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月應該是咱們遊戲黨的狂歡啊,最令人激動的肯定就是老黃在2025 CES上把英偉達50系列顯卡端了上來,2025開年就上王炸,最先發布的2張顯卡分別是5090D與5080,
5090D將在1月24號晚10點性能解禁,30號晚10點正事開售,5080將在1月30號晚同時解禁與開售。兩張顯卡的預計售價分別爲16499與8299,都不便宜,這是要把咱們壓歲錢榨乾的節奏啊。
當然AMD這裏動作也不少,雖然AMD退出了與英偉達競爭高端顯卡市場,但是反手還是掏出一張9070XT,根據爆料,這張顯卡在4K分辨率下的遊戲性能預計和4070TISUPER差不多,但是價格預計與現在的4070SUPER持平,
在CPU方面,16核32線程的9950X3D與12核24線程的9900X3D也將與一月底發佈,具體遊戲性能如何還要等發佈之後才能見分曉。
如果你打算在春節獎勵自己一臺全新的DIY電腦,那麼恭喜你刷到了本期文章。
本期《和微論件2025年2月主機配置推薦》依然貫徹我們的理念,不做無腦推薦!這一次我們是總共準備了24套不同預算的整機方案,其中分爲7套無卡方案以及17套帶卡方案,價位段涵蓋2-11K,爲什麼這麼便宜呢?因爲顯卡方面我們最多隻推薦到4070TI SUPER,畢竟5090D和5080發售在即,價格與現在4090D和4080SUEPR接近,已經沒有必要再考慮4090D以及4080SUPER這兩張顯卡了。
這24套主機大家可以在各個平臺自行搜索一下價格,也可以在UP主這一鍵裝機畢業,每一套主機都我們進行了裝機實測,確保穩定性和兼容性不會有任何的問題,而且我們還有400多G的實測數據,這可不是雲推薦哦!
如果你打算自行購買硬件裝機,那麼看一下我們每個月發佈的CPU與顯卡不能碰文章,相信能會對你有一些幫助。
在文章的結尾我們還給大家準備了每一套主機在3A與網遊中,遊戲性能的天梯圖,來幫助大家少花點冤枉錢。這期文章是準備了一個月,如果對你有幫助的話還希望大家可以一鍵三連支持一下。
那麼咱們就直接進入正題吧!
整機的預算在3-6K,能選到的全新顯卡還是非常多的,A卡這裏有6750GRE 10G、7700XT甚至是7800XT,N卡也可以選擇4060和4060Ti,intel這裏新發布的B580同樣也值得我們考慮一下,在這6張顯卡中,7700XT和4060Ti這兩張顯卡目前不推薦購買,7700XT的價格從雙十一結束後價格是回調到了接近2900元,但是7800XT最近很多型號都在降價,這兩張顯卡的差價在300元左右,大家可以自行決定選擇哪一張顯卡。4060Ti不推薦的理由是因爲這張卡英偉達削減產能轉移到了50系列顯卡上,導致目前4060Ti價格普遍來到了3200元左右,有這個預算在A卡這裏同樣可以選擇性能更強的7800XT,所以4060Ti也不推薦近期購入。在我們的顯卡不能碰文章中,剩下4張顯卡位的性價比指數都是非常高的。
具體顯卡上的選擇,我們分別選擇的是銘瑄 B580里程碑、
華碩6750GRE 10G巨齒鯊、
電競叛客4060雙風扇
以及瀚鎧7800XT合金。
搭配這幾張顯卡的主機,對於追求性價比的小夥伴們來說,既要保障出色的遊戲體驗,又要兼顧一些輕度的生產力應用,那麼CPU這裏,AMD這裏價格500多元的R5 5600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首先是一套5600無卡方案,如果你現在已經有顯卡,並且考慮後續更換5060或者5060Ti,這套方案每個硬件的選擇是可以參考一下的。
主板我們搭配了一張華碩的B550M-K ARGB,內存使用了3600頻率的金百達銀爵 8Gx2組成16G的雙通道,還有金泰克的TP3000 1T TLC顆粒的固態硬盤以及僑威代工,單路12V輸出的威剛PR 600銅牌電源,散熱使用的是雅浚的B3 PRO 4熱管的風冷來壓制5600,機箱則是百元價位中顏值和質感都還不錯的愛國者W60黑色無立柱海景房。
雖然說AMD銳龍已經推出到了9000系列,但是R5 5600在入門級主機受歡迎程度是沒有絲毫衰減的跡象,32MB的三緩還能在遊戲上稍稍領先於隔壁的i5 12400F,更重要的是,5600還能超頻,這你受得了嗎。
如果你對這套主機有一定的擴展性需求,那麼華碩的B550M-K ARGB不僅標配了2個M.2接口,甚至它還支持前置TYPE-C,愛折騰的小夥伴,這張主板PBO和ARGB都有給到支持,500多的價格能買到這張主板性價比是真的很高了。使用金百達銀爵3600頻率16G雙通道內存對於絕大多數小夥伴來說應該都是足夠使用的,金泰克作爲存儲界的老牌廠商,在穩定性上還是值得信賴的,而且TP3000還使用了TLC的顆粒,壽命也不用怎麼擔心。用威剛的PR 600來帶動後續滿載功耗爲250W的5070整機都是綽綽有餘的,功耗更低的5060和5060Ti就更沒什麼壓力了。
搭配B580的方案我們是剛纔配置的基礎上增加了顯卡,我們之前對這張顯卡進行過測試,在幾款DX11的遊戲中B580的表現要領先4060約9%,
但是對比4060Ti的確還是有約15%的差距,
但是在DX12遊戲中,它的表現完全可以與4060Ti掰掰手腕,整體來說這張顯卡的性能還是非常不錯的,價格也非常有誠意。
搭配6750GRE 10G的方案我們是剛纔配置的基礎上更換了顯卡,對於新手小白來說,華碩不僅作爲A卡中的一線品牌,支持3年的個人送保,搭配的主板也選擇了華碩,整機的穩定性以及售後都會比較安心。
4060我們是搭配出了一套純白方案,5600+華碩B550M-K的板U組合我們依然可以保留,不一樣的是,爲了整機顏色的統一性,機箱電源和散熱自然也更換成了白色版本,威剛PR 600白色以及九州風神的玄冰400V5晴雪四熱管的風冷,
機箱依然是愛國者的V13。
雖然網上對於4060這張顯卡的評價褒貶不一,但是對於這個預算的小夥伴來說,4060就是能買到的最有性價比的全新N卡,對A卡有一定顧慮的小夥伴選擇4060也確實不失爲一個好的選擇。
7800XT這張顯卡不僅可以擁有非常絲滑的2K體驗,甚至分辨率可以觸及4K,用5600搭配這張顯卡算是把錢花在刀刃上。具體的配置主板依然是搭配了華碩B550M-K來保證整機的擴展性,由於7800XT的功耗還是比較高的,電源這裏也要相對應的提升一下,我們選擇的是愛國者EU 750 銅牌全模組ATX3.0電源,整套方案也是搭配成了高顏值的海景房主題。
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這4套主機在遊戲中,能給我們帶來怎麼樣的表現吧!
在我們測試的5款遊戲中,測試環境都選擇了2K分辨率畫質全最高,在一些喫顯卡的3A大作中,即便是開啓各自的超分技術後,對於6750GRE 10G和4060這兩張顯卡來說還是有點勉強的,但是B580對於部分DX12的遊戲優化確實不錯,希望intel這裏能對更多的遊戲進行優化,網遊部分對於這三張顯卡還是沒什麼壓力的,如果你打算用這三張顯卡來運行2K分辨率的3A大作,可以考慮降低一點畫質來換取更加絲滑的幀數體驗。但是對於7800XT就不會出現任何瓶頸了。2K分辨率無論是3A還是網遊都可以保證非常好的遊戲體驗。
在單烤FPU10分鐘的測試中,華碩的B550M-K完全可以將5600全核跑滿至4.2Ghz,
雅浚的B3 PRO可以將5600的溫度壓制在61.8度,
九州風神的玄冰400 V5晴雪則是可以壓到56.3度,散熱使用4熱管的風冷進行壓制其實是不用有任何擔心的。
顯卡這裏,銘瑄的B580里程碑在3DMARK TIME SPY 得分14890分,
Port Royal得分7926分,跑分甚至持平4060Ti,
在甜甜圈10分鐘滿載壓力測試下,它的功耗最高來到142W,此時溫度爲68度,600W的電源足夠帶動這一套整機了。
而且銘瑄的intel顯卡也是支持3年的個人送保,售後方面還是不錯的。
華碩的6750GRE 10G巨齒鯊 在3D MARK TIME SPY 得分11218分,
Port Royal得分5530分,
經過甜甜圈10分鐘的滿載壓力測試,最終功耗是來到了137W,此時GPU的溫度爲65度,熱點溫度最終爲77度,
600W的電源帶動這套整機完全不用有任何的焦慮。而且華碩還是A卡中爲數不多支持三年個人送保的品牌,加上使用了全自動化製程工藝的加持,從品控以及售後方面對小白來說會有很好的體驗。
電競叛客的4060 X2W在3D MARK TIME SPY 得分10385分,
Port Royal得分6034分,
在甜甜圈烤機10分鐘後,功耗爲114.4W時,GPU的核心溫度爲60.4度,熱點溫度爲68.5度,
4060這個級別的顯卡因爲功耗低的原因,各家的做工用料在溫度上的表現其實都大差不差,我們選擇的時候認準支持三年個人送保的AIC品牌就好了。
瀚鎧7800XT合金在3D MARK TIME SPY 得分20161分,
PortRoyal光追得分10784分,
在甜甜圈烤機10分鐘後,在功耗爲266W時,GPU核心溫度最終是來到了60度,熱點溫度來到了80度,750W的電源帶動這一套整機還是比較輕鬆的。
瀚鎧現在也支持3年的個人送保,體來說合金的用料還是不錯的,給到了5根6mm熱管,在價格上這張顯卡也能給到我們一些驚喜。
如果我們想要更強的多核性能,intel這裏降價後的i5 13400F同樣也是值得考慮,目前它的價格不到700元,對於剛開始瞭解電腦硬件的小白來說,i5 13400F算是怎麼選都不會選錯的一顆,爲什麼推薦13400F不推薦12400F和12600KF呢?因爲13400F相比12400F不僅睿頻增加了0.2Ghz,還多了4個小核心,但是2個CPU的差價在70左右,預算不緊張更推薦選擇13400F,如果預算實在是緊張,更推薦前面介紹的5600。
不推薦購買12600KF是因爲,不搭配Z系列主板超頻,它與13400F的性能差距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是價格12600KF要比13400F貴200多元,再加200元的預算可以上到單核與多核都更強的14600KF,所以12600KF目前也不推薦購買。
用13400F來搭配B580、4060、4060Ti、7700XT和7800XT也是非常主流的配置了,4060Ti與7700XT由於漲價目前不做推薦。
具體的顯卡型號,我們是均選擇的是銘瑄 B580電競之心、
電競叛客的4060X2W以及瀚鎧的7800XT合金。
首先還是一套13400F的無卡方案,主板我們搭配了銘瑄的B760M GAMING ACE WIFI DDR4,內存金百達銀爵3200頻率雙8G組成16G雙通道。還有金泰克TP5000 1TB TLC顆粒硬盤以及威剛PR600 銅牌單路12V輸出電源,散熱方面選擇了九州風神玄冰400V5四熱管風冷散熱壓制13400F,還有愛國者W60純白無立柱高顏值海景房機箱。
銘瑄的B760M GAMING ACE WFI主打的是性價比路線,不僅給到了2個M.2接口,甚至還都是支持PCIe4.0x4,WIFI與神光同步功能也都具備,擴展性和可玩性還是不錯的。而且600多塊錢的CPU搭配D4平臺性價比也確實很高。
B580的方案,我們是在剛纔無卡配置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張顯卡,13400F搭配銘瑄B760M GAMING ACE WIFI的板U組合依舊可以保留,而且銘瑄的電競之心B580顯卡是白色,整機顏色上搭配也非常和諧。
4060的主機我們依然選擇搭配的是一套純白海景房方案,如果你想要更換成黑色版本或者是不喜歡海景房,都是可以更換成對應的黑色硬件以及你喜歡的機箱。
7800XT的方案因爲顯卡我們選擇了瀚鎧的7800XT合金,整套主機的的每個硬件我們都更換成了黑色。主板選擇的是微星的B760M 爆破彈 DDR4 WIFI,內存與硬盤繼續使用金百達銀爵3200頻率雙8G組成16G的雙通道以及金泰克TP5000 PCIe4.0 TLC顆粒 1TB。由於7800XT的功耗還是比較高的,所以電源這裏我們也要提升一下,選擇的是愛國者EU 750W銅牌全模組ATX3.0電源,它的上限是可以帶動5070Ti,而且還支持ATX3.0協議,會比ATX3.1更加嚴格。
遊戲的測試方面,可以看到7800XT在2K分辨率畫質拉滿後即便是在3A大作都能擁有平均100幀的幀數表現,如果對2K分辨率的畫質要求非常高,並且還是網遊發燒友,那麼7800XT會讓你擁有非常不錯的遊戲體驗,4060和B580在2K分辨率高畫質下流暢運行3A也沒什麼問題,網遊高刷更是輕鬆拿捏,要注意的是這還不是B580的全部性能哦,相信intel後續優化後,這張顯卡還能帶給我們不少的驚喜。這三套整機的差價換來的這部分的幀數提升大家可以自己評估是否需要升級。
銘瑄的B760M GAMING ACE WIFI 經過實測在單烤FPU 10分鐘後,13400F的大核是跑滿至4.1Ghz,小核跑滿至3.3Ghz。
此時九州風神的玄冰400V5 晴雪可以將功耗爲85W的13400F溫度壓制在64度,不僅主板可以跑滿13400F,散熱也沒有任何的壓力。
微星B760M 爆破彈經過實測,在單烤FPU 10分鐘後,也是可以將13400F大核跑滿至4.1Ghz,小核跑滿至3.3Ghz。
此時雅浚的B3 PRO可以將功耗爲86W的13400F溫度壓制在64度,的確4熱管風冷。
顯卡方面,銘瑄的B580電競之心在3DMARK TIME SPY 得分14890分,
Port Royal得分7926分,
在甜甜圈10分鐘滿載壓力測試下,它的功耗最高來到145W,此時溫度爲65度,畢竟是三風扇的顯卡,溫度表現的確要比雙風扇的里程碑更好一些。
電競叛客的4060 X2W在上面也有測試數據哦,想看的小夥伴們可以向上翻看哦。
瀚鎧7800XT合金在3D MARK TIME SPY 得分20161分,
PortRoyal光追得分10784分,
在甜甜圈烤機10分鐘後,在功耗爲266W時,GPU核心溫度最終是來到了60度,熱點溫度來到了80度,
750W的電源帶動這一套整機還是比較輕鬆的。瀚鎧現在也支持3年個人送保,整體來說合金的用料還是不錯的,給到了5根6mm熱管,在價格上這張顯卡也能給到我們一些驚喜。
考慮到目前Intel主板已經更換成LGA1851的接口,這也就就意味着你現在正在使用12、13、14代CPU,後續升級也只能在這幾代中選擇,
但是13、14代酷睿都被爆出了縮缸的問題,如果你追求穩定,那麼AMD承諾,至少可以用到2027年不換接口的AM5平臺也有非常好的選擇,目前R5 7500F在千元內CPU市場中還是非常受歡迎的,不僅擁有比隔壁同價位12600KF更強的遊戲性能,戰未來屬性也更強,後續即便是想要升級7800X3D或者是9800X3D都可以,未來升級CPU不用換主板,我們也能剩下不少的預算。
搭配7500F的顯卡,4060、4060Ti、7700XT、7800XT、4070SUPER甚至是4070TI SUPER我們都可以考慮,不過4060Ti以及7700XT目前漲價,不推薦購買。
具體顯卡的選擇上,我們分別選擇了華碩ATS系列的4060以及4070SUPER巨齒鯊,
還有華碩TUF 7800XT、
以及映衆的4070TI SUPER 曜夜Ultra。
首先是一套7500F的無卡方案,主板搭配了華碩B650M AYW WIFI,內存選擇的是宇瞻的暗黑馬甲6000 C30時序海力士M-DIE顆粒的32G雙通道,還有金泰克TP5000 1TB PCIe4.0 TLC顆粒硬盤以及長城E7 750W 金牌全模組ATX3.1電源,散熱方面使用了利民的AK 120 SE ARGB,整機做成了超高顏值的黑色海景房。
這套無卡方案因爲電源上到了750W,所以搭配5070以及5070Ti都是完全夠用的。這套主機因爲主板搭配了華碩的B650M-AYW,後續想要升級CPU至9700X、9800X3D都是可以跑滿的,加上這張主板本來就具備的雙M.2接口以及WIFI,在擴展性上表現也十分不錯,如果你有前置TYPE-C接口的需求,那麼可以考慮更換成支持前置TYPE-C的機箱。6000 C30內存在我們之前AM5平臺內存橫評中,遊戲幀數與6000 C28並沒有太大的差距,而且也更有性價比。
使用AK120SE ARGB 5熱管風冷來壓制7500F肯定是小菜一碟了,而且主板剛好還支持ARGB,玩燈效果也非常不錯。
搭配4060的方案我們是在無卡方案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張顯卡,由於4060滿載功耗並不高,所以電源這裏我們換回了威剛的PR600 額定600W電源,如果你考慮後續搭配5070以及5070Ti,電源換回原來的長城E7就好了。
7800XT的方案我們搭配出了一套華碩TUF全家桶,主板與顯卡都選擇了華碩的TUF系列,B650M-E輕炮手以及TUF 7800XT,內存繼續使用宇瞻的暗黑馬甲6000 C30 海力士M-DIE顆粒32G組雙通道,機箱選擇的是華碩光影A23。
在我們B650M主板大橫評中,華碩TUF B650M-E輕炮手不僅擁有足以帶動9950X的供電,擴展性照比重炮手也進行了保留,雙M.2接口以及前後置雙C口都有給到支持,剛好光影A23就支持前置TYPE-C,這麼搭配主板的擴展性算是被利用滿了;整機的顏值也是非常不錯。
4070SUPER的方案,核心硬件主板和顯卡繼續使用的是華碩,對於小白玩家來說還是很有保障的,而且AM5主板的壽命至少可以用到2027年不更換接口,戰未來屬性也很不錯。
4070TI SUPER 的方案,我們是在無卡方案的基礎上升級了一下硬盤,選擇的是威剛的旗艦S70B PCIe4.0 TLC顆粒1TB。其餘硬件大家都比較熟悉了。
那麼我們就來進入具體的遊戲實測環節,來看看這4套主機又有怎麼樣的表現吧。
4060、7800XT以及4070SUPER我們是進行了2K分辨率的測試,4070SUPER得益於更強的DLSS技術,在3A大作的平均幀數對比7800XT的提升是立竿見影的,不過好在2張顯卡都可以達成平均百幀的幀數表現,但是更換到只拼光柵性能的網遊中,2張顯卡的性能差距基本可以忽略了,如果4060的性能無法滿足你,那麼7800XT依然是更有性價比的選擇,4070 SUPER算是一個六邊形全能戰士,對3A的畫質與幀數要求都很高,並且有一些生產力的需求,那麼你能選擇的只有它,不過談性能必然傷錢,4070SUPER的價格確實比78XT貴了不少。
4070TI SUPER 我們是直接用它測試4K分辨率,用它來玩2K着實是有點大材小用了。
在4K分辨率下,4070TI SUPER即便是最高畫質也可以做到流暢運行3A大作,網遊就更構不成什麼壓力了,如果你對光追有需求,那麼還是建議你考慮一下即將發佈的5080以及5090D,如果對4K的遊戲要求沒有那麼苛刻,4070TI SUPER的性能就已經可以滿足你了。
在單烤FPU10分鐘的測試中,華碩B650M AYW WIFI是將7500F全核頻率跑到了4.55Ghz,此時功耗來到了90W,利民AK120 SE ARGB是將溫度控制在了76度,
在實際的遊戲過程中,頻率是完全跑滿至5.05Ghz,溫度僅爲50度上下,這一套平臺讓7500F發揮算是毫無壓力了。
華碩TUF B650M-E輕炮手同樣也是將7500F全核睿頻跑到了4.5Ghz以上,在遊戲過程中也是可以完全發揮7500F的所有性能。
顯卡方面,華碩4060 巨齒鯊在3D MARK TIME SPY 得分10758分,
Port Royal得分6135分,
經過甜甜圈10分鐘的滿載壓力測試,最終功耗是來到了114.6W,此時GPU的溫度爲58.5度,熱點溫度最終爲66度。4060本身功耗就非常低,加上巨齒鯊使用了三風扇的設計,溫度方面的確不用怎麼擔心。
華碩的TUF 7800XT在3D MARK TIME SPY 得分20161分,
PortRoyal光追得分10784分。
在Fur Mark烤機10分鐘後,GPU核心溫度爲64度,熱點溫度爲85度,功耗爲262W。顯卡買華碩一方面是保證顯卡的做工用料,另一方面華碩也是爲數不多支持三年個人送保的A卡品牌,購買還是很放心的。
華碩的4070 SUPER巨齒鯊在3D Mark Time Spy得分21135分,
Port Royal得分13072分,
甜甜圈烤機測試測試中,在10分鐘後我們發現,顯卡此時功耗爲200W時,它的GPU核心溫度最終是來到了71度,熱點溫度此時來到了80.5度。
映衆的4070TISUPER 曜夜ULTRA在3D MARK TIME SPY 得分24602分,
Pory Royal得分15777分,
滿載狀態下它的功耗是來到了293.8W,此時GPU核心溫度只有60.1度,熱點溫度也僅有72.6度。畢竟是使用了4080同款的散熱模具,這溫度表現都跟自家旗艦超級冰龍有一拼了。
如果我們想讓CPU的單核以及多核性能再提升一個臺階,經過縮缸事件洗禮後的intel i5 14600KF不僅價格進行了大幅度的跳水,並且它的頻率相比i9要更加保守一些,原來縮缸的風險就很低,加上intel已經推出了新版的BIOS來防止13、14代CPU高電壓以及高溫的現象發生,質保也延長到5年,目前我覺得是不用擔心了。搭配這顆CPU的顯卡就非常廣了,下至4060Ti、上至即將推出的5080我們都是完全可以考慮的。
不過4060Ti以及7700XT由於漲價目前不推薦購買,4080SUPER也即將被5080取代,因此我們也不推薦現階段購買4080SUPER及以上的顯卡。因此我們目前比較推薦搭配的顯卡分別爲瀚鎧的7800XT合金、華碩ATS 4070SUPER巨齒鯊以及映衆的4070TI SUPER 曜夜Ultra。
首先是14600KF的無卡方案,主板我們推薦的是微星B760M GAMING PLUS WIFI DDR5,內存搭配金百達黑刃6800頻率的海力士A-DIE顆粒燈條,散熱使用的是利民的PA120 SE ARGB 單塔六熱管風冷進行壓制。
對於有生產力需求的小夥伴來說,既想要穩定性以及擴展性,最好還要有一定的性價比,微星的B760M GAMING PLUS就非常合適了,不僅給到了2個M.2接口的支持,一線品牌在兼容性上也不會出錯,散熱方面雙塔6熱管的風冷也可以讓一些擔心水冷漏液的小夥伴們比較安心。畢竟B760主板不支持超頻CPU。
電源搭配750W,後續加裝5070與5070Ti都是足夠的,考慮加裝5080建議電源升級至850W。
7800XT的方案我們是在剛纔無卡方案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張顯卡,整機也是一套顏值很高的黑色海景房,如果你想要水冷也可以自行更換。
4070SUPER的方案,選擇14600KF應該是非常熱門的組合了,不僅有着出色的2K遊戲性能,重度生產力需求也能兼顧,主板我們選擇的是華碩TUF B760M 2代重炮手WIFI DDR5,機箱也更換成了華碩的光影A23。
華碩的第二代TUF B760M 重炮手在擴展性上升級很大,標配了3個M.2接口,對於有生產力需求的小夥伴來說,可能會出現2個M.2接口不夠用的情況,3個M.2接口幫助還是不小的,整體來說二代重炮手的規格要比自家的小吹雪更出色。
在搭配4070TI SUPER在不丐的基礎上,整機的價格肯定是要突破萬元了,但是我們每個硬件都可以選擇非常好的,比如說微星Z790 -A MAX WIFI主板以及威剛S70B 1TB TLC顆粒的PCIe4.0滿速帶緩存硬盤。還有顯卡也可以選擇與超級冰龍同款相同用料的映衆4070TI SUPER 曜夜Ultra,散熱方面都搭配Z790主板了,很多小夥伴想要玩一下超頻,雅浚的EA5 SE 360水冷也可以做到穩壓。
這一套配置搭配可以說非常均衡了,並且在星璨嵐PRO三面玻璃的海景房加持下,整機的視覺效果也非常棒。
那麼我們就來看看這3套主機遊戲性能究竟如何吧!
我們爲7800XT以及4070SUPER是進行了2K分辨率的測試,測試結果都要比之前用7500F搭配幀數高一點,7800XT在2K分辨率下已經沒有任何瓶頸了,如果我們有生產力方面的需求,4070SUPER在這方面的效率的確是要好於7800XT。
4070TI SUPER我們是進行了4K分辨率下的測試,作爲參照,4080 SUPER我們也放進來。
在4K分辨率最高畫質下,4070TI SUPER就已經可以做到流暢運行了,4080 SUPER的性能則是可以獲得更加絲滑的遊戲幀數,來到網遊2張顯卡肯定都沒啥壓力,如果你有光追的需求,可以考慮等月底發佈的5080,當然預算也得充足纔行,如果預算就在萬元,5080光單卡的價格就能抵得上4070TISUPER 這一套主機了。
在單烤FPU10分鐘的測試中,微星的B760MGAMING PLUS 是將14600KF P核睿頻跑到5.2Ghz,E核頻率也能跑到4Ghz,
此時功耗來到了186W,PA120SE是將溫度控制在了86度,電壓則是控制在1.2V,非常的保守,不用擔心縮缸問題。
華碩的二代重炮手同樣也是可以將14600KF P核跑至5.2Ghz,E核跑滿至4Ghz,
此時爲功耗141W時,溫度壓制在89度,看來華碩BIOS的策略要比微星更加保守一些。
搭配微星的Z790-A MAX主板,則是可以將14600KF P核跑滿到5.3Ghz,E核跑至4Ghz,
功耗爲164W時,雅浚的EA5 SE 360水冷將溫度壓制在79度,用Z790主板來帶14600KF的確是不用怎麼擔心,並且360水冷在溫度上的表現的確要比雙塔6熱管風冷好很多,壓制14600KF不用有任何的擔心。
瀚鎧7800XT合金、華碩的4070 SUPER巨齒鯊和映衆的4070TISUPER 曜夜ULTRA在上面也也介紹了哦,各位小夥伴們也可以往上翻看哦。
如果你對Intel 13、14代酷睿還是有一定的顧慮,又要考慮遊戲性能、性價比甚至是生產力,那麼現階段遊戲性能最接近9800X3D的9700X性價比是非常高的,在我們前面《9000系列銳龍升級價值詳解》文章中,9700X在2K分辨率下游戲性能僅落後9800X3D 9.7%,已經無限接近7800X3D的遊戲性能。
而且搭配它的主板價格也不貴,七八百元的B650就已經可以完全跑滿這顆CPU的性能,最重要的是AMD也承諾到2027年都不會更換主板的接口,只要主板選的好,下一代銳龍也能支持。
本期文章沒有單獨做出9600X的配置推薦,因爲實際上你直接把9700X這幾套的CPU換成9600X,就是完美答卷。
搭配這兩顆CPU的顯卡同樣也是非常多的,7800XT、4070SUPER以及4070TISUPER我們都可以考慮,具體的型號上,我們分別選擇的是華碩TUF 7800XT OG、華碩ATS巨齒鯊4070SUPER以及映衆4070TI SUPER曜夜Ultra。
首先是9700X的無卡方案,主板搭配了華碩TUF B650M-E WIFI 輕炮手,內存選擇的是威剛D300 6000 C28 海力士 A-DIE顆粒的32G雙通道,硬盤使用了威剛S70B PCIe4.0 TLC顆粒帶獨立緩存1TB,還有長城E7 750W金牌全模組 ATX3.1電源以及雅浚EA5 SE 360水冷,機箱方面選擇的是華碩光影A23。
這一套方案後續搭配5070以及5070Ti都是完全足夠的,如果考慮搭配5080或者5090,電源升級至對應瓦數即可。
7800XT的方案是在剛纔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張顯卡,整套主機還是一套華碩全家桶方案,如果你有看過我們B650M主板的大橫評,對華碩的TUF B650M-E輕炮手主板應該不會太陌生,它的供電是完全可以帶動9950X的,帶動9700X自然是更沒有壓力了。
而且核心硬件主板和顯卡都選擇了華碩,對於小白玩家來說沒有需要擔心的點。
4070 SUPER的方案我們依舊維持華碩板卡,整機其餘硬件也不用改動,這一套方案生產力和遊戲性能都可以照顧到,搭配的還是非常均衡的。
搭配4070TI SUPER的方案,整機的每個硬件前面都有詳細的介紹這裏就不再重複了。整體來說現階段裝機,顯卡最高只推薦搭配到4070TI SUPER。
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遊戲的實測吧。
7800XT和4070SUPER我們還是選擇了在2K分辨率進行測試,這兩張顯卡依然是可以保證在2K絕佳的遊戲體驗,3A與網遊肯定都是可以完美畢業的,甚至4K中高畫質也是可以勝任的。想要花小錢辦大事,7800XT就是最佳答案,用來做生產力建議還是增加一些預算上到4070SUPER,對於預算萬元內的小夥伴來說,如果想要CPU與顯卡搭配平衡,那麼這兩套方案不僅在性能上可以滿足你,而且也不會出現intel13、14代酷睿縮缸的問題,用起來可以非常安心了。
而4070TI SUPER我們是將分辨率提升到了4K進行測試,作爲參照,我們將4080SUPER的測試結果也放進來,其實與我們之前用14600KF測試的數據差不多,還是因爲4K分辨率更大的壓力都給到了顯卡上,CPU之間的差距基本可以忽略不計了。高分辨率選擇CPU更多考慮是否有生產力上的需求。
顯卡部分,這4張顯卡的3D MARK跑分以及甜甜圈烤機實測在我們前面都有詳細講解,大家可以向上查看。
當我們的主機預算來到1萬2甚至以上的時候,對於高端CPU其實是沒什麼可選擇的,intel 13、14代i9縮肛概率很大,即便是開啓intel防縮缸設定,性能也會下降很多,最新一代酷睿Ultra200S CPU牙膏倒吸,發佈2個多月價格也沒有下降的跡象,反觀AMD這裏倒是有幾顆CPU還是可以選擇的,像打遊戲我們就可以選擇9800X3D,有生產力需求9950X降價後價格的確還是蠻香的。
搭配這兩顆CPU的顯卡,肯定只有最新發布的5090D與5080了,由於這一期文章製作期間,這兩張顯卡並未正式開售,所以我們先給大家搭配出了2套無卡方案,等後續正式開售後,我們也會給大家及時補上。
首先是9800X3D的無卡方案,主板這裏推薦的是華碩X870-P WIFI,標配4個M.2接口,打遊戲肯定是很富裕了,最重要的是這張主板不會分顯卡帶寬,50系列顯卡可以完全跑滿PCIe5.0x16,還是很值得推薦的。內存與硬盤搭配的是威剛D300G 6000 C28 32G組成雙通道以及威剛S70B PCIe4.0 TLC顆粒帶獨緩 1TB。電源推薦的是艾湃電競GTR1000W白金全模組ATX3.1,使用了全日系的電容,提供10年質保,只換不修,完美兼容5080與5090D顯卡,而且沒有那麼高的品牌溢價,口碑GTR系列一直是非常不錯的。散熱方面雅浚的EA5 SE 360水冷也是可以穩壓9800X3D,機箱選擇的是星璨嵐PRO三面玻璃海景房,辨識度還是非常高的,並且風扇拉滿視覺效果也很不錯。
最後這套方案就是9950X華碩TUF 彈藥庫的無卡整機,主板選擇的是華碩TUF X870 PLUS WIFI,不僅給到了16+2+1相(80A)的供電,還標配了4個M.2的高擴展性以及雙40GBPS高速TYPE-C接口都標配,生產力不用擔心擴展不足。內存搭配的是威剛D500G 6400 C32 64G雙通道燈條,依舊使用的是海力士A-DIE顆粒。動手能力比較強的小夥伴壓一下時序還是比較輕鬆的。
硬盤升級到了威剛S70B 2T。電源升級至GTR PLUS 1200W白金全模組,完美兼容5090D顯卡。散熱推薦利民的寒冰裝甲PRO 360水冷,5年漏液包賠,還有2.7英寸可自定義的屏幕,可玩性和顏值都不錯。機箱選擇的是華碩GT 502彈藥庫海景房。
由於5090D與5080的性能在這期文章製作旗艦還未解禁,等它們解禁後我們會第一時間帶來這兩張顯卡的性能評測。
好了,以上就是本期和微論件2月 DIY主機配置的全部內容了,相信大家看到我們的實測數據,對於顯卡之間遊戲幀數的差距,大概都有一定的瞭解了。文章最後還是希望大家一鍵三連支持一下UP主。
我們也準備好了現成的作業,如果自己懶得一個一個搜硬件了咱們可以直接一鍵畢業哦!感謝大家的耐心觀看,我們下期文章再見!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