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的復古女友,你喜歡嗎?——《星艦銃犬:太陽系物語》

通關了《星艦銃犬》之後,我頗有一種再次邂逅了兒時舊夢的奇妙感觸。

雖然從小就是一個媽見打的網癮少年,但對小時候的我來說,遊戲機依然算是一種非常稀罕的物件——畢竟在我最開始接觸遊戲時,顯示器依然是方正厚重的灰白色大塊頭,機箱上的光驅和軟驅也尚未成爲時代的眼淚,調制解調器如果失去了電話線就再也不能通過撥號上網串聯起名爲Internet的世界,而老舊的Win95和Win98甚至都還沒被WinXP所全面取代。

而在這樣一個連大塊頭電腦都算是稀罕玩意的年份,擁有一臺遊戲機自然是每一個小屁孩做夢都夢不到的科幻故事(事實上,雖然液晶電腦大概在二年級的時候就普及了,但有一臺遊戲機的夢我大概是小學四年級之後纔開始做的,因爲那會纔開始看到有人拿着GBA玩遊戲)。

所以,我最早關乎於遊戲機的美好記憶,反倒是同電腦密不可分的——我是在GBA模擬器上玩到的《寶可夢綠寶石》。

綠寶石留給我的美好回憶,在這篇文章裏就不多加贅述了,這部作品以及它的各類改版作品陪伴我度過了相當長的時光,對我的遊戲啓蒙乃至整個遊戲生涯都有着非常獨特的意義。

現在回過頭去看,這部作品也確實在很多方面影響了我的遊戲審美和遊戲習慣:比如說我對待回合制遊戲會非常有耐心、對於全成就和白金(或者全收集)也會有一定的執念、對復古風格的遊戲或者原味重置的舊世代老遊戲更是有着天然的高好感……

而《星艦銃犬》,或許正是這樣一款憑藉着復古氣息,從而讓我“愛屋及烏”的作品。

一、晶體管的電流交響樂、馬賽克的斑斕像素畫

晶體管奏不出細膩的吟唱,馬賽克也染不出五彩斑斕的油畫,簡陋的畫面構建不了以假亂真的虛擬世界,粗糙的建模同樣展現不出細緻入微的表情變化。

儘管《星艦銃犬》是以新世代技術製作的一款高清遊戲,但它的骨子裏依然透露着舊時代所獨有的、夾雜着無限憧憬與矇昧幻想的氣息——因爲除了更高的分辨率以外,你很難找到太多屬於當時世代遊戲的要素。

《星艦銃犬》的復古風格體現在非常多的方面:色彩運用相當有限且風格趨於統一(甚至遊戲還有工作室原創的、更懷舊的綠色風格,堪稱原汁原味)、經典的8bit風格配樂、畫面雖有更高的分辨率但依然有着粗糙的顆粒感(懷舊風格的感覺會更加明顯)、遊戲本身的互動基本也只能基於屏幕一側的按鈕指令來進行、人物的表情動作也並沒有現如今各路遊戲作品的流暢細膩之感。

這些復古到多少有些彆扭的設計,確實是同早期登陸於Game Boy遊戲機(或者更遲出現的一些遊戲機)的不少作品如出一轍的(比如,你現在也依然可以在卡普空炒過冷飯的《逆轉裁判》成步堂三部曲身上窺見到這種復古風格的影子)。

但復古並不意味着無趣,無數的經典作品早已印證過這一點——晶體管可以磋磨出電流的棱角,馬賽克也能夠拼湊出絢爛的像素彩虹,簡陋的畫面上並不會缺少天馬行空般的幻想,而粗糙的建模亦可以勾勒出全部的喜怒哀樂。

畢竟,與這些復古要素相伴的,是獨屬於那個時代的幻想與思考。

二、憧憬着星辰大海的奇思、與星艦時代的彷徨

【出於儘量不劇透的考慮,本部分不會就劇情內容做具體介紹,但會簡單評價一下部分人物的塑造】

《星艦銃犬》復古的氣息,並不僅僅體現在它本身復古的UI設計以及畫面、音樂風格,更多體現在它的劇情內核之上。

正如遊戲名字所展現的那樣,這部作品的故事背景聚焦在了星艦時代普通人的“生活物語”之上——星艦銃犬的故事不是鉅艦大炮描繪的星海爭霸,更像是一場帶着憧憬、浪跡於星空罅隙間的探求之旅。

銃犬號的體型並不大,這一點從它的人員配置上便可以看出來了:船上一共只有十位成員,而且基本都是各司其職,“我”負責艦上的安全,主角的小女友則是艦橋執行負責人,其餘的船長、大副、醫生、火控手、輪機長、格納庫維修員以及兩位機甲駕駛員則填補了飛船上所有的必要崗位,基本上以最低限度的人員配置保障了一艘小型飛船的運行。

正因如此,銃犬號上發生的故事會有更多的生活氣息:我和小女友會見縫插針地談情說愛,也會定下一個一起去水上樂園的約定;小女友會告訴我她房間的密碼,然後我也會看到她慘不忍睹的凌亂臥室;火控室的小夥熱衷於聽各類復古的音樂;嘴上不饒人的年輕機甲駕駛員也會因爲“不喜歡喫酸黃瓜”這件事打趣我……

在故事劇情推進的過程中,我會窺見到不少星艦時代普通人的生活,也會在這些日常的衝突和對立事件中,瞭解到艦上每一位成員背後的些許故事,並最終在攜手合作的過程中,達成不同角色人設的變革與昇華。

不過稍顯可惜的是,或許對其他角色的塑造,不同的玩家會有不同的看法,但神奇的是,所有通關了這款遊戲的朋友在評價銃犬號大副凡妮莎時,都出奇一致地給她貼上了“出生”的標籤——很明顯,製作組在塑造這個角色的形象時,爲了讓角色更加立體化,在前期採用了比較激進的刻畫手法,不過多少有些用力過猛了,導致在後期也比較難拉回玩家對凡妮莎已經成形的固有印象。

整體上來說,《星艦銃犬》的故事帶着一股以當下審美看來非常獨特的復古浪漫氣息:將個人微渺卻溫馨的日常故事,同浩瀚的星際冒險結合在了一起,從而映射出星艦時代的冷漠與殘酷,以及人類社會亙古不變的爾虞我詐——這樣的風格透露着對遙遠時代的憧憬,也蘊藏着當下人類對日新月異的世界的迷惘與彷徨。

在這篇文章中的三言兩語或許很難將這部作品想傳達的主旨完全描繪出來,但相信親自上手體驗過這部作品的朋友們,是能夠get到這個主題的。

三、結語——太陽系的序章落下了帷幕,但這場太空歌劇纔剛剛開始

多少有些遺憾的是,《星艦銃犬:太陽系物語》的落幕是有些許倉促的,甚至與其說它講述了一個完整的故事,不如說它纔剛剛拉開了宏篇歌劇的序幕——畢竟在結尾時才最終揭開的祕密不僅沒能揭露所有的真相,反而引入了更多未知的謎團,這場關於星空與未來的暢想,也遠遠未抵終點。

實話講,雖然我並不那麼滿意《星艦銃犬》對部分人物的塑造,也覺得從故事完整性上來說,遊戲的劇本目前也留有太多的遺憾,但我真的非常喜愛這款遊戲從骨子裏透露出來的、在一些作品裏早已遺失的“浪漫”氣息——那是尚且矇昧的人類對浩瀚星宇無窮盡的探究之心,亦是源自於人類血脈深處的憧憬與幻想。

沒有橫跨無數星域的龐大帝國、沒有燦若羣星的宇宙艦隊、沒有劃破冰冷太空的光與影、也沒有浩瀚傳奇的英雄史詩。在這艘由“不是捅了大簍子,就是菜鳥中的菜鳥”的人組成的銃犬號上,我更多看到的,只不過是普通人面對星空的好奇與身處星艦時代的彷徨。

我相信,屬於《星艦銃犬》的故事,絕不會就此劃下句點。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