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2000年代最主流的聽歌+英語聽力練習方式,不知道你還認不認得這個東西
這就是2003年開始普及的DVD光碟
它的容量一般是4.7GB,大家對它最深的印象或許是這些印着宇宙超人的特攝封面。
這是2004年iPod的四代,搭載的40GB機械硬盤,它只有1.8英寸。
這是2005年諾基亞N91搭載的0.85英寸機械硬盤,被譽爲史上最小的機械硬盤,但也就是這款迷你硬盤讓“芬蘭巨人”諾基亞險些折戟沉沙。
衆所周知 機械盤最大的缺點是什麼,當然是不抗摔了,但是買諾基亞的用戶最看重或者說最依賴的是什麼,當然是隨便摔了,但是買回家一摔就壞,甚至可以說逢摔必壞,這也讓N91成爲諾基亞史上最不耐摔的手機沒有之一。
從此之後諾基亞再也沒敢做機械硬盤手機,但是拋開容易壞的事實不談,N91這個0.85英寸機械硬盤真的小巧精緻,把它和最主流的兩種機械硬盤放在一起,簡直是約德爾人和納什男爵同臺競技。
有的人就要問了,那年頭不用機械盤 那手機用什麼存儲數據。
就是它 直到2013年還很常見,手機TF存儲卡 和便攜式U盤不同呢 TF卡需要先插進TF讀卡器中,然後再插進電腦傳輸文件。
在那個主流娛樂方式還是看小說和720P電影的時代 128GB已經是非常大的容量了,而這是2024年的現在最流行的固態硬盤,大部分電腦都已採用這種存儲設備,其中搭載PCIe4.0協議的固態硬盤已經可達到7GB/s的速度,容量上2TB也已經是非常常見啦。
而我們手機用來存文件的eMMC和UFS閃存使用存儲介質和固態類似,區別只在於手機閃存用的芯片更加的簡單,並且加入了提升穩定性的技術。
這裏跟大家說一下 重要數據要多加備份,小編就嚴格遵守“321”原則。
“3”指的就是三個備份副本,就是同樣的文件複製三份 分別放在其他的存儲設備中,避免因設備損壞而導致資料丟失。
“2”呢指的是至少兩種不同的存儲介質,就比如說固態硬盤和機械硬盤,當然你也可以放在U盤丶SD卡和網盤等介質當中,這種說法呢是爲了確保當一種存儲介質發生問題的時候存在其他介質當中的資料仍可以高枕無憂,比如突然斷電的時候,如果你運氣不好加上購買的是比較差的電源的話,那麼硬盤文件就會損壞甚至丟失,但如果你有兩種存儲設備一般呢不可能同事損壞,更是幾乎不可能同事丟失同一個地方的數據,所以說一份數據存儲在兩種設備當中會更安全。
最後的“1”呀,指的是至少有一份離線備份,也就是不接入網絡 只存在本地當中,比如冷備份硬盤就是爲了防止遭到網絡病毒等外部攻擊導致數據丟失。
說到這裏,肯定有人想問:數據有那麼重要嗎?用那麼多設備存那麼多數據不麻煩嗎,是不是有很多見不得人的東西。
這麼說吧其實對於有需要的人來說,數據它是無價的,畢竟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記錄人的數據是可以一直存在的,第一張全家福,畢業照,結婚照,還有那個記得名字卻很久很久沒有聯繫的好朋友,又或許是你積攢多年的各種文檔(音樂和電影)。
還可以是工作需要的各種文件,有句話說的好:人往往只有失去了才懂得珍惜,丟失過重要數據的朋友們一定懂得這句話的分量,這也是爲什麼現在網盤用戶都漸漸把資料轉移到NAS上的原因,NAS呢也就是私有云盤,數據保存在本地,但是也可以通過網絡加密傳輸數據。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