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碧】:一個土豆的故事.

我們的願景是:

打造令數十億玩家神往的娛樂體驗

多年前育碧在官網寫下了這樣一段話,多年後的今天輿論讓他再次站在了“懸崖之上”。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

雅達利王朝崩塌後個人計算機市場逐漸擴展,五個從商學院畢業的年輕人決定倒賣電腦。

Ubisoft前身就這樣誕生了,早期的“育碧”還經營着爲家裏售賣農產品的工作,不久後他們看中了遊戲代理這片“藍海”,滿含理想的五位年輕人隨即拿下了幾家當時頗具威望的遊戲代理權。

兩年後(1986年)

積累漸深的五兄弟決定正式組建遊戲公司,育碧誕生了。誕生在一個普通的小店裏,彼時的五兄弟不會想到前不久還在“挖土豆”的他們在未來會造就世界上最知名的遊戲公司之一。

Ubi名字的由來源於對祖先的敬意與英文單詞ubiquitous(無所不在)的無限暢想。

育碧

問道之路開始了

不久後這個剛組建的“草臺班子”就遇到了第一個難題,沒有技術怎麼辦?

思前想後五兄弟給出了一個標準答案“請專業的人辦專業的事情”,沒過多久育碧以舉辦比賽爲由招賢納士,這也爲育碧的起步打下了很強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育碧在組建班底期間,另外一家遊戲公司Brøderbund發佈了一款名爲《波斯王子》的遊戲。此時的它初出茅廬,但或許命運的齒輪就在此刻轉動了,多年以後它會以另外一個形式走進大家的眼前。

1989波斯王子

雖然有了不錯的基礎,但此時的育碧還沒徹底的轉型。在嘗試小遊戲開發的同時,育碧的主要業務依舊是代理。

轉機到來

1995年,五兄弟在此前招納的賢士發力了,在那個平臺跳躍遊戲輩出的年代《雷曼》發售了。

它算是育碧的第一個“爆款”,雷曼趕上了PS初期遊戲貧乏競爭較少的時候,同時雷曼標註着育碧的轉型的開始。

時至今日雷曼已不復當年,但雷曼系列衍生出的瘋兔可謂是人盡皆知。

星耀之願

1996年育碧成功上市

憑藉此前的積累與雷曼的成功育碧迅速募集到8000萬美元現金,同年育碧上海分部成立。

育碧開始了全球化佈局,組建大量分部的同時帶動了部分地區正版遊戲的發展,並且給自己帶來了更多的商機。

三年後

五兄弟創辦了分公司Gameloft(智樂),全面開花的同時也使得育碧市值飆升。彼時小有名氣的育碧渴求着一個極度出圈的作品,那麼出圈最快的方法是什麼呢?

彩虹六號

收購知名IP

不久後育碧收購的湯姆·克蘭西組建的紅色風暴,這位大佬可謂是來頭不小,可以說育碧後續的所有FPS及TPS遊戲幾乎都源於這位大佬作品改編。

接下來的幾年育碧順理成章的延續了《彩虹六號》與《幽靈行動》系列並推出《細胞分裂》系列,前者開拓了育碧FPS遊戲的市場後者則直接劍指當時潛行遊戲的王者《合金裝備》。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幾乎被“雪藏”的細胞分裂在當初拿下的成就其實並不低,初代細胞分裂是3D越肩視角的鼻祖之一,還影響了育碧後續潛行作品的發展。

山姆·費舍爾

2003年

在嚐到了甜頭過後,育碧大手一張再次拓展。這次育碧拿到了魔法門、神祕島與波斯王子等等優質IP,同年《波斯王子:時之砂》在E3遊戲展上再次一炮而紅。

時之砂用了動態加載的方式來實現地圖間的無縫切換,當王子快跑到地圖邊緣時,系統會在後臺預先加載部分新場景地圖,實現零載入時間。

優秀的製作與足夠的創新力使得波斯王子及其續作的反響都還不錯,但隨之而來的是育碧祖傳的bug特性.

波斯王子

隔年育碧出資與Crytek合作的《孤島驚魂》又給自己增添了一員大將,但此時順風順水的育碧卻不知潛藏的危機。

風起雲湧【第一次收購危機】

2005年初EA參加了育碧的股東會,彼時的育碧才知道EA已經拿下了育碧將近20%的股份。

EA離喫下育碧只差臨門一腳,而陷入危機的育碧爆發出了強烈的求生欲,五年內育碧的一方IP如雨後春筍般發售,那也是育碧的黃金時代。

在這期間還誕生了一款獨特的IP

2007年在製作《波斯王子》續作時有一個刺殺守衛潛入的場景。這部作品原定爲《波斯王子:刺客》,但在考慮王子身份後高層給了他另外一個名字 —— 《Assassin's Creed》。

《刺客信條》橫空出世,在當時爲了開發這樣一部作品育碧官方專門請來了歷史學家與阿薩辛刺客團的後人阿迦汗進行把關。

阿泰爾是中世紀時期的一位敘利亞刺客。1191年至他去世,他一直擔任黎凡特刺客的導師。 從小他就接受刺客的訓練,二十四歲時就成爲了刺客大師。

在2008年被選爲Xbox最佳角色,2009年在“最難忘的殺手”的名單中排名第一,2011年被建力士世界紀錄排名爲第一頂級的電子遊戲角色。

阿泰爾

兩年後

《刺客信條2》發售了,如果說阿泰爾開啓了這個系列那麼艾吉奧就是把系列送上巔峯的最大功臣,此後兩部正代作品《刺客信條:兄弟會》、《刺客信條:啓示錄》分別講述了不同時期的艾吉奧。

不單是遊戲上官方還特地爲艾吉奧製作了幾部短片,讓玩家得以窺見這位刺客大師傳奇的一生。

在短片《刺客信條:餘燼》中,艾吉奧作爲中國刺客邵雲的導師登場,也正是這部短片講述了故事的結尾.

血系

餘燼

接連數部作品的成功使得育碧市值的攀升,此刻育碧已經成爲歐洲名副其實的第一了,最終EA在售出自己手上的股票後大賺了一筆。

巔峯時期

在這次大的“災難”後育碧迎來了巔峯,彼時育碧在射擊、舞蹈、潛行、動作、音樂、平臺跳躍、競速......乃至精品小遊戲等各個領域都各有發展。

在那段事件裏《細胞分裂6:黑名單》、《孤島驚魂3》、《刺客信條:黑旗》、《魔法門10:傳承》、《勇敢的心:世界大戰》......批量產出。

單2014年一年內育碧就連發三部大作:《看門狗》、《刺客信條:大革命》與《孤島驚魂4》,雖然前面兩部bug頻發且有些縮水但遠哭4可是實打實的名利雙收。

時至今日我們在看那些年的作品依舊會覺得驚豔

(同時育碧也是最早一批入駐steam的大廠)

但此時風頭正盛的育碧被另外一位巨佬盯上了

《刺客信條編年史:中國》邵雲

風波再起【第二次收購危機】

2015年10月Vivendi(威望迪)毫無徵兆的發動了對育碧股份的收割,僅一個月內便拿下了10%的股份。次年二月威望迪又大手一揮直接收購育碧子公司智樂,使得育碧元氣大傷。

不同於EA,威望迪是純粹的商人。被威望迪看中的遊戲公司輕則干預內部事務,重則像雪樂山一樣被榨乾價值後消失於歷史的長河之中。

這位百年企業的的事業包含:水務、垃圾處理、影視、音樂、書籍出版、網絡、交通、能源......其產業遍及上百個國家。

同年年底威望迪成爲了育碧的最大股東,育碧五兄弟中的老三在採訪中這樣說道:“遊戲最需要的就是創意、靈活決策和冒險精神,如果受制於不懂遊戲的高層育碧的獨立精神就會蕩然無存。”

這次育碧依然渴望着用出色的遊戲陣容與輿論抵擋這次危機,2017年年底《刺客信條:起源》發售。企業外玩家一片叫好,企業內股東紛紛站臺,最終威望迪停止了繼續收購。

股份停在了27.9%,在事後威望迪聲明對育碧投資的總盈利超過十億歐元。

2018年初

育碧與維旺迪達成協議,威望迪出售育碧股份。

其中除育碧回購外,騰訊是最大的買家。

刺客信條:起源

逐漸“墮落”

在這次“浩劫”後育碧彷彿一夜之間步入了老年,開始逐漸變得有些“保守”。不斷的將過往的設計延續使用,使得遊戲中的大創新越來越少,就連線性故事講述的也越來越沒有特色。

此時的育碧犯了難,一邊是玩家的怨言而另一邊是實打實的銷量(神話系列銷量其實不低)。

因此在《孤島驚魂5》時育碧嘗試了改掉一定罐頭化,沒有徹底清除但該作也獲得了不小的成果。

孤島驚魂5

本以爲能再度登頂的育碧不料在遠哭5後接連迎來爆冷,就連口碑不錯的《極限國度》與《榮耀戰魂》在當時表現也不盡如意。

2020年後

伴隨着下滑趨勢,國家的政策與公司內部矛盾不斷被激化;伴隨着某位總統的上臺,歐美dei趨勢大量擴散.

伴隨着接連的失敗、內部矛盾與不斷腐化,育碧部分員工選擇出走。僅21年半年蒙德利爾和多倫多工作室主動離職超過60人,而這其中就包括了很多《孤島驚魂》與《刺客信條》等遊戲項目的員工。

榮耀戰魂

短暫的迴光返照

18年後育碧也與鵝廠增加了合作,鵝廠一舉拿下了很多育碧遊戲IP的國區代理權。同年貓貓俠事件使得很多國內玩家喜歡上了這個頗有些人情味的大廠,接下來的幾年育碧相繼在遊戲中增添了很多國風元素,23年育碧爲國區玩家購買《For ya》版權更是將這種情緒推上了巔峯。

在那段時間育碧也成爲了很多媒體口中最在乎國內玩家的大廠...

For ya

巴黎奧運會

但短暫的迴光返照始終掩蓋不了走下坡路的事實,22年後育碧的全部作品表現幾乎都不理想,部分離職員工更是直接表明公司內部的混亂。

2024年

隨着輿論的擴散,玩家在表達對索尼、生軟等多元化不滿的同時,育碧同樣成爲了衆矢之的。

即使多次下場道歉最終也止不住搖搖欲誅的趨勢

在員工罷工與高層決策錯誤後,部分工作室也最終關停。

漫畫《刺客信條:王朝》主角李萼

結尾

回望育碧的四十多年,從早年的摸爬滾打到後來的奮勇直追,從中年時的平步青雲在到如今的...難以評價...

我非常喜歡刺客信條這個系列,也非常熱愛那個曾給我帶來快樂的育碧。

只願他未來能夠迴歸初心越來越好吧...

我是故事入夢,祝您新年快樂。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