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參考wiki百科
在電子遊戲史上,雅達利(Atari)不僅僅是一個名字,更是一個時代的象徵。從在客廳掀起的遊戲革命,到成爲全球文化現象的起點,雅達利的誕生標誌着一個全新的娛樂時代。它不僅塑造了早期的遊戲產業,還爲未來的無數創新鋪平了道路。今天,當我們回顧雅達利的傳奇歷程時,我們不僅是在回顧一個公司的成功史,更是在重溫一個深刻影響了無數玩家和遊戲開發者的時代。
1972年——成立與創新
雅達利(Atari)由諾蘭·布什內爾(Nolan Bushnell)和泰德·達布尼(Ted Dabney)於1972年成立,他們兩人之前合作開發了世界上第一款商業街機遊戲——《Computer Space》。同年,雅達利推出了《Pong》(中文譯名:《乓》),這是一款簡潔卻令人上癮的乒乓球街機遊戲,迅速風靡全球,成爲電子遊戲歷史上的重要里程碑。雅達利由此奠定了其在電子遊戲行業中的創新先鋒地位。
1975年——家用遊戲機的崛起
1975年,雅達利推出了家用版本的《Pong》遊戲機,使電子遊戲進入了千家萬戶。這款產品雖然簡單,但它標誌着家用遊戲機市場的開端。雅達利通過將街機遊戲帶入家庭,成功吸引了大量的消費者,並進一步擴展了公司影響力。
“《乓》很多時候被認爲是電子遊戲歷史上第一個街機電子遊戲,也是在電子遊戲市場大獲成功的一款遊戲。”
1977年——Atari 2600的誕生
雅達利在1977年推出了標誌性家用遊戲機Atari 2600(原名爲Atari VCS)。這款遊戲機採用了插卡式設計,使得玩家可以通過更換卡帶玩到不同的遊戲。Atari 2600大獲成功,廣泛流行,並且爲遊戲機行業奠定了基礎。許多經典遊戲如《Space Invaders》和《Pac-Man》都曾在Atari 2600平臺上大放異彩。
1980年——《太空侵略者》的移植與巨大成功
1980年,雅達利成功將街機遊戲《Space Invaders》移植到Atari 2600平臺,成爲首款獲得官方授權的家用遊戲移植作品。這次移植不僅推動了Atari 2600的銷量,還讓雅達利成爲全球遊戲市場的領導者。
1982年——巔峯與危機
1982年,雅達利在巔峯時期推出了《Pac-Man》的家用版本和電影《E.T.外星人》的改編遊戲。然而,這兩款遊戲的質量問題導致了玩家和市場的強烈反彈。特別是《E.T.外星人》遊戲的失敗被認爲是導致1983年北美遊戲市場崩潰的重要原因之一。雅達利的品牌形象和市場份額受到了嚴重打擊。
1983年——北美遊戲市場崩潰
此事件名爲“雅達利大崩潰”:1982年聖誕,母公司華納逼迫雅達利僅用6個星期時間製作了電影同名改編遊戲《E.T.外星人》,由於其質量奇爛無比,與宣傳嚴重不符,發售後玩家的唾棄讓大量遊戲只能爛在倉庫裏,雅達利的聲望跌至谷底,其母公司不得不將一代霸主分拆出售,直接導致北美遊戲行業在四年內無人問津,本土遊戲機市場徹底消失。
1984年——華納公司出售雅達利
面對巨大的財務壓力,雅達利的母公司華納通信公司(Warner Communications)決定將雅達利拆分出售。1984年,雅達利的家用遊戲機部門被傑克·特拉米爾(Jack Tramiel)收購,並重組爲Atari Corporation,而街機部門則被華納公司保留,並更名爲Atari Games。這個重組標誌着雅達利的第一次重大轉型,但公司仍然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和不確定的未來。
1985年——Atari ST的推出
1985年,雅達利推出了Atari ST系列個人電腦,旨在與蘋果公司和其他PC製造商競爭。Atari ST憑藉其相對低廉的價格和先進的圖形能力,贏得了不少消費者的青睞,並在音樂製作、桌面出版等領域有一定影響力。儘管如此,雅達利仍未能重現早期在家用遊戲機市場的輝煌。
1989年——雅達利的掌上游戲機嘗試
1989年,雅達利推出了掌上游戲機Atari Lynx,試圖進軍便攜式遊戲市場。Atari Lynx是世界上首款彩色液晶顯示屏掌機,技術上相當先進,但由於高昂的價格和電池壽命短等問題,未能與任天堂的Game Boy競爭。儘管如此,Atari Lynx仍被認爲是一款在技術上具有前瞻性的產品。
在1989年首發價格179.99$
1993年——Atari Jaguar的失敗
1993年,雅達利推出了號稱“64位”的家用遊戲機Atari Jaguar,企圖重新奪回市場。然而,由於缺乏優秀的第三方遊戲支持和市場定位的模糊,Atari Jaguar未能取得成功。這款遊戲機的失敗進一步削弱了雅達利的市場地位,並使公司陷入更加嚴重的財務困境。
1996年——雅達利被收購
隨着Atari Jaguar的失敗和公司整體運營狀況的持續惡化,雅達利在1996年被硬件製造商JT Storage收購。這次收購標誌着雅達利作爲獨立遊戲機廠商時代的結束,公司進入了一個更加動盪的時期。
1998年3月3日,JTS公司又以5百萬美元的價格將雅達利賣給了孩之寶公司。作爲孩之寶互動娛樂部門的雅達利,只是爲PC機和PS (PlayStation) 開發一些遊戲軟件而已,孩之寶並沒有任何開發遊戲主機的計劃。2001年雅達利又被賣給了法國公司英寶格。
2001年——雅達利品牌的重生
2001年,法國遊戲公司Infogrames Entertainment S.A.(英寶格)收購了雅達利品牌,並開始重新以雅達利的名義發佈遊戲。雖然這些遊戲的質量和市場反應參差不齊,但這標誌着雅達利品牌的重生。雅達利不再是遊戲硬件製造商,而是轉向軟件開發和發行。
2013年——雅達利申請破產保護
2013年,由於財務問題,雅達利的美國子公司申請破產保護,試圖通過法律途徑重組業務。儘管如此,雅達利的品牌仍然在市場上存續,並試圖通過授權和開發新的遊戲來維持其影響力。
2017年——Atari VCS的復出
2017年,雅達利宣佈將推出全新一代的Atari VCS家用遊戲機,試圖結合復古與現代遊戲體驗。儘管這款產品吸引了不少懷舊玩家的關注,但它的市場表現仍存在一定不確定性。
2020年——雅達利酒店計劃
2020年,雅達利宣佈計劃在美國建設一系列雅達利主題酒店,以結合電子遊戲文化與現代生活方式。這一創新嘗試顯示了雅達利品牌在新時代繼續發展的努力,儘管這一計劃尚未全面實現。
截圖信息全一些
梳理
2003年,英寶格將其美國公司改名爲雅達利互動(Atari Interactive)並改用雅達利的商標,將其歐洲公司改名爲雅達利歐洲(Atari Europe),總公司的名字保持不變。
2008年,英寶格斥資1100萬美元購買了剩餘的雅達利股份,雅達利成爲其全資子公司。
2009年7月8日,萬代南夢宮遊戲歐洲公司(NAMCO BANDAI Games Europe S.A.S.)宣佈,已完成併購雅達利全球PAL系統配銷業務的所有程序,新公司定名爲萬代南夢宮夥伴(Namco Bandai Partners),爲包括萬代南夢宮遊戲與雅達利在內的全球主要遊戲軟件發行公司提供全球(日本與北美地區除外)銷售服務。
2013年1月21日雅達利公司與其3家子公司雅達利互動、Humongous Inc.與California U.S. Holdings Inc. 日前向美國法院申請了破產保護,他們希望以此來脫離法國母公司雅達利SA,免受後者債務所帶來的困擾。
曾經的Infogrames Entertainment S.A.更名爲雅達利SA,也就是說我們所熟悉的雅達利只是雅達利SA麾下的一個工作室
雅達利SA目前工作室(附機翻)
雅達利SA以前工作室(附機翻)
雅達利IP
總結
從1972年的初創到如今的品牌延續,雅達利經歷了輝煌、衰退和復興。儘管在硬件領域的嘗試多次失敗,但雅達利作爲電子遊戲行業的開創者,其歷史和影響力至今仍爲人們所銘記。雅達利的故事不僅反映了電子遊戲行業的起伏變化,也體現了技術創新與市場挑戰的激烈競爭。無論未來如何,雅達利的名字將在電子遊戲歷史上佔據重要一席。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