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機器人領銜,9月“遊戲黃金週”有哪些遊戲好玩?

9月的下半個月會迎來一個“超級狂歡周”,從9月18日《FF16》、《戰神5》登錄PC開始,到9月26日NS平臺和《塞爾達傳說:智慧的再現》和主機平臺的《界之軌跡》作爲收尾,值得一玩的遊戲可以說是車載斗量,但在此之前,九月的第一週同樣是藏龍臥虎,光是年度遊戲的競爭者可能就有兩位,那麼也讓我盤點一下九月的第一週有哪些值得關注的遊戲:

1、宇宙機器人

最近幾年一直在整蛋疼多人在線FPS遊戲的索尼,端出來一個20家媒體給滿分,均分94的《宇宙機器人》。

昨晚我在的主機羣是徹底狂歡了(原本基本是任粉),這大概是買PS5以來最純粹快樂的一天。

順便主機黨都是雙持的吧,一般不買XBOX,NS/PS都有,加起來不如一張顯卡貴,今天小機器人的節奏是真有點沒懂

簡單來說,這款遊戲讓我找到了當年第一次開機PS5的驚豔,那個時候我們以爲未來已經來到了,4年之後,未來確實來了,那就是《宇宙機器人》。

眼看PS5已經進入生涯的後半段,希望索系遊戲不要再惦記它那個破ZZZQ和多人射擊,回到它熟悉的領域,做出更多類似於《宇宙機器人》和原本擅長的影視化角色扮演敘事遊戲吧。

2、逆轉檢察官1&2 御劍精選集

天才檢察官——御劍憐侍的逆轉劇,在此揭開帷幕! 2大人氣作品合二爲一,重生爲更易於遊玩和更爲華麗的合集! 舞臺從法庭轉爲案發現場。 在現場,由玩家自己操作角色,蒐集線索。 根據與相關人士交談得到的情報,以及找到的證物, 運用原創系統“邏輯”來應對疑難案件吧。

大名鼎鼎的逆轉系列,我朋友天涯尊的GOTY!

3、NBA 2K25

NBA2K備受差評不是新聞, 新聞大概在於他每年都能爛出新花樣,但說出來你可能不信,50%好評率已經在2K系列算是創造近幾年的歷史新高了(NBA遊戲就我們一家,你罵完記得買)

基本上每年都有的差評的來源大多集中於:換皮遊戲不知進取、比土豆還爛的服務器、買遊戲送BUG、球員腳步灌鉛變成老太太鬥舞、氪金太赤果果等等。

但是每一年它還在誕生更多的槽點:但還是完全的一本道,缺乏角色扮演的樂趣、推出曼巴紀念版然而曼巴嚴重失真、停留在上個世代的建模、原地踏步的核心玩法與遊戲體驗、服務器連接更加不穩定了,但是讓玩家最難以的接受的,大概是現在的2K,會分爲一個PS5&XSX特供的次世代版,和一箇舊主機與PC公用的降級版......

NBA2K25的體驗過程會有很多2K24的既視感,有如我體驗2K24時會有很多2K23的既視感(不能再繼續了,要無限套娃了)...,這個時候我會有很多感想,是的,2K躺着掙錢不思進取,It is true,是的,2K用心做氪金,用腳做遊戲,It is true。但某種意義上我理解2K這種體量的遊戲作爲年貨而言要想做出大的革新是非常困難的:想要從引擎等技術方面到核心玩法等遊戲設計層面進行重構至少需要3-5年的開發週期。

但也許這並不能成爲它每年都在steam的差評如潮位置買房辦戶口的正當理由,與其他年貨遊戲相對比,2K要麼在改動可以稱得上微乎其微(對比刺客信條或者COD)、要麼在用戶體驗和用戶交互上沒有什麼進步可言(對比FIFA)。從結論上而言,2K25同樣並沒有在本質上做出結構性調整,且從2K系列的開發週期來看是8年1個模板(09-16,17-24),也許明年的2K26很有可能還是新一套引擎和體系下的作品。

4、少年的終結

這是一款我在6月新品節加單的遊戲,目前《合金彈頭:戰略版》和《九號博物館》還沒出,《水煙水霧》賣相好但是玩法平平,《辛特堡傳說》玩法好但是賣相平平......那麼在demo時體驗不錯的《少年的終結》也終於迎來了EA版的發售。

這款遊戲最吸引人的部分,大概在於“男男關係性”問題——長時間來,我一直對於“兩個人的旅行”題材的番劇或者遊戲情有獨鍾。

因爲這樣一個過程,如果編劇的筆力夠好,可以實現兩人“毫無保留的碰撞”。

那麼這種心靈激盪之後,更赤誠的對面對方,用更牢固的依賴或者信賴建立起來的友情或者愛情,就是我想要的醍醐味道了!

這段關係,可以是女女——比如《少女終末旅行》;

可以是男女——比如《最後的生還者》、《這個殺手不太冷》和最近玩的《印蒂卡》;

那麼可以是男男嗎?如果搬出sweet bady風格、或者歐美糙漢,那性取向正常的我肯定是拒絕的,不過《少年的終結》有看起來就身材體弱易推倒,讓人很有保護欲又忍不住想要侵犯的金毛藍眼少年喬班尼,還看起來就是邪氣與霸氣一身,神祕紅黑色頭髮的柯貝內拉,這這這......這好像也可以啊?

遊戲的創意原型是來自於致命科幻小說《童年的終結》:

外星領主率領外星種族以和平名義來到地球。他們的到來終結了地球上所有的戰爭,將地球變成了一個近似烏托邦的天堂。事實上這正是這個外星種族可怕的地方:當人類無法抵抗甚至沒有任何懷疑的時候,已經被他們「征服」了。

但《少年的終結》,故事或者開始就發生在人類被“征服”之後了,因爲在demo的最後喬班尼黑入中樞系統時,裏面赫然是黑色的血肉(什麼《新世紀福音戰士》......),加上最後被“共生”處理時,如果被機器人捕獲會直接變成血肉塊,毫無疑問現有的看似“公平”的生活除了對低分人羣過於殘忍,背後所隱藏的真實也更加血淋淋。

而喬班尼和紅毛的旅行也必然不會是一次徹底的逃離(畢竟喬班尼媽媽還在醫院),那麼故事會怎樣發展,就更加讓人好奇了

此外,相對於《IB》,《魔女之家》,《0mori》這樣類似的rpg maker遊戲,《少年的終結》在演出效果上看起來做了更多的工作,比如母親的遇難和上課時的回憶做了巧妙的畫面蒙太奇處理,當然這一塊最強的應該還是《化妝鏡~黃金之夢》;

此外在紅毛對戰機器人時甚至有像素化的動畫演出,這毫無疑問背後是巨大的作畫量,就——感覺畫師的手在微微顫抖,但帶來的體驗,也還是挺特別的。

5、戰錘40K:星際戰士2

體驗星際戰士的超人技能和殘暴手段。利用致命能力和毀滅性武器消滅無窮無盡的泰倫蟲羣。選擇單人或多人模式,在恢弘的第三人稱戰鬥中保衛帝國。

來自英國的遊戲車間(Games Workshop)從1983年發佈中古戰錘開始,在分發IP方面從不吝嗇(說人話就是給錢就賣),導致於雖然戰錘背景的遊戲數不勝數,光是登錄了steam的就有46款之多。但是那些質量與口碑出衆得以代表整個系列的遊戲卻並不多。

其中中古戰錘時期的《全面戰爭:戰錘》和《戰錘:鼠疫2》大抵算是其中的佼佼者,但之後更爲精彩的戰錘40K時期和西格瑪時期卻鮮有可以撐起場子的作品——雖然今年5月的《戰錘40K 混沌之門惡魔獵人》質量上佳我個人也挺喜歡,但難度曲線和優化等方面的問題讓它並沒有獲得足夠好的口碑和銷量,遠遠不是可以和全站戰錘或者鼠疫相提並論的作品。

這對於戰錘這個幾乎是在西方奇幻中影響力最大的,恢弘壯闊的世界觀來說顯然是有些可惜的,在早年與D&D、魔戒世界觀影響相當的戰錘世界觀,在遊戲中卻沒有拿出符合身份的影響力,而借鑑自戰錘世界觀的魔獸世界觀則很大程度上鑄就了暴雪帝國的輝煌。

而如今《戰錘40K:星際戰士2》,可能就是戰錘40K世界觀下最好的遊戲作品,沒有之一!

我已經等不及9月9日的到來了,爲了帝皇!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