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不上班,出路遠比你想的要多

5年互聯網職場人,2022年信息部離職後,就開啓了“只工作,不上班吧”的自由職業模式。

如今已有兩年,這兩年的自由職業,我發現:在這個超級個體盛行的時代,其實不上班,出路遠比你想的要多。

“不上班了靠什麼養活自己?”說實話,自由職業確實不像領固定工資那麼“安穩”,但機會遠比你想象得多。比如有朋友靠教別人寫代碼在知識付費平臺月入五萬,有人給企業做區塊鏈技術諮詢單筆收費過萬,還有人把旅行vlog做成了百萬粉絲的飯碗。關鍵得明白,自由職業不是“辭職即成功”,而是需要主動規劃的“創業項目”。

舉個例子,現在VR建模師接單就像五年前做短視頻的紅利期,會寫提示詞的AI插畫師已經實現批量接單。但別盲目跟風——去年有博主教我用AI生成表情包變現,結果發現平臺規則變了,這類內容限流了。這就像打遊戲選裝備,得提前看版本更新。


我認識的一位AI算法工程師,白天在技術論壇開直播解答問題,晚上給企業做定製化模型,副業收入早就超過工資了。現在的行情是,如果你能解決企業的技術卡點,比如幫傳統行業搭建物聯網監測系統,收費按天算很正常。就像小區裏會修電腦的王師傅,但現在修的是“數字翅膀”。

自由不是躺平,是把自己當公司來經營

很多新人以爲自由職業就是睡到自然醒,其實高手們都在玩“時間套利”。比如凌晨三點的跨國會議時差優勢,週五下午集中處理創意類工作,週末預留時間做技能升級。有個自由插畫師告訴我,她用Notion建了個“項目管理系統”,從接單到發票報銷全鏈條數字化,效率直接翻倍。

最後潑盆冷水:不是所有人都適合這條路

如果這三種情況說中你,建議謹慎考慮:

  1. 受不了半年沒穩定收入(自由職業平均3-6個月才能收支平衡)

  2. 缺乏自我驅動力(需要老闆盯着才能幹活)

  3. 不會基礎財務管理(分不清個人賬戶和業務支出)

但如果你是那種“不給錢也願意研究新技術到半夜”的人,恭喜,自由職業可能是你的天堂。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