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LSP網友玩壞的AI,已經進化到一鍵生成“女菩薩”了?

AI

又雙叒叕被玩出花來了。

相信雞友們還記得前些天挺火的AI生成遊戲角色合照,當時在網上整出了不少節目效果。

不過很顯然,人類對AI的開發程度還不足1%。

在這種“合照風”深刻的啓發了大夥的創作熱情後,靈感爆發的網友(LSP)在最近終於是探索出新的玩法。

今天下午,就在雞米仔苦思冥想要給雞友們寫點啥時,旁邊的碧遊姬發來了這樣一張圖片:

作爲受過專業訓練的編輯,關注點肯定不會是照片的內容啦

真正吸引住雞米仔目光的,是圖片下方一個不起眼的AI水印。

是的,這張看上去足以以假亂真的照片,其實是用AI生成的。

這就是最新被網友們摸索出來的AI新玩法:用AI生成真人COS照。

只需要簡單的輸入一段描述詞,你就能得到一張看上去像是那麼回事的COS照。

這一次生成的照片明顯沿用了之前“合照流”的思路,故意把圖片整模糊了。

在這種模糊的濾鏡加持下,稍加細化後生成出來的人物簡直是以假亂真,去掉水印很難說和真人有什麼區別。

不出意料的事,既然能生成真人cos照,事情很快往奇怪的方向發展了。

就跟開頭的照片一樣,網友迅速摸索出一鍵生成“女菩薩”的辦法。

可能女菩薩們也想不到會以這樣的方式面臨職場危機吧......

不只是可以根據提示詞生成人物,甚至還可以設定想要的背景。

就下面這張拍立得風格的AI照片,不說是AI的話和正常的拍立得完全就沒有啥區別了。

事實上,這種“用AI生成真人COS圖”的思路挺早之前就有了。

只是礙於以前的生成圖片技術AI感強烈,基本上也就是屬於能看的水平,細看還是有不少破綻:

去年時的AI生成圖

自從“合照風”大火後,網友們發現讓畫面變糊就能完美的掩蓋AI痕跡,成爲了AI生成圖片的關鍵技術。

這種思路用在生成真人照片時尤其有效,因爲網上不少自拍的風格就是這樣帶點“膠片感”的濾鏡。

有一說一哈,就目前呈現出來的生成圖片質量,已經顛覆了不少網友的認知了。

果然澀澀纔是強大的動力啊,雞米仔感覺某種“自定義AI女友/男友”的未來已經不是很遠了......

要生成類似效果的正經圖片很簡單,只需要輸入一段關鍵詞就好:

幫我生成一張圖片:請你生成一張極其平凡的iPhone自拍照,沒有明確的主體或構圖感,就是隨手一拍的快照。照片略帶運動模糊,陽光或室內打光不均導致的輕微曝光過度,整體呈現出一種刻意的平庸感,就像是從口袋裏拿手機時不小心拍到的一張自拍。主角是()coser和()coser。比例 3:4。

雞米仔自己用這個咒語在國內的AI平臺跑了一次,效果非常好。

這事還有一個有意思的插曲,有網友用同樣的關鍵詞在國外的chatgpt試圖生成類似效果的圖片。

結果出來的圖片卻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就不像你平時會在網上看到的圖。

只能說我們這邊的AI訓練用的語料在這一塊爆殺了,互聯網衝浪這塊確實沒國內權威。

在大夥玩得不亦樂乎之餘,心思活躍的網友已經敏銳地意識到這是個巨大的機會。

他們火速批量生成出AI真人COS照,然後用這些照片開始假扮真人。

效果也是立竿見影的,有賬號已經吸引到不少粉絲了。

雞米仔在這裏必須提醒一下,雖然AI這塊目前還是個灰色地帶,但還是自己玩玩就算了。

訓練AI本身用到的語料是有出處的,

用AI生成圖片來盈利是存在侵權風險的

,大夥不要這樣操作。

另一方面,這種“虛擬coser”的出現對真正喜歡cos的愛好者來說也是一種傷害。

他們本需要花費許多時間準備的服飾道具妝造,

最終成片還需要後期精修。

現在突然有人用AI跑30s就能出圖,冒充真人還能獲得大量的關注的點贊,換誰心裏都不舒服。

這實際上又回到了之前雞米仔和雞友們探討過的問題:

在這個AI技術力愈發爆炸的時代,真實和虛擬的邊界從未如此模糊。

再過個幾年,不敢想象我們怎麼分辨上網看到的俊男美女是真人還是AI。

照目前AI的迭代速度來看,感覺不用多久又會有新的狠活出現了。

還是希望能趕緊整出些AI水印之類的功能吧,一想到以後可能全網都是AI生成的假人我就害怕......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