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一下本人今年上半年已經玩過的作品

今年上半年的各路大型作品,我一個都沒去玩。也許獨立作品們大多都卡在大型作品的流量風口上夾縫生存吧。近幾個月,好友列表上玩到的佳作其實不少,但是有不少並不對本人的胃口(比如White Knuckle、Shotgun Cop Man、Bionic Bay等),本人在考慮入坑時也比較猶豫。相比於去年上半年,今年上半年也許就沒那麼驚豔了——畢竟,我去年首發入坑了《羅蕾萊與激光眼》,她也成了我去年上半年最滿意的作品。這篇文章就回顧部分我已經玩過的今年上半年的作品。

1,Citizen Sleeper 2: Starward Vector

今年第一個蹲了首發的作品,文字功底一如既往的深厚。二代相比於一代給了我一種相似而不完全一樣的氣質,覺得兩代作品有着一種對映關係。

2,Wanderstop

其實總體上差強人意;最滿意的部分就是配樂了。

3,Expelled!

本人感覺人家更像是一盤無功無過的餃子,印象其實不深刻。相比於inkle的前作《A Highland Song》可能遜色一點。

4,Wednesdays

寶藏款 #1。將一段關於創傷和屈辱的記憶,幻化成優雅而溫柔的形態。

5,Blue Prince

首發時怒肝60+小時,玩得很爽的肉鴿遊戲、但沒那麼爽的解謎遊戲。從解謎的角度出發,人家的RNG的確讓我想砸鍵盤;不過從肉鴿的角度來看,每一小局的策略目標皆有不同,玩起來反而很上頭。

6,Despelote

寶藏款 #2。相比於口述史,更像是自傳。這部作品非常需要去對電波,去靜心聆聽作者對自己童年的追憶。

7,Emily_

寶藏款 #3。玩法可能有些接近《Her Story》,文字上寧靜而抑鬱。

8,Kulebra and the Souls of Limbo

寶藏款 #4。今年目前玩下來最意外驚喜的一作。跟《靈魂擺渡人》很像,但是人家剔除了所有的模擬經營玩法,取而代之的是幫助你回憶劇情的quiz。相比於Spiritfarer,那一作的每個角色上花的筆墨不太平衡;不過我也更喜歡這種非全知視角的敘事風格——有的角色催人淚下,有的角色演出炸裂,另一些角色就比較扁平、甚至蒼白得可怕。

本人感興趣,但還沒玩過的,先列在這裏

The Roottrees are Dead:我不太偏好推理遊戲;當初人家首發時比較謹慎,後來打折時入庫的,看人家背景設定在00年代的早期互聯網,便感興趣了起來。

Lushfoil Photography Sim

To a T

The Midnight Walk

塔羅斯法則:重啓

Heart of Altai(目前仍處於EA階段)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