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我結束了《黑神話:悟空》的一週目之旅,並開啓瘋狂拍照的二週目,原因大概出於我在大聖殘軀時想着緩口氣纔打開的社羣媒體,結果卻發現這遊戲還有拍照模式的悲慘事實。
但所幸還稱得上稍微會拍一些,本就預計二週目的我也並未錯過太多,但還是再更深層的詢問中瞭解到原來通過組合鍵拍照能夠在重擊時進行攝影。
着實有些欲哭無淚了,在戰鬥中通過各種組合鍵法術構成畫面組成方式的同時,再用組合鍵拍照,似乎有些苛刻。於是我看了看陪伴我一週目的飛智八爪魚4,纔想起了一個被我忽略的功能:背鍵。
其實基於各種原因,我確實更爲推薦使用類似於飛智八爪魚4的各類第三方手柄來進行遊戲。
首先便是《黑神話:悟空》對於震動的適配其實近乎於無,所以手柄的實際操控體感對於遊戲體驗是更爲重要的。
然後便是稍顯陰間的各類組合鍵位了,在使用法術、化身、法寶時的組合技,總會有着想要閃避但是按了變身,法寶按慢被一巴掌拍飛的魅力時刻。
原因在於《黑神話:悟空》將大多數技能釋放都排步在了二級菜單中。
將這些組合鍵位給到一鍵觸發的背鍵上,例如算是比較難按的扳機+搖桿的法寶,或是戰鬥中一鍵觸發的拍照模式,着實是便利了許多。
就像我個人在進行遊戲攝影的時候,最開始直接忽略了背鍵的作用,所以在一隻手扣在鍵盤P鍵,一隻手按住立棍重擊,想要拍出在棍子上喝酒的照片時,剩下的就只能靠嘴或者下巴之類的部位觸發L1扳機鍵位了。
雖然《黑神話:悟空》四處搞了不少聯名,但關於八爪魚4我個人還是比較推薦直接購入非聯名版。我們簡單開箱一下84聯名,順便聊聊我爲什麼推薦使用84進行遊玩而非傳統御三家手柄以及聯名版。
包裝上依舊是經典的手柄設計圖+特色描述,我這邊由於前面去山西玩了五天落了點灰。
打開包裝,我們能看到
手柄本體
編制傘繩數據線
2.4G接收器
說明書+系列產品介紹
在拔下搖桿、還有飛智祖傳的八向十字鍵後我們便能夠取下面殼,見到手柄的正身。
可以看到,面殼基本是依靠磁吸固定的,復原的時候只需要將手柄面殼放在上面就會自動吸附。
在正常體積下做了一個凹陷,構成了一個雙重的嵌套設計,需要注意的是雖然看着固定的十分緊密,但是還是會有莫名其妙的髒污,需要定時打開使用酒精擦拭。
上文提到,在震動近乎沒有調教的前提下,手柄本身的手感就很關鍵了。
飛智的陽極藍金屬搖桿+磨砂塑料主體+銀色金屬件的撞色設計我個人是很喜歡的,並且開窗方面由於面殼的限位,下方也比較大膽,能夠看到搖桿主體的晃動。
作爲全球首創的力調節合金搖桿,在非FPS遊戲方面的表現也是十分亮眼,從回彈手感、順滑度方面都是沒得挑的。
搖桿旁邊還存在着一個力調節的結構,給到了三級粗細的段落結構用來提示力度的大小,同樣採用了藍白銀撞色。
調節搖桿的撥片就藏在手柄右邊的側面上,通過磁吸固定,算是一個比較巧妙的設計。
只不過黑神話聯名放棄了這個撞色設計,在取消了面殼之後,依舊保留了倒三角,並且將調節鈕直接做成了殼體的黑色,某種意義上算是一種追求一體性的缺憾了。
除了搖桿外,八爪魚4的微動手感也是我比較喜歡的,由於按鍵是稍高的,在輕按時會有些許膠碗的稍肉觸感,後續便是聲音較小的清脆段落感反饋。
有種段落前DS手柄,段落觸底後XSX手柄的質感。
拆下面殼後對於按鍵的高度就更清晰了,同時還要提醒一下,到手後記得撕掉屏幕上的膜,會讓顯示效果提升不少。
飛智的小屏幕雖然在推出時也是引起了一片非議,但在實際使用上不再需要背誦各類組合鍵的使用方法便能夠調節手柄的絕大部分設定,在使用後我覺得是十分有必要的。
並且能夠把自己遊戲中拍的照上傳到小屏幕上,也算是一種趣味了
還有就是上文提到的背鍵了,你可以在四個背鍵中任選一個,前往飛智空間站進行宏的錄製,通過一個鍵位來實現組合鍵的觸發。
像是拍照啊,一鍵法寶啊,一鍵化身都是小意思,你甚至能夠錄製出一套連續重複的“搗蛋流棍法”,去給小黃龍狠狠的上一課。
背後也是做了防滑膠握把處理,相較於聯名的甲紋我個人還是覺得這樣樸素且較爲容易清理的更合適一些。
同樣,更多更爲豐富的設定,也能夠基於飛智空間站進行實現。
例如打開扳機連續震動,通過模擬機槍的發射震動來實現花棍的連續震動等玩法,或是使用附贈的亞克力片去定製一個WuKong的燈牌,等自定義玩法。
總結:
飛智八爪魚4無疑是一款堆料到紮實的產品,多種功能匯聚一身的他着實稱得上全能二字,也幾乎站在了國產手柄的頂尖行列中。
雖然黑神話悟空的聯名設計上趨於內斂,但作爲本體的素質依舊是超一流的,倘若你追求無線、舒適的手感,高度自定義的手柄數據內容,想必會是你的不二選擇。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