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太專業的攝影教程 第三期 日本篇 上 對風光後期的淺顯理解

                        本篇所有圖片都已上傳原圖

                      若觀察細節和色彩請查看原圖

      時間過去了這麼久,也是終於有了一些拿得出手的東西,以及說得出口的感想了。攝影這東西就是這樣,天賦強者有很多,卻長久之間不明所以然。像我這樣的懶惰者更甚,任時光飛逝卻依然難以寸進,也就是順路拍一拍,既不像拍作品那樣處心積慮,又不是敷衍的亂按快門,只能說一切隨緣,遇不到的不會去追尋,遇到的卻也能認真對待,絕不敷衍。

      本人此前一直是直出,最近開始上手圖片後期,得意於視頻後期帶來的一些見解,圖片方面倒也不算是盲人摸象,談不上任何個人風格。目前的目標僅僅是儘量還原肉眼看到的狀態,在此基礎上錦上添花,增添其美感,本篇帖子的所有照片也都是基於這個理念。

      接下來,我會將直出和後期的圖片放出,一一對比並進行分析,闡述思路,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同時也會結合前幾期的內容綜合講解。

      大家依舊可以在評論區和我交流,如未看到或者未回覆,可以私信。希望大家在發圖片的時候也可以適當闡述一下自己照片的主題,或者在拍攝時遇到的問題,這樣我也可以有針對性的進行回答,或者對一個問題進行深度交流。我是非常期待和大家一起交流的,這也是我學習的過程。


首先第一張  封面富士山

後期

原圖

      這張圖片的後期其實並不重,因爲當天天氣很好,構圖也並沒有失誤。我習慣欠曝一些進行拍攝,所以原圖整體比較暗。

      先說一下整體,原圖3:2,經過裁切以後爲16:9,大幅度削弱了天空的佔比,最下面也有一些樹杈,有點亂,稍微去掉了一點點。平衡基本沒動,因爲原圖本來就很正了。裁切過後是一個較爲標準的三分法構圖,主題清晰,山下的小鎮給圖片增添了一絲縱深感和豐富度,這張照片的技巧不多,景色有了,照片自然也有了。

      從主體開始講,原圖中山的部分還不突出,所以做一個帶漸變的蒙版將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的小鎮隔開,優先調整富士山。爲了進一步突出主體,自然要稍微進行一下提亮,緊接着是增加一些對比度,對比度是增添照片紋理的慣用手段,會使亮部更亮,暗部更暗,自然就將雪頂和下半部分山體的區分度拉開。進而適當提高紋理、銳度和清晰度,讓山體更顯眼也更銳利。

      接下來是下面的小鎮,小鎮整體過暗,乍一看糊成一坨,所以同樣做一個蒙版,針對小鎮進行調整。首先依舊是增加一點點曝光,但是做爲陪襯不能喧賓奪主,所以不增加對比度了,將黑點減少一些,主要提亮一下暗部,至於高光就不要動了。也沒有選擇增加紋理或銳度,反而釋放降低一些。這樣有助於整張照片的整體觀感,卻又不會讓人一眼就看向小鎮,使其作爲一個美觀又不顯眼的陪襯即可。

      最後是天空,原圖中的天空略顯灰暗,所以單獨用選區工具選出天空,適當增加一些飽和度,如果有色偏或色階的情況出現,就單獨把藍色選出,只調整藍色的飽和度和亮度即可。

      這張照片的後期很輕,因爲本身已經不錯了,只是儘量將其還原,適當的去掉一些朦朧感,力求呈現當時肉眼看到的震撼場景,湛藍的天空,聖潔的富士山,這些遍夠了。



第二張  岸堤

後期

原圖

      這張照片就進行了較多的後期,首先天空已經佔到了一半,而且明顯的歪,海平面都肉眼可見的偏了,且整體灰暗,低飽和,低對比。

      首先,二次構圖是重中之重,進行良好的構圖能解決不少問題。先是調整水平,然後進行裁切,不過沒有用任何一種比例,針對性的用自由比例進行調整,其實也可以直接用2.35:1的電影畫幅,不過最終經過取捨還是作罷。裁切過後是爲了較爲規整的構圖,形成了極其嚴格的三分法和中心對稱,乍一看天空留的很多,但是我認爲相應的留白是爲了整體的氛圍和表達。海平線是第一條線,岸堤則是第二條線,人在正中間,整體構圖較爲平穩。

      後期思路上,依舊是整體提高曝光,但在色彩的取捨上有了較大變化。其中人物身着比較明亮豔麗色彩的衣服,本身就與整體環境形成了極大反差。所以我選擇保留人物的色彩。單獨選中人物,提高曝光以及飽和度,令其在畫面中更加顯眼。

      至於周遭的環境,我並沒有選擇將整張照片做的更豔麗,而是降低了飽和度來增加反差,但是並沒有無腦調成黑白,只是大幅降低飽和度,依舊極淡的色彩有助於在觀感上提高畫面的豐富度。再就是增加對比度,將海平線和岸堤這兩條十分重要的線突出出來。整幅照片更顯冷淡肅穆。

      最後就是修一下照片上的小瑕疵,最左側有一塊小礁石,還正在海平線處,爲了不破壞整體觀感,選擇用修復工具將其去掉。

      這張照片就變成了這樣一張有故事性,有美感的照片了,突出其情緒,體現其環境是最終的主旨。


第三張  東京塔

後期

原圖

      這張照片的後期思路則是着重於色彩,可以看到,當天的天氣略顯陰沉,導致色彩飽和度受到了較大影響,尤其是兩側的樹,顏色極暗,幾乎成了黑色。天空也因爲有云層,導致整體泛白,不清新。

      這張圖經過裁切以後由2:3變成了9:16,東京塔的佔比提高,突出主體,並捨棄了一部分較亂樹枝。在整體提升飽和度和曝光以後就先針對東京塔來做調整。

      依舊是用工具單獨選出塔身,但是由於東京塔本身是鏤空的,所以也會將鏤空處後面的部分天空也選中,這時候就會有一個問題,在調整過程中,鏤空處也會一併調整,這樣就會顯得很突兀,所以我的思路是隻調整選區中紅色的飽和度以及亮度,這樣就能儘量少的影響鏤空處天空的狀態(雖然還是有影響,從輪廓處依舊能看出色差)。然後大幅增加了銳度、紋理和清晰度,力求體現出其優秀的工業設計。

      然後就是問題很大的兩側樹木,依舊單獨選出。這次並沒有直接提高整體的飽和度,鑑於樹的顏色太深,想清新一些,先是提高了其中黃色的飽和度和亮度,使其體現出一種青翠的綠。其次纔是略微提高綠色的飽和度,並整體提升曝光。然後依舊是慣用手段,增加了一些模糊感,讓客體的樹木變成一團青翠的綠色即可,切不可增加清晰度來喧賓奪主。

      緊接着是前景的路標,這個路標爲整幅照片提供了不少的趣味以及層次感。還是單獨選出,只是略微增加了一些飽和度遍足矣。

      最後就是這個非常棘手的天空了,不得不承認,這個天空除非整個換掉,換成沒有云的藍天,否則還真是沒有什麼太好的辦法。一方面原圖中天的色彩很淡,不能無腦增加飽和度,色階和色偏將會極其嚴重。另一方面本身的顏色其實更偏紫(專業用語應該是更偏品),所以還需要一邊增加色彩,一邊修正色偏。最後經過了增加飽和度、調整色溫、混合通道以後,就變成了這個狀態,爲了迎合整體觀感,我讓其適當偏青一些,微微向小清新的方向走了走。但是依舊有問題,經過三個版本以後,這個狀態仍然有點奇怪,以後還需要用其他手段修正。


第四張  海鷗島

後期

原圖

      這張照片就比較簡單了,元素比較單一,主體比較明瞭,沒有壯觀的景色,也稱不上有十分的樂趣,是一張強調質感的照片。

      首先,也是用自由比例進行了裁切,將海平線和天空都棄之不用,讓構圖變得更緊,給人以更直觀更清晰的感受。

      我自己的思路是,既然沒有過多亮點,那麼就應以整體觀感爲重,強調質感以及對比。那麼海面和岩石的質感就尤爲重要,依舊是單獨選出島嶼,適當增加一些對比度來去除朦朧感,然後大幅增加紋理和清晰度,用來體現岩石的紋理並增加海鷗的區分度。接着直接反選,這樣就成了一個單獨選中海面的蒙版了。海面的調整與前者相近,只是將色溫調的冷一些,使海面偏藍、偏重,與之形成對比。

      最後是一個小方法,用兩條很窄的蒙版爲照片的上下兩部分拉暗,類似於暗角的作用,能夠使照片的中心顯得更亮,引導視覺看向中央的主體。但是不建議大幅度增加暗角,這是一種審美低劣的問題。暗角只需要增加到能夠引導視覺的同時,又不是很明顯的程度就夠了。


第五張  黃昏下的富士山

後期

原圖

      這張照片的構圖我是很滿意的,就是整體非常昏暗,大都市的低氣壓聚集了一些霧霾,導致主體輪廓不清晰,前景過暗等問題。

      構圖上,同樣是將3:2的比例裁切成了16:9,主要刪去了過多的前景,前景太多會導致主體弱化,視覺中心轉移。天空部分刪去的很少,爲了映襯主體基本予以保留。

      其中山脈輪廓的剪影是重中之重,用一個蒙版將山和前景分開。先着手主體部分,首先調整了對比度使其朦朧感減弱,再輔以清晰度、紋理強化輪廓邊緣的銳度。然後整體提高曝光,讓整張照片的上半部分更明亮。還要適當調整色溫和色偏,黃昏中夾雜着淡淡的青色,色彩上更加豐富。

      接下來比較麻煩的是前景的調整,既不能丟失透視帶來的縱深感,也不能壓的過暗。所以用一個漸變蒙版來儘量營造出一種更強的縱深感,越靠前越清晰明亮,越靠後則越模糊昏暗,這是靠漸變蒙版越靠上越透明來實現的。大幅提高對比度儘量除去朦朧感,同時提升高光,讓建築的反光更明顯一些,有助於增加畫面的活潑感,不至於死氣沉沉,同時還需要保留一定的模糊,過於銳利的前景一定是喧賓奪主的。

      這張照片並沒有大幅改變其色彩,一方面很可能會極不自然,另一方面也是想盡力體現晚霞的魅力,但是整體的色彩依舊單一,想豐富起來十分有難度,畢竟不是每天的晚霞都會有藍調時刻。


最後

     本篇文章只是上篇,還有一些圖片會在下篇中進行展示。旨在較爲詳細的講解和分析每一張圖片,其中着重講解了自己的後期思路,較少涉及具體的操作細節,不知道各位對比有什麼看法。可以盡情提出意見和建議,我會參考大家的喜好和傾向構思後續內容。本質上是爲了提供更多幫助,讓更多人能看得懂、用的明白。對於不同主題以進行分類,目前還沒有想的很明白,希望得到一些參考,更系統的梳理各類內容。

      最後例行疊甲,以上圖片都是由本人拍攝的,請大家尊重我的勞動成果,不要私自轉發盜用我的照片,同時也歡迎各位與我交流,我也一直在學習的過程中,也請各位指教。有感興趣的內容也可以評論區說說,爲我提供日後素材。

                               感謝各位!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