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我结束了《黑神话:悟空》的一周目之旅,并开启疯狂拍照的二周目,原因大概出于我在大圣残躯时想着缓口气才打开的社群媒体,结果却发现这游戏还有拍照模式的悲惨事实。
但所幸还称得上稍微会拍一些,本就预计二周目的我也并未错过太多,但还是再更深层的询问中了解到原来通过组合键拍照能够在重击时进行摄影。
着实有些欲哭无泪了,在战斗中通过各种组合键法术构成画面组成方式的同时,再用组合键拍照,似乎有些苛刻。于是我看了看陪伴我一周目的飞智八爪鱼4,才想起了一个被我忽略的功能:背键。
其实基于各种原因,我确实更为推荐使用类似于飞智八爪鱼4的各类第三方手柄来进行游戏。
首先便是《黑神话:悟空》对于震动的适配其实近乎于无,所以手柄的实际操控体感对于游戏体验是更为重要的。
然后便是稍显阴间的各类组合键位了,在使用法术、化身、法宝时的组合技,总会有着想要闪避但是按了变身,法宝按慢被一巴掌拍飞的魅力时刻。
原因在于《黑神话:悟空》将大多数技能释放都排步在了二级菜单中。
将这些组合键位给到一键触发的背键上,例如算是比较难按的扳机+摇杆的法宝,或是战斗中一键触发的拍照模式,着实是便利了许多。
就像我个人在进行游戏摄影的时候,最开始直接忽略了背键的作用,所以在一只手扣在键盘P键,一只手按住立棍重击,想要拍出在棍子上喝酒的照片时,剩下的就只能靠嘴或者下巴之类的部位触发L1扳机键位了。
虽然《黑神话:悟空》四处搞了不少联名,但关于八爪鱼4我个人还是比较推荐直接购入非联名版。我们简单开箱一下84联名,顺便聊聊我为什么推荐使用84进行游玩而非传统御三家手柄以及联名版。
包装上依旧是经典的手柄设计图+特色描述,我这边由于前面去山西玩了五天落了点灰。
打开包装,我们能看到
手柄本体
编制伞绳数据线
2.4G接收器
说明书+系列产品介绍
在拔下摇杆、还有飞智祖传的八向十字键后我们便能够取下面壳,见到手柄的正身。
可以看到,面壳基本是依靠磁吸固定的,复原的时候只需要将手柄面壳放在上面就会自动吸附。
在正常体积下做了一个凹陷,构成了一个双重的嵌套设计,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看着固定的十分紧密,但是还是会有莫名其妙的脏污,需要定时打开使用酒精擦拭。
上文提到,在震动近乎没有调教的前提下,手柄本身的手感就很关键了。
飞智的阳极蓝金属摇杆+磨砂塑料主体+银色金属件的撞色设计我个人是很喜欢的,并且开窗方面由于面壳的限位,下方也比较大胆,能够看到摇杆主体的晃动。
作为全球首创的力调节合金摇杆,在非FPS游戏方面的表现也是十分亮眼,从回弹手感、顺滑度方面都是没得挑的。
摇杆旁边还存在着一个力调节的结构,给到了三级粗细的段落结构用来提示力度的大小,同样采用了蓝白银撞色。
调节摇杆的拨片就藏在手柄右边的侧面上,通过磁吸固定,算是一个比较巧妙的设计。
只不过黑神话联名放弃了这个撞色设计,在取消了面壳之后,依旧保留了倒三角,并且将调节钮直接做成了壳体的黑色,某种意义上算是一种追求一体性的缺憾了。
除了摇杆外,八爪鱼4的微动手感也是我比较喜欢的,由于按键是稍高的,在轻按时会有些许胶碗的稍肉触感,后续便是声音较小的清脆段落感反馈。
有种段落前DS手柄,段落触底后XSX手柄的质感。
拆下面壳后对于按键的高度就更清晰了,同时还要提醒一下,到手后记得撕掉屏幕上的膜,会让显示效果提升不少。
飞智的小屏幕虽然在推出时也是引起了一片非议,但在实际使用上不再需要背诵各类组合键的使用方法便能够调节手柄的绝大部分设定,在使用后我觉得是十分有必要的。
并且能够把自己游戏中拍的照上传到小屏幕上,也算是一种趣味了
还有就是上文提到的背键了,你可以在四个背键中任选一个,前往飞智空间站进行宏的录制,通过一个键位来实现组合键的触发。
像是拍照啊,一键法宝啊,一键化身都是小意思,你甚至能够录制出一套连续重复的“捣蛋流棍法”,去给小黄龙狠狠的上一课。
背后也是做了防滑胶握把处理,相较于联名的甲纹我个人还是觉得这样朴素且较为容易清理的更合适一些。
同样,更多更为丰富的设定,也能够基于飞智空间站进行实现。
例如打开扳机连续震动,通过模拟机枪的发射震动来实现花棍的连续震动等玩法,或是使用附赠的亚克力片去定制一个WuKong的灯牌,等自定义玩法。
总结:
飞智八爪鱼4无疑是一款堆料到扎实的产品,多种功能汇聚一身的他着实称得上全能二字,也几乎站在了国产手柄的顶尖行列中。
虽然黑神话悟空的联名设计上趋于内敛,但作为本体的素质依旧是超一流的,倘若你追求无线、舒适的手感,高度自定义的手柄数据内容,想必会是你的不二选择。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