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向遊戲,請把握住你的劇情別崩

個人一直很喜歡劇情向的遊戲,總是期待遊戲能夠給我們講一些好故事。之前期待了三款國產劇情向內容的遊戲,分別是《黑羊》,《飛越13號房》以及《隱祕的角落》。這三款遊戲在宣傳的時候都表示有着社會性的教育意義,《黑羊》講的是校園霸凌,《飛越13號房》表達不良的教育機構對青少年的傷害,《隱祕的角落》講述的是家庭教育以及畸形的關愛。我認爲這三款在試玩Demo的部分都還不錯,對於成品還是很有期待的。


然後前兩天玩了下之前期待已久的《黑羊》,然後《黑羊》就崩了。只能說感覺作爲一款劇情向遊戲,這部遊戲的劇情居然是最拉胯的部分。

至於《黑羊》的劇情是如何崩的,個人理解爲開發者想給我們交代的太多,而由於過多的想要交代的內容導致主次不清,喧賓奪主,然後最終把最核心的校園霸凌部分也給講崩了。。

究竟開發者有多少想要交代的呢?我們看看,除了主線“輪迴線(夏、李)”外,遊戲中還穿插了“霸凌線(夏夢)”、“藏屍線(李華)”、“槍擊線”、“羊城線(楊雪)”、“洪水線(李向凡)”等暗線,以及一些七七八八的小分支。如此多的線路,除了“霸凌線”交代較爲清楚,其他暗線都極爲模糊,極爲意識流,究其原因就是實際內容量完全不足以支撐那麼多線。

然後就是人設沒有立住,很多人的選擇或者內容都感覺很牽強,最想表達的霸凌線到了後面也越來越空洞,個人感覺最後那一大段直白的反對霸凌的臺詞就有種“遊戲做不好就大聲喊口號來渲染情緒吧”這種感覺。

迴歸故事本身,製作組想給我們怎樣的教育意義?回到過去?檢舉?還是引起社會重視,感覺都完全沒有。遊戲想用黑羊效應做爲一個主旨,但遊戲內點題扣題的動作太頻繁了,有一種爲了黑羊而黑羊的感覺。。

再來說說後面兩部作品,首先是《飛越13號房》,期待這部遊戲的理由是楊永信,當年楊永信,電擊治療的內容可謂是鋪天蓋地,一直處於風口浪尖,加上自己當時也是一名網癮少年,也因爲愛玩遊戲導致成績不好,但父母沒有給我送進這種治療機構,後來知道了那些愛玩遊戲的小夥伴的遭遇,頗有一種感謝父母不殺之恩的趕腳。

以目前遊戲的試玩Demo來說很不錯,由於是互動影遊,感覺遊戲在玩法上比較薄弱,然後主要是劇情,主線交代的清晰明瞭,故事的主線就是網癮少年被送進治療中心,然後開始被虐待。然後過程就是各種壓抑的情緒鋪墊,導致最後玩了感覺血壓很高。尤其是隱藏結局“媽媽的乖孩子”,看完之後真的是怒髮衝冠,恨不得與敵人同歸於盡。

聽說遊戲有很多支線劇情以及不同的結局,希望遊戲能把一個故事講好不要走《黑羊》的路。。(不過感覺這種互動影遊應該走不偏吧。。)


然後是《隱祕的角落》,這款好遊戲改編自影視作品,其原著爲小說《壞小孩》。以目前的Demo劇情來看,本作在還原度上還是可以的,遊戲裏面更加強化了朝陽媽媽畸形的母愛,玩起來還挺窒息的。

不過在劇情方面很多地方的講述內容過於的拖沓,然後部分玩法沒有起到推進效果,驚嚇度其實也比較欠缺。他的遊戲風格其實跟《黑羊》是很像的,都是橫版模式,都有驚悚解謎的部分,也在劇情上下功夫。如果是遵從原著走的話感覺故事線這塊不會太崩,就怕改編了或者進行刪減了。也希望遊戲把主線內容講好,別走《黑羊》的路。。。(《黑羊》:有一句MMP不知當不當講。。)

總體來說敘事遊戲,玩家其實不太注重遊戲的玩法,因爲我們要是想玩的話就去玩那些重度遊戲了,這類遊戲主要是靠劇情,靠敘事來打動玩家。我們要從遊戲中看到你想表達的情緒,也能切實的融入到其中,這樣才能是一款好作品。


非常抱歉的是《黑羊》給我們了一個好的開頭,卻沒有一個優秀的結尾。也希望之後我所期待的兩部國產遊戲不要再劇情上出問題吧。畢竟你倆也是靠劇情喫飯的。。。


也歡迎各位玩家將你的意見有想法說出來。


#改編遊戲##steam遊戲##遊戲推薦#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