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剎不住》《我以爲是減速帶》DOOM黑暗時代評測 8.5/10

我不知道啊,它們都在往我的盾上撞

我以爲就是過了個減速帶

大家都在用力的活着

聽不懂,跟我的鋸盾說去吧!

年初以來玩過最爽的遊戲。

動圖來源於doomguy bot

個人評分 8.5/10 推薦

Steam評價參考:「特別好評」

評測時遊戲時長:24.3 小時

媒體評分:Metacritic 85

媒體評分:Opencritical 86

全文約4000字,會從:遊戲背景 / 遊戲畫面 / 玩法 / 劇情 / 購買建議 這幾點介紹本遊戲,希望能給想要購買的你一點參考

一、遊戲介紹

《Doom:The Dark Ages》是由 Bethesda Game Studios 和 id Software 聯合開發的硬核第一人稱射擊遊戲,於2年5月15日正式發售。

時隔多年的續作,那個殺穿地獄的人,回來了!

系列背景

它是備受好評的《DOOM (2016)》和《DOOM Eternal》的劇情前傳,是現代《DOOM》系列的第三部續作。

劇情發生在前兩作之前,講述了毀滅戰士的起源故事,將玩家帶回那個他尚未成爲傳奇屠魔者的時代。

由於是前傳,即使沒有接觸過本系列遊戲的新玩家,也不用擔心不瞭解故事背景而不能深入體驗本作了。

二、遊戲畫面

極致優化,但是強制光追

一進入遊戲,就被遊戲不錯的優化驚豔,在如今各家廠商把半成品丟上來讓玩家當免費測試員的大環境下,一個高完成度的3A確實難能可貴。

從菜單進入遊戲場景,也只需要幾秒鐘,讀條几乎無感知

遊戲UI:讀條魔法陣動畫白畫了

關卡之間讀條甚至不到半秒,完全不用擔心黑屏加載打斷心流的問題。

說說我自己的配置與體驗,給大家一個簡單參考。

我的筆記本:11900h / 3070laptop 在 1080p 可以在 高特效 大部分場景 穩定60幀

臺式機:7945HX / 5070ti 可以在 4K 的分辨率下 特效幾乎拉滿 的情況下 穩定120幀

測試中發現降低畫質設置對遊戲視覺體驗的影響並不明顯,測試下來,從最高畫質下降到中等畫質畫面沒有很大的劣化,但是幀數可以 提高20%左右,使玩家可以在不犧牲太多畫面質量的情況下獲得 更流暢的遊戲體驗

遊戲自帶幀率查看面板

id Software作爲 3D遊戲技術的開創者與引領者,再次展示了其在圖形渲染方面的卓越能力,

這麼多年過去了,依舊保持在行業一線

無論是開闊場地還是室內,幀數都 十分穩定,不會出現轉視角頓卡或是加載區塊卡頓。

在大量怪物聚集的場景下,幀數略有下降但也在能接受的範圍內。

之前其他遊戲動不動等半天的着色器編譯也非常快

話說這作有這個東西嗎?

但是代價是什麼呢?

啓動遊戲需要支持硬件光線追蹤且至少擁有 8GB獨立顯存的GPU。

Steam商店頁面配置要求

實際6GB顯存也能通過補丁玩,但是不是很流暢

直接將一些不支持光追的老顯卡擋在門外,說實話強制光追雖然提升了遊戲開發效率(省下來大量做光柵的時間),但是強迫玩家做出選擇也必然會導致部分的差評和爭議。

一流畫質但是缺乏調教

直接上圖,可惜這代沒有官方的照相模式。

95%的場景都非常棒,紋理、光照、氛圍都在線。

但是一些黑暗場景缺乏環境光與漫反射,很難看清,有待後續優化。

獨樹一幟的中世紀+科幻美術風格

遊戲中的世界觀融合了宗教與科技元素,創造了一個獨特的"符文科技"體系。

你可以看到 中世紀城牆外有防彈護盾電漿槍械與符文魔法共存,本作將中世紀哥特風格與科幻元素大膽融合,創造了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毀滅戰士宇宙,也對應了遊戲標題中的 Dark Age。

甚至有點戰錘味

駕駛超巨大的亞特蘭機甲

設計師參與過環太平洋機甲概念設計

騎乘新登場的勇猛機甲巨龍翱翔天際

怪物設計不再卡通化,而是採用了低飽和色彩的寫實設計

一些遊戲中的場景相當震撼,一路闖關下來可以體驗風格各異的異域場景。

三、遊戲玩法

遊戲整體算是 動作射擊+箱庭解密,彈反的光效配合搖滾BGM甚至有一些 音遊 的味道。

整體節奏把控還是非常不錯的,線性流程,中間會夾雜一些包含解謎的箱庭開放關卡,中途還有騎飛龍的 空戰開巨型機甲 與巨型怪物對打的“調節關”,整體的遊戲體驗非常爽快。

爽到爆炸的戰鬥體驗

遊戲整體設計都圍繞 “爽” 展開,玩家怎麼爽怎麼來:

  • 高處跳下會造成巨量墜落傷害,不過是算到敵人頭上的。

  • 槍管紅了不是過熱,而是加傷害。

  • 彈反不是掉耐力,而是上buff

  • 沒子彈了自動幫你切槍,全程沒擔心過彈藥。

  • 重甲憑啥就要走的慢?我機動性拉滿。

  • 打不過?遊戲直接自帶修改器!

沒錯,怎麼爽就怎麼設計。

  • 血量低?想要多少減傷自己調,

  • 遊戲拖沓?我直接給你遊戲內調速的拖動條,

  • 解密卡關?直接設置裏突出顯示機關

  • 彈反反應慢?反應時間調到老奶奶都能反應過來,

手柄震動、攻擊反饋、大量的可破壞場景 應有盡有。

遊戲甚至還有一個從前作繼承的“絲血保護”機制,當你被打殘後,會將你的血量鎖定在5點一小段時間,讓你有絲血反殺的快感,腎上腺素飆升。

上面開發者的每一個細節都在告訴你:我就是要讓每個玩遊戲的人都能玩到爽!

略有瑕疵

不過遊戲的戰鬥也存在一些缺點:

怪物碰撞與處決較弱,雜兵惡魔一碰就飛,可能是主角太強或是沒有處決動畫,缺乏了一些拳拳到肉的實在感。

全程體驗下來怪物種類略顯單一,玩到中後期容易枯燥

武器與戰盾系統

本作的玩法系統是最大的革新點之一。遊戲摒棄了《毀滅戰士:永恆》中強調的高機動性的玩法(如二段跳等空中機動能力),轉而採用"泥頭車"的戰鬥邏輯,強調高速地面力量對抗。

這一改變使得遊戲的戰鬥節奏更加厚重紮實,同時也簡化了操作,降低了門檻。

而玩家需要做的決策非常簡單,紅色格擋 / 綠色彈反。

新增的盾牌系統堪稱本作的"神來之筆",它不僅提供了豐富的進攻與防守手段,還與傳統的毀滅戰士武器庫搭配後,讓玩家能夠以多種方式痛快殺怪。

盾牌可以格擋、彈反敵人攻擊,還能投擲出去實現遠程斬殺,甚至可以吸附地形跨越障礙,大幅提升戰鬥流暢度。格擋的寬容度也比較高,即使反應慢半拍,也能成功格擋大部分攻擊。

對於資深玩家,可以利用盾牌取消後搖,打出一些觀賞性極佳的操作。

武器系統

武器系統方面,本作提供了 6種 主武器,其中的5把都有 2種 形態可以切換。例如:

  • 顱骨噴發器:默認形態是大範圍清雜兵的擴散機槍,還會提升移速;另一種形態則是收斂霰彈,降低了移速,但是使攻擊變爲集中攻擊,是對BOSS的利器。

  • 電擊加速器:默認是近距離高射速衝鋒槍;切換成另一種形態則是遠程中等射速機槍。

玩家在戰鬥過程中需要靈活切換不同武器對抗不同敵人,同時武器還可以升級,後期可以搭配近戰與盾牌,構築一些獨特Build

除了近戰、槍械、盾牌之外,遊戲還提供了彈藥有限但是威力巨大的十字弓,每次發射享受一鍵清屏的快感

割裂的探索與解密

與爽感拉滿的戰鬥相比,解密部分就略顯枯燥,設計師的本意是想調節遊戲節奏,緩解戰鬥的緊張感。

但是解密與戰鬥稍顯割裂,遊戲過程中頻繁打開地圖查看解密也有些打斷心流體驗。

標點很詳細,大部分隱藏道路都能通過地圖看出來

好在解密的難度設計還算不錯,“5步之內,必有解藥”。

解密整體難度對我來說屬於解出來有成就感,又不會簡單到不想做的程度。

同時,遊戲相當一部部分的獎勵放在瞭解密中,大部分解密付出的時間都能收穫用來提升能力的貨幣,給予玩家正反饋;

但也有部分收集品只是純粹的收集(比如一些玩偶、百科),並不會帶來任何提升,收集這部分物品難免容易枯燥。

四、遊戲劇情

遊戲中後期,隨着武器與盾牌符文解鎖的差不多了,遊戲的 戰鬥體驗開始重複 起來。

好在這作的劇情給了我相當大的驚喜(相對於DOOM這個系列而言),後期的遊戲驅動力從玩法驅動變爲劇情驅動

遊戲通過大量電影化的過場動畫和環境敘事,講述了毀滅戰士之怒的起源故事。

每章都有 足量過場動畫,鏡頭、場景設計都非常棒,人物刻畫也還不錯,讓玩家能夠了解主角成爲傳奇屠魔者的前因後果。

防止劇透就不說太多,雖然不能和泰坦隕落2這類劇情非常優秀的遊戲比,但確實是歷代DOOM最優秀的劇情了。

四、其他

音樂與音效

遊戲的音樂設計依舊在線,金屬搖滾風格與中世紀元素的絃樂器完美結合。金屬搖滾和DOOM依舊是那麼搭。

重甲跑步落地、盾牌彈反等動作發出的金屬碰撞聲都能帶來出色的重量感反饋。

遊戲時長

20幾個小時的遊戲時長在一衆開放世界3A裏算非常短的,而且多周目重玩價值也比較低。不過同類的線性動作射擊(例如泰坦隕落2、星際戰士2)遊戲通常也不會過長,在同類中屬於中規中矩吧。

不過由於售價較高,還是希望後續能推出一些可重玩內容,例如 Rogue / PVP 給一些深度玩家體驗。

成就

成就係統相對 容易獲得,沒有必須二週目的成就,也沒有與難度相關的成就,非常人性化。

不過,遊戲存在一些bug會導致一些成就不彈出,希望官方能夠在後續更新中修復這一問題。

本地化

本地化方面,遊戲的菜單和字幕都提供了良好的中文支持,可惜沒有中配,字體選擇也比較正常,契合遊戲背景。

偶爾有部分漏字錯字,不過影響不大。

多元化

對於 暈3D 的玩家,遊戲提供了相當多的調節選項,可以將屏幕晃動、武器晃動等效果調至非常低,甚至直接關閉,雖然會損失部分體驗,但可以 大大減輕暈3D的問題

色盲玩家也有類似的選項可以調節顏色。

五、購買建議

Steam標準版 349¥,豪華版 499¥,即使中國區是全球最低價區,但是定價還是略高

不管你是《Doom》系列粉絲,想要體驗前傳故事,還是對動作射擊遊戲有濃厚興趣,又或者是單純地想殺個痛快,本作都能滿足你。假如你恰好擁有一塊相對高端的顯卡與4K顯示器,能夠充分發揮遊戲的光線追蹤效果,視覺體驗將更加震撼。

然而,如果你是追求高重玩價值的玩家,那你可能會對遊戲較短的主線流程和較低的可重玩價值感到失望。

遊戲沒有提供太多二週目內容,也沒有 Rogue 或 PVP 模式,旦主線通關,很可能就庫裏喫灰。如果你屬於這類玩家,可以試試 Xbox Game Pass 的訂閱服務體驗,性價比也很高。

最後放一下DOOM系列的前作價格與打折參考,喜歡本作但是囊中羞澀的玩家也可以先標記一下等待打折購入。

六、總結

《Doom:The Dark Ages》可能不是完美無缺的遊戲,但它絕對是一款令人腎上腺素飆升到極致的遊戲。如果你熱愛暴力美學、快節奏戰鬥和獨特的視覺風格,那他值得你花上20小時,化身重甲泥頭車,體驗這場中世紀與科幻交織的狂暴殺戮。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