮藕排骨湯、瓦罐雞湯、魚圓湯均爲湯中佳品,待客上選。尤其是用被譽爲“水中之寶”的蔡甸蓮藕做出來的“蓮藕排骨湯”,更是極具地域特色,濃縮了荊楚美食文化的精華。

第三位:

北宋元豐二年十二月(公元1080年初),蘇軾因“烏臺詩案”受挫,被貶至黃州任協團練副使。由於貶職,每月薪俸不多,生活不寬裕。後經老友馬正卿爲他請得黃州城東舊時營防廢地數十畝,讓他在那裏親自帶人開墾耕種。於次年的冬雪天,蘇軾即喬居黃州坡東坡躬耕,在荒地樹林裏築起了一間草房,並在房壁上繪上雪景,名日“東坡雪堂”,因而自號“東坡居士”。在這裏除常與人賦詩下棋外,閒暇時便研究起烹飪技術,還親自烹製各式菜餚。經常與友人一起吟詩唱酬,煮肉喝酒,藉以發泄政治上失意苦悶。馳名全國的“東坡肉”,這一楚鄉湖北特有的傳統名菜,素爲人們所熟知,它是由蘇軾親手製作始創於江蘇徐州,完善於黃州。後來,隨着蘇軾的升遷,此菜傳遍大江南北,曾相繼被介紹流傳於蘇、杭等。並受到人民的崇高讚譽。在湖北,乃至在杭州、四川都是上等名菜。據說在廣東和江浙以及海南島一些地方,也盛行喫“東坡肉”,的習俗呢。盛而不衰的“東坡肉”,流傳至今,已有近千年歷史。

第四位:荊沙甲魚

荊沙甲魚是一道荊州的傳統名菜,取之於洞庭湖的野生甲魚爲主料,經精心烹製而成的。荊州甲魚這道菜源遠流長,戰國末年,《楚辭·大招》中開列的宴席單,列有較多的水鮮菜式,其中尤以荊沙甲魚最具風味。甲魚歷來都是公認的滋陰涼血潤燥之品

第五位:原湯汆魚丸

原湯汆魚丸是湖北省傳統經典名菜,2018年9月被列入“中國菜”湖北十大經典名菜。該菜品以“一魚兩用”技法著稱,選用鮮活魚類將魚頭熬製湯底、魚身製成肉丸,最後用原湯汆煮魚丸。成菜魚丸白皙鮮嫩,湯汁清澈醇厚,常搭配火腿、青菜等配料,呈現色香味俱佳的特點 。其製作工藝傳承自春秋時期魚糕形態的改良,現以湖北傳統手工魚丸技藝爲核心。 俗話說得好,原湯化原食。原湯汆魚丸這道菜一魚兩用,先用“魚頭”煲湯,“魚身”捶打成肉泥,汆成一個個大小一致的魚丸,放進魚湯中熬煮,可謂是鮮味翻倍!

第六位:蔥燒武昌魚

作爲"中國菜"之湖北十大經典名菜,蔥燒武昌魚以鮮活武昌魚爲主料,通過煎燒結合的烹飪技法形成焦香外皮與鮮嫩肉質。菜品常用蔥段、姜蒜、紅椒等輔料,配合生抽、老抽、料酒等調味料構成"鮮醇酸甜、蔥香濃郁"的特色風味。其製作流程包含醃製、煎制、燜燒、收汁四大工序,部分改良版本在傳統工藝基礎上增加特製蔥油或香菇等配料。

第七位:潛江油燜小龍蝦

潛江油燜小龍蝦是湖北省潛江市地域特色鮮明的經典菜品,於2018年9月入選"中國菜"之湖北十大經典名菜。該菜以潛江清水小龍蝦爲核心原料,通過獨創的"油燜"技法形成紅亮色澤與濃郁香氣,烹飪過程中融合豆瓣醬、啤酒及複合香料體系,形成香、辣、鮮、醇四重風味特徵。製作工藝包含特製香料油熬製、精準火候控制等核心技術環節,蝦肉兼具彈性與入味特點,已成爲湖北菜系中兼具傳統技法與創新表達的標杆性菜品。

第八位:鍾祥盤龍菜

【蟠龍菜】是湖北省鍾祥市特有的名菜佳餚,俗稱剁菜、卷切,是我國明朝時的宮廷菜餚,如今已是列入《中國菜譜》的名餚之一。 蟠龍菜造型美觀,味道鮮美,油而不膩,營養豐富,“以喫肉不見肉而著稱”。食用蟠龍菜一年四季皆宜,但以秋冬時節最好,因爲秋冬季是人們進補的好時機。 鍾祥特產蟠龍菜背後更有一段故事。相傳1521(明正德十六年),明武宗朱厚照駕崩,無子繼位,由其堂弟,湖廣安陸州(今鍾祥)興王朱厚熜進京繼承皇位。相傳在朱厚熜出發之前,郢中名廚採用瘦豬肉和鮮魚剁肉餡,拌入肥肉絲條,加上上等澱粉、雞蛋清、蔥薑末、食鹽等拌成餡料裹熟雞蛋皮之內做成長約30公分、口徑約5公分的扁捲筒形,置於蒸籠內蒸熟,然後將其切成薄片,擺成龍形於盤中間回蘢蒸熱,就成了色、味、香、形俱佳的上等菜餚,所以稱爲蟠龍菜。朱厚熜喫了讚不絕口,列蟠龍菜爲御菜。

第九位:粉蒸鮰魚

粉蒸鮰魚是以母鮰魚和熟米粉爲主料的湖北傳統名菜,2018年入選"中國菜"湖北十大經典名菜名錄 。該菜品採用湖北特色蒸制技法,通過米粉吸附魚肉油脂,形成米香濃郁、肉質鮮嫩的獨特風味 。其製作工藝被列入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現存傳承體系可追溯至武漢老大興園酒樓的"鮰魚大王"傳承譜系。菜品在荊楚地區具有"年年有餘"的吉祥寓意,是家庭宴飲和節慶活動的重要飲食符號

第十位:臘肉炒菜薹

臘肉炒菜薹是一道家常炒菜,製作原料主要有洪山菜薹、臘肉等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