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影評:《中國乒乓》爲何票房淪爲炮灰?體育傳記電影道阻且躋

本文約3200字,全文無劇透放心觀看,《中國乒乓》個人評分6.5。希望各位大佬能走過路過隨手點個免費的贊,你們的支持便是我創作的最大動力。

去年春節賀歲片影評在文末。今年我在看完所有的賀歲片後,同樣會爲幾個賀歲片出影評,歡迎關注我。

前言:

每一年我家這邊的習俗便是去全家電影院去電影院看賀歲片啦。原本第一篇影評我不想寫《中國乒乓》的,因爲這是一部拍得很中規中矩的電影,但是我看到了一個有意思的地方——《中國乒乓》上映3天僅僅獲得了約4000萬的票房。電影質量在賀歲檔中不算爛,但是票房卻大幅落後於比它爛的《無名》和《深海》,這顯然是很很不正常的,徹底淪爲了炮灰。

第二天上映票房還不如阿凡達

我個人覺得有這幾個因素在影響(從強到弱):1,電影臨時抽調,上映日期從大年三十推遲到大年初三,錯失收割票房良機;2,奪冠(中國女排)在前,觀衆對於這種中國體育電影不太感冒;3,電影本身質量普普通通,沒有好口碑;4,“鄧超+俞白眉”的“名聲”在外。

中國乒乓講了個什麼故事?從“至暗時刻”到絕地反擊

電影這次講述了中國乒乓球隊在20世紀90年代從低谷崛起的故事。1988年,中國男乒兵敗漢城奧運會,“低谷期”也隨之而來。1991年千葉世乒賽創世乒賽團隊成績歷史最低、巴塞羅那奧運會中國男單無緣金牌、球隊青黃不接……在徐寅生、李富榮等老一代乒乓人和領導的支持下,名帥蔡振華從意大利歸來接任主教練,臨危受命組建新隊伍。

此時的國乒並不樂觀,引用電影《中國乒乓之絕地反擊》預告片中形容“國乒五虎”的一句話:傷的傷,瞎的瞎,小的小,老的老。隊內頭號球星馬文革受傷病困擾,狀態難比往日;老將王濤已不在最佳比賽年齡;而劉國樑、孔令輝等人彼時還是缺少大賽經驗的小將。爲了能夠在短時間內縮短與歐洲強隊之間的差距,彼時國乒男隊多次奔赴國外參加歐洲公開賽,適應歐洲球員技戰術風格的同時,從中汲取經驗豐富自身打法。在臥薪嚐膽幾年後,中國乒乓終於在1995年的世乒賽上險勝瑞典,捧回了闊別6年之久的斯韋思林杯,開啓了屬於我們的乒乓時代。

由於改編真實的歷史事件,即使電影角色使用化名,依然備受關注。電影上映前被卡了兩次,經歷了兩次改角色名和兩次配音,電影名改成了中國乒乓之絕地反擊。所以我們會在電影裏看到個別臺詞和口型對不上的情況,應該是臨時換了配音。

而這就造成電影最大的失誤——延後上映而不是改檔宣發在知道電影必定會錯失春節檔先機的情況下,依然義無反顧選擇了延後幾天上映。他們想着能夠在高峯避開幾部同期大熱電影,卻不曾想到已經錯失了收割票房的最好時期。同樣由於延後上映,觀衆對於電影的態度也有所轉變。如果電影能夠改到國慶檔上映,勢必會比現在的5000萬票房好的多。

鄧超和俞白眉,這次終於不是“1+1<1”

鄧超和俞白眉的“強強聯手”,一共拍了三部電影《分手大師》(豆瓣5.1)《惡棍天使》(4.4)和《銀河補習班》(6.1)。很不幸的是三部我都去電影院支持了,我進入影院前有多興奮,出來影院後就有多失望。雖然這三部電影都挺爛的,但是每一部票房都賺了不少錢。殊不知,每一次的爛片收割了票房,卻給觀衆和粉絲帶來了寒心。這也是爲什麼《中國乒乓》在質量甚至還算過得去的情況下,首日上映只有那麼一點票房——觀衆的支持和熱情都在前面幾部爛片中消失殆盡,“鄧超+俞白眉”的作品甚至已經被打上了爛片的烙印。

俞白眉,我個人認爲有才華的一個喜劇老師,曾經風靡中國的喜劇《武林外傳》和《東北一家人》就由他進行編創的。鄧超,演技不俗,也拿過不少影帝,主演的喜劇美人魚也曾是中國第一票房。但是可惜兩個人的喜劇天分加在一起並沒有發揮出1+1=2的作用,反而經常1+1<1。兩人合作的喜劇電影低俗整蠱元素太多,過於迷戀自己的喜劇藝術,經常出現他們兩以爲很搞笑觀衆卻覺得噁心的情節。

俞白眉還是武林外傳的編劇

不過好在遠離喜劇後,兩個人的電影開始慢慢走向正軌了。《銀河補習班》雖然我覺得還是爛,但是起碼講述了一個完整的故事,劇情也還算正常;《中國乒乓》這次拍得中規中矩,不算爛片。希望兩個人今後能好好做電影,只有遠離他們以爲的喜劇片,“鄧超+俞白眉”纔不會被敬而遠之。

大爛片惡棍天使

《中國乒乓》,這次確實用心了

在觀看《中國乒乓》途中,我確實能夠處處看到劇組對於這部電影的用心。

電影背景在90年代,在電影的場景處理上可以看出他們是下了一番功夫的,讓我感受到很真實。爲了儘可能還原上世紀90年代的國乒賽場,導演組蒐集了大量比賽錄像素材,製作了近2000套服裝,其中中國隊服和外國隊服有699套,主演、特約演員和羣衆演員的服裝更有1119套之多;;國家體育總局門口和當年一模一樣的41路同款公交車,和95年世乒賽一模一樣的國家隊球服,就連片中95年男團冠亞軍賽結束後,馬文革、劉國樑等人撲到王濤身上順序都和當年一樣。另外其實,一些故事編排也與普通電影不同,頗有亮點,不過礙於篇幅,咱們以後再表。

在電影敘事上,我也能感受到鄧超俞白眉的一些想法,把喜劇元素加入到體育電影中,試圖改變其平鋪直敘。在電影的前半段,影院的笑聲此起彼伏,充滿了歡樂。某一刻原本嚴肅認真的教練下一秒便嬉皮笑臉討要好處;在衆人面前樹立自己的家庭地位回去卻跪在搓衣板;搜查寢室,教練輕鬆找出違禁物品,笑稱這是他流傳下來的“配方”……在日常較爲枯燥的訓練鏡頭中加入一些喜劇元素,既能夠讓觀衆沉浸感增強,也能更好地理解人物。

電影痛點:體育電影不易拍,道阻且躋

《中國乒乓》還是走不出平庸體育傳記電影的路子。多年來,世界上的體育電影確實不少,但是真正能夠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就只有兩三部,如《摔跤吧爸爸》和《點石成金》。這也側面說明了體育電影有多麼難拍,切入的背景要有痛點,球隊的訓練要有亮點,最後的比賽要有燃點,不少世界名導也栽了跟頭。

  • 羣像塑造很僵硬。電影角色很多,包括教練和國乒五小虎,各領導,但除了鄧超的角色,卻沒有都沒有很好地塑造其中一兩個重點人物,而是太公分豬肉平均戲份,導致沒有鮮明的人物形象
  • 訓練過程很千篇一律。個人覺得提升水平的最大因素應該是引進了先進的訓練方式和器材,大幅增加了訓練的效率,同時依靠着教練組的智慧。但是電影將很重要的筆墨都放在了拍攝運動員努力操練體能上,無論春夏秋冬一天到晚高強度操練着體能,這是在練長跑還是在練乒乓球?努力努力再努力,就真能打敗強敵了?

  • 最拉低電影評分的就是後半段的幾個比賽,高潮比賽太過平緩,亂用慢鏡頭。原本作爲電影高潮的比賽部分卻草草收場,每次只拍開頭和結尾的幾個球比分,比分除了大比分落後就是兩分險勝…過程中幾個球反覆運用慢鏡頭重放,蒙太奇等剪輯方式一點都沒有用到,看的非常尷尬這就導致了比賽部分不夠燃,看着電影裏觀衆和運動員歡呼的樣子,我絲毫投入不進去,“啊,比賽怎麼那麼輕鬆結束了?”

  • 比賽部分的沉悶也跟演員的乒乓球水平不夠專業有關。乒乓球作爲國球,不少觀衆對於電影裏的乒乓球技術還是很執着的。片中幾乎所有的演員都不是從小練乒乓的運動員,幾乎都是從頭學起。0基礎從頭學起歷經短短半年的訓練時間,他們能夠學到的技術十分有限,即使馬文和坐鎮指導,依然看出不少擊球不是很專業。這也造成了剪輯必須有目的性地去剪。爲何體育電影不能找專業的運動員去拍呢?

個人小結:

對於體育電影,沒有懸念的體育比賽怎麼拍出精彩是重中之重。如果拍出來的比賽不精彩,那麼我還不如去看錄像或者文字直播。《奪冠》已經在這踩了一個跟頭,《中國乒乓》又踩了一個跟頭。已經知道的體育比賽怎麼拍的既燃又精彩,依舊是個大難題。

個人春節電影排名:《流浪地球2》>《滿江紅》>《中國乒乓》>《深海》>《無名》,其中質量和投入排名中游的《中國乒乓》落得血本無歸的下場,宣發,排片和質量的責任個個都少不了。目前他們已經發出聲明,將會暫時停止大規模放映,改爲2月17日再“絕地反擊”。

去年賀歲片影評:春節賀歲片測評——《四海》:韓寒野心越大,觀衆失望越大

你可能沒意識到,吳京宇宙正在向我們迎面走來(上)

新春賀歲片觀影系列:《這個殺手不太冷靜》,合格的閤家歡喜劇片

《狙擊手》,春節檔的一匹黑馬,另類的主旋律

#盒友日常#電影#春節檔電影#我家鄉的春節#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