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文重度剧透,且均为主观评价)
我很难想象几天前被各路媒体吹爆的影片能是这样的质量,假如6分电影吹7分、7分电影吹8分这种算营销,《超人》妥妥的算诈骗。
我认为这是自己从客观角度给出的主观评价
不用谈什么视听语言和构图美学等技术问题,我们就单独捋一下剧本逻辑问题。
(以下全是剧透)
情节逻辑
影片在前期就抛出了一个“超人口碑崩塌”的戏码。正常人都应该知道,任何东西的“塌房”都是有过程的,即便是某条新闻的爆发式传播,也是经历一段时间后才能到达浏览量讨论度的定点。而影片中超人正在救人——注意我说的是“正在”,这!件!事!都!还!没!完!事件亲历者都在现场,看了一条卢瑟搞出来的大新闻(尚且不谈这段大新闻从路人角度来说完全没有可信度),这帮人突然就开始恨超人骂超人甚至拿东西砸超人,转变堪比心电图。这哪是抹黑,这是认知修改。这还是前期的戏份,如此严重的逻辑问题让人完全没办法忽视,而且这类戏码贯穿始终,甚至可以说整个故事全靠这种逻辑问题才得以顺利推动。
别扯什么“有铺垫”,我知道路易斯开篇提过超人网络风评的问题。可如果真有人觉得这种铺垫就能让路人的态度转变顺理成章,我只能说这辈子有了。这不是不带脑子看电影,这是压根就没有。
像这样的关键剧情转折点,卢瑟的女友发自拍泄露关键情报也是其中之一。请问这个女的凭什么参与战略商讨?她为什么能在各种关键位置自拍?她把照片发出去以后卢瑟第一时间关心的是绿帽子而不是泄密?
不分时间地点场合的自拍
除开关键转折点,还有一些设定上的问题。影片处处表现超人的“快”,但卢瑟及团队搓招的时候却能够用凡人的身体素质跟上超人的战斗;元素人的能力从面板上来看堪称片中最强,却能被卢瑟拿捏;鹰女是有翅膀但她不是鹰她不需要鹰叫。此类问题在该片中实在太多,也确实记不完,便不再赘述。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被鹰咬了(她很可爱)
讨巧不讨喜
一开始说超人的个人行为和政治的冲突,然后又看到卢瑟对于超人类的厌恶,这两个讨论点都是有挖掘空间的,然后呢?电影抛出了问题,后面却完全没讨论过这些事,你说创作者不想讨论吧,又时不时的要提一下这些事,像是超人类对于超人的不信任、盖说不参与政治等等,可最终矛盾兜兜转转还是局限在了卢瑟个人对于超人的嫉妒,仅此而已。超人类和政治的冲突,超人类和人类的不同,随着合家欢的大结局直接就随风而散了。
这里并没有说非要把电影上升到什么高度,不想谈完全可以不谈,卢瑟对于超人的嫉妒也完全可以作为合理动机,只是现在影片呈现出的样子就像是都想沾边但都不深入,各类主题一样蹭一点好让影片看上去格局大一些,讨巧,但不讨喜。
这种讨巧不讨喜还体现在对超人的塑造上。救狗,救松鼠,救落单的路人N次,减少对城市的损害N次,不舍得杀怪兽,不舍得对反派下死手……这种情节真的不需要一遍又一遍无节制的去跟观众说“超人多善良”,对吧?
开开脑洞
我觉得最关键的是,这些毛病很难改吗?有难度吗?我个人觉得完全没有。
大家可以来头脑风暴一下。比方说卢瑟抹黑超人,可以不可以把这个过程讲全?不用多,几分钟就好(正好删点救松鼠和救人的镜头)……这件事卢瑟不需要自己出面,就把那段视频放到网上传播,然后利用军炒作阴谋论,这段切几个镜头就完全能表达了。再转到电视节目上,主持人访谈、综艺节目调侃。最后才是民众,被救下的人眼神闪躲,飞快离开超人,超人从疑惑到失望……
再比方说卢瑟女友,她可以用不发照片的形式去传递消息吧?给记者们看照片,在最后甚至成为记者,是不是能有一个弃暗投明的亮眼角色呢?
再再比方说超霸的设计,能不能设计成卢瑟集团有一个固定的超大计算机组,实时演算超人行为,通过某种信号接收器传达给超霸?一方面无人机传递信号的设计可以保留,也可以躲开“卢瑟能不能跟上超人动作”的争议。
以上都是我临时想的。我个人认为片中的很多问题都可以规避,但最终成片如此,不是不认真,就是创作者能力有限。
“遗老”的遗憾
在最后,我可以很明确的承认我喜欢扎克施奈德导演的DC作品(愿意扣扎斯林帽子就扣)。我非常痛心于DCEU的终结,也非常明白这个宇宙基本上已经没有复活的可能。十几年过去,那些演员的年龄有些演不动角色了。我衷心希望能够有一部重振DC荣光的电影,把蝙超大战再度搬上荧幕,让正义联盟对抗上达克赛德……
但如果只是现在这个样子,那还是算了吧,保不齐哪天就又重启了。
P.S.
忘了说小氪。虽然这个电影里的角色,除卓越先生以外,我觉得全是精神病,但要说哪个最恶心,还得是小氪这条建构。这条狗弥补了《超人》里没有熊孩子的空缺,让我数次血压升高。没看过漫画,有谁能说说漫画里是这样的吗?
建构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