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黑神話悟空的火爆,也着實帶火了一波PS5以及PC DIY裝機的熱潮。這一波有給朋友安排了一臺可以拎着走的ITX小鋼炮,這套ITX主機還被要求了上門裝機。攢好了全部配件,週六一大早就上門裝機了。提前做了功課,也就沒在朋友一家老小面前失了面子。
上午倆小時連裝帶拍照的,下午就玩上「黑神話悟空」了。
配置方面,考慮能拎着走的ITX主機,機箱選擇的是喬思伯最近更新的T6。鋁製外殼很有我們當年玩ITX主機的感覺,木質的手柄做工也十分紮實。配置方面搭配了13600KF+4060的組合,基本是小鋼炮標配了。也是機箱的原因,所以沒辦法上更高端的顯卡。具體配置可以參考一下配置單。
配置清單:
CPU:Intel i5-13600KF
主板:華擎 Phantom Gaming Z790i Lightning WiFi
顯卡:索泰GeForce RTX 4060 8GB SOLO
內存:金百達星刃白 DDR5 7200MHz 16GB x2 CL34
SSD:金士頓 KC3000 2TB
機箱:喬思伯 T6 銀色
電源:利民TR-SGFX850-W ATX3.1電源
散熱:利民 PA140 WHITE
整機展示:
裝機效果方面,我覺得銀色的鋁製外殼搭配實木效果還是非常不錯的,而且可以很好的融入家居風格里面。
可以手提的ITX機箱移動起來更方便,在書桌上或者電視櫃上使用這個體積都很友好。
在實木的桌面上整體是不是很融合?
裝機解析:
其實itx主機的裝機只要考慮好硬件的兼容性就行了,畢竟在狹小的空間內裝機配置上肯定是要有取捨。一方面是配置上,一方面是性能釋放上的取捨。
喬思伯這款T6我覺得一個比較友好的點就是在散熱器的選擇上基本市面上很多頂級風冷安裝都是沒問題的,所以日常壓制200W左右的處理器都是可以的。比如我這次搭配的13600KF就很合適,或者考慮性價比的話千元價位的12600KF也都可以。
搭配的是利民PA140 雙塔散熱器,機箱內塞得還是很滿的。
顯卡部分,T6這款機箱最大支持210mm長度的顯卡。這裏安裝的索泰 4060 SOLO 顯卡長度爲166mm,單風扇設計。
整機的安裝方面基本沒有什麼難度,建議是先安裝好散熱扣具預裝好供電線一類的,然後先按照主板,接着是散熱,最後安裝顯卡的順序下手。
背後接口一覽,喬思伯T6的整體做工我還是十分滿意的。
電源這裏用了一個利民的SFX電源,實際搭配ATX電源就行。目前配置上基本使用450W或者500W都足夠了。推薦這個階段可以考慮全模組電源,這樣在ITX機箱中理線會更方便。
最後小朋友看到我裝機也是躍躍欲試,覺得這樣的電腦和玩樂高差不多。就乾脆上手幫我擰螺絲了。
硬件展示:
首先是配件合影,直接帶着全部附件來客廳開始了裝機。也好在是ITX主機,所以附件並不是很多。
處理器選擇的是13代intel i5 13600KF,14核20線程,即爲6大核+8小核,基礎頻率3.5GHz,睿頻 5.1GHz。選擇的是盒裝版本,自然也是考慮了5年質保。
主板是華擎的Phantom Gaming幻影電競系列的Phantom Gaming Z790i Lightning WiFi主板,主打內存超頻設計,也是最近很火的三張內存超頻主板之一。整體還是幻影電競黑色的元素風格設計,這次加強了供電部分,而且在內存超頻方面也爲玩家提供了更的大超頻空間。
14+1+1相110A供電設計,在主板背面的供電部分也多了一片金屬盔甲輔助散熱。此外主板背後也有一個M.2 2280規格的SSD安裝接口,屬於ITX主板標配了。
供電規格方面也是目前Z790主板的第一梯隊了,IO區域的CPU散熱盔甲還是熟悉的L型結構設計,黑色的元素上有Phantom Gaming幻影電競系列標識,但是整體都十分低調。
L型的散熱裝甲還有一根熱管連接,兩側的散熱裝甲也都做了開槽增加散熱面積。通過安裝風冷也發現,整體散熱裝甲高度並沒有十分誇張,不會影響散熱的安裝。
內存方面,1700末期的Z790主板似乎都非常能超,官方也給出了支持8600 OC+的表現。實際測試下來基本不挑CPU的情況下,內存都是很好實現8000MHz頻率的。
其他接口方面除了前置USB 3.0以及前置Type-C接口之外,還提供了三個Sata 硬盤接口。
標註ITX主板設計,主板正面與背面各有一個M.2 SSD PCIe 4.0 固態硬盤接口。
IO接口部分,從上至下依次是4個藍色的USB 3.2 Gen 1 USB-A、WIFI 6E天線以及DP 1.4和HDMI 2.1顯示輸出接口,2.5G網口以及一個USB 3.2 Gen2 USB-A和一個Type-C接口,一個光纖輸出接口和兩個3.5mm音頻接口。可以注意到IO區域內還有加裝的VRM風扇輔助散熱的開孔。
顯卡是索泰單風扇設計的RTX 4060 8GB SOLO顯卡,這張顯卡尺寸爲166*117*40cm。採用AD107-400 核心設計,8GB GDDR6 128-bit 顯存設計。雖然是一張4060顯卡,但是依舊支持大力水手3。
單風扇設計的索泰 RTX 4060 SOLO 使用IceStorm 2.0 散熱系統,功耗僅有115W。
尺寸方面對比intel 處理器的包裝可以看到這張顯卡也就只比包裝略大,如果追求mini主機裝機的話,這張顯卡就非常合適。
顯卡的厚度爲40mm,採用單8Pin接口供電設計,而且115W的功耗一般650W左右的SFX電源就可以滿足供電需求。
另一側可以看到這張RTX 4060 SOLO 內部還有兩根熱管幫助散熱。
這次裝機搭配了金百達星刃白 DDR5 7200MHz 16GB x2 CL34,這款內存採用海力士特挑A-die 顆粒設計,具有不錯的超頻空間。
產品外觀採用白色的金屬馬甲設計,上手感覺也是分量十足。釉白烤漆工藝,巢元素絲印細節上看這款星刃白還是非常好看的。
這套7200MHz CL34 這個時序表現還是非常亮眼的,34-45-45-115的表現實際讀寫測試很不錯,而且支持XMP3.0以及EXPO雙認證,可以在主板bios設置中一鍵開啓方便玩家選擇。
2mm厚的馬甲搭配內部的工業級散熱硅脂可以很好地幫助內存在高頻率運行時散熱,紮實的馬甲做工細節上也很到位。
安裝效果,高度方面爲41.4mm作爲非燈條安裝方面基本不會有散熱方面兼容問題。
顏值方面我覺得這款金百達星刃白還是很漂亮的,搭配黑色的華擎Z790i也有些黑白配的感覺。同款金百達也有黑色的星刃可選。
SSD選擇了金士頓 KC3000 PCIe 4.0 SSD 2TB,一步到位的2TB選擇也剛好可以滿足我平時遊戲和存儲需求。金士頓KC3000最大更有 4TB 版本可選,讀寫方面也是7000MB/s傳輸俱樂部成員。這次也給朋友拿了全新的 KC3000 ,外包裝也有更新。
KC3000採用3D TLC顆粒,Phison E18主控。NAND顆粒則是金士頓自家封裝的,鎂光176層3D TLC NAND。正面的黑色貼紙是石墨烯鋁製散熱片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散熱。
2TB 版本的金士頓 KC3000 SSD採用雙面面封裝設計,另一面的貼紙可以看到參數信息。最大更有4TB 容量版本可以選擇。
安裝方面上KC3000本身發熱並不高,實際裝在整面有散熱片的位置可能會更好。
喬思伯這款T6最大的一個亮點就是支持大尺寸的風冷散熱器,內部可以安裝160mm高度的風冷。這裏我選擇的是利民的Peerless Assassin 140 WHITE 白色雙塔散熱器,安裝高度158mm,剛好滿足T6的安裝,而且搭配14CM+12CM雙風扇有黑白兩色可選。
全平臺扣具支持,提供了多平臺散熱扣具。而且針對不同平臺還做了色彩區別設計。
做工方面這款200元價位的雙塔散熱做工還是非常細膩的,整體顏值非常能打。而且除了這款PA140還有一款PA120版本可選。
標準的雙塔散熱器設計,穿FIN焊接工藝設計,搭配6根6mm逆重力熱管整體配置還是非常豪華的。6mm的 AGHP 5.0 熱光設計,高效解決逆重力問題。實測壓制13600KF這類處理器也是沒問題的。
配的是TL-D14W以及TL-C12W V2雙風扇設計,整體安裝顏值方面我還是很喜歡這款白色風冷的。
CNC精工微雕的銅底做工平整,6根6mm逆重力熱管貫穿其中。
扣具方面利民提供了全平臺扣具,而且利民作爲一個專做散熱的廠商。它有一點很厲害,他家的散熱器可以兼顧自家的多款散熱,這也爲更換散熱提供了方便。
機箱是喬思伯的T6,前面也聊得比較多了。這兩年喬思伯好像開竅了,各種讓人印象深刻的機箱產品。而看到這款T6的鋁製與實木的機箱我也是有眼前一亮的感覺,這麼厚度的鋁型材與實木的結合在ITX機箱中並不算少見,但是這個做工和價格來講還是很適合玩家上手把玩的。
T6的附件盒都整得非常有儀式感,當然之前在同樣是ITX機箱的A4上也有這樣附件規格。可以說價格方面,喬思伯已經是卷得沒邊了。
外觀方面首先細節做工上我很滿意,整體都做了CNC倒角。側面的側透可以快速拆卸,當然其他幾個面還都需要螺絲固定。
這款T6的一大亮點就是支持全尺寸的ATX電源規格,電源下置的設計,做了上下分倉。
採用主板倒放的方式,實現了顯卡上至的安裝方式。直插式的設計,整機最大的限制無疑是顯卡,要求顯卡安裝尺寸要小於215mm。所以基本沒有上旗艦顯卡的可能了,目前看到最強的就是一張ITX單風扇規格的4070吧。
機箱前置位置還可以安裝一把12/14cm風扇,整體風道前進後出即可。正面也提供了10Gbps的Type-C接口。
用料方面還是非常紮實的,3mm厚的鋁製外殼+8mm厚的北美胡桃木。
細節方面整體邊角都有做處理,基本沒有什麼毛刺。不用擔心裝機的時候會傷到手。
底部電源倉部分空間還是比較大的,官方推薦是安裝14cm長度的電源。但是如果你考慮用定製線的話其實16cm尺寸的也沒什麼壓力,當然考慮省錢的話選擇時下留下的壓紋線電源也都ok的。0
性能測試:
性能測試方面,首先是intel i5 13600KF處理器的基本信息,13600KF採用Intel 7工藝設計,擁有14核20線程,6大核+8小核,基礎頻率3.5GHz,睿頻 5.1GHz,24MB三級緩存。最近價格也是殺到了1400元左右,
華擎這張 Phantom Gaming Z790i Lightning WiFi 主板也加入了對於CPU性能給出參考成績,大家可以參考一下。另外這顆13600KF在隔壁主板SP成績爲90,你也擁有兩家主板的話歡迎你也對比看看。
通過CPU-Z跑分可以看到i5-13600KF多核得分9744.5、單核803.3;P核成績多核得分6306、單核814.2;E核成績多核得分3576.4、單核446.8。
Cinebench R23測試CPU多核分爲22526 pts,單核1956 pts;
Cinebench 2024測試CPU多核分爲1350 pts,單核 117 pts。
顯卡方面索泰這張RTX 4060 8GB SOLO的GPU-Z信息:GPU Clock 1830 MHz、 Memory 2125 MHz 、Boost 2460 MHz、TDP115W。
V-Ray測試方面RTX 4060 CUDA測試成績:1541;CPU測試成績:23017。
華擎這張 Z790i Lightning WiFi 主板最大的亮點可能就是對於內存超頻的支持,這裏也簡單測試了一下內存超頻表現。華擎的bios中也有針對性的Dram IC Type選項,可以根據自己內存顆粒手動選擇。
這裏測試的金百達星刃白 DDR5 7200MHz 16GB x2 CL34採用的是特挑的海力士A-die顆粒,默認XMP在7200MHz下測試AIDA 64讀寫:100.52GB/s、92.83GB/s、93.44GB/s,延遲66.1ns。
後續手動超頻到8200MHz 38-49-49-72過測,8200MHz下測試AIDA 64讀寫:118.04GB/s、124.02GB/s、114.57GB/s,延遲57.8 ns。可以看到超頻至8200MHz後整體測試讀寫成績都提升得非常明顯。
CrytalDiskinfo 軟件可以查看金士頓KC3000 2TB SSD 基本信息,傳輸模式顯示爲 PCIe 4.0 × 4 NVMe 1.4標準,容量爲2048.4 GB ,運行溫度爲48℃(測試時室溫 ±28℃)。
通過CrystalMark軟件可以測試固態硬盤的併發讀寫的性能。從軟件測試也可以看到金士頓KC3000 2TB 的版本讀寫可以達到7028.69 MB/s 、6791.14 MB/s的表現,4K隨機讀取速度爲83.76 MB/s,隨機寫入速度爲406.98MB/s。
散熱測試:
ITX機箱散熱一定是大家都頭疼的,畢竟狹小的空間內散熱需要頂住壓力。實測使用利民 PA140 雙塔散熱器的情況下,13600KF在AIDA 64 FPU單烤10分鐘後可以看到滿載功耗達到了191W,處理器頻率5.1GHz,處理器核心溫度:96℃。我覺得整體表現還是可以頂住壓力的,搭配13600KF在整套配置下也是非常合理的。
索泰這張RTX 4060 8GB SOLO的甜甜圈單烤測試下,顯卡溫度73℃,顯卡功耗114W。
CPU和GPU雙烤壓力測試下,13600KF 處理器頻率5.0GHz,處理器核心溫度:99℃,處理器功耗:190W。顯卡溫度76℃,顯卡功耗112W。可以看到雙烤下目前這套配置功耗大約300W左右,所以理論上之前手裏的450W或者500W電源都可以滿足這套平臺的配置要求。
「黑神話 悟空」遊戲測試:
測試部分做了1080P下超採清晰度爲50和100的對比,黑猴這款遊戲其實影響最大的可能還是來自超採清晰度,4060顯卡在面對100的超採清晰度下即便是1080P分辨率都有不少壓力,如果想要暢玩的話,還是建議不要開啓影視級畫質也要適當降低超採清晰度。另外測試對比看到開啓光追超級的話,對幀數變化其實並不算很大。可能測試也是優於顯卡的原因。
另外也做了2K分辨率得超採清晰度的對比,可以看到在2K分辨率下超採清晰度37的情況下游戲幀數甚至和1080P超採50時不相上下。但是在超採逐漸提高到100後,2K分辨率的幀數也是下降的明顯。實測當前配置下如果想流暢體驗的話,超採設置不要超過50爲好。
好了,以上就是這樣,希望這篇內容對你有所幫助。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