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網首發】華爲首款星閃3950遊戲鼠標;星躍鼠標GT詳細拆解評測

好久不見, 我是悠哉悠哉平澤唯。

今天爲大家帶來華爲官方即將發售的一款:星躍鼠標 GT的全網首發詳細拆解評測。

由於拿到產品的時間有限,因此本期內容將主要以模具設計和內部結構這兩方面來詳細展示。

鼠標整體爲銀白色塑料材質,表面覆蓋非常細膩的UV塗層,摸上去冰涼 絲滑,手感極佳。

但在出汗後比較容易打滑,建議將包裝內附送的橡膠防滑貼貼上,保證長期遊玩時鼠標的穩定性。

鼠標背後有一個星閃logo,尾部有華爲HUAWEI字樣,除此之外並沒有其他標識。

主鍵採用分離式設計,主按鍵的接縫正對鼠標滾輪的中線,而主按鍵後方的接縫正對鼠標側鍵,使整隻鼠標的視覺一體感和精緻度非常高。

滾輪表面有菱形防滑紋路,內部可以看到鏤空減重處理。

滑動手感正常,段落感適中。

編碼器被放置在了右側,因此常規鼠標向右撥滾輪即可觸發中鍵的操作在華爲星躍GT上要反過來,變爲向左撥動滾輪觸發中鍵。

模具方面,據不精確測量,鼠標尺寸爲:126*62*40mm,最高點爲鼠標正中央;橫握點61mm。

相比之下,GPW的三圍爲:125*63.5*40mm,最高點爲鼠標正中央;橫握點59mm。

兩款模具手感類似,但細節處理完全不同。

星躍鼠標 GT的側裙並沒有做內收設計,整隻鼠標的底部爲雞蛋型。橫握點從後端的62mm持續收窄一直到前端的60mm處停止。

同時,側裙下降曲線完全平直,沒有做任何引導槽和收納槽設計。

充電接口爲Type-C,內嵌長度較短,使用大部分Type-C線都可以兼容。

通常遊戲鼠標的右側防夾手設計處理方法是直接將側裙抬高把主鍵包進去,但華爲的處理方法是將主鍵邊緣單獨做了一個圓弧,相當於把主鍵收了進去。兩種方法沒有孰優孰劣、均可達到防夾手設計。

在拆解之前,先聊聊大家比較關心的問題。

這隻星躍GT鼠標的提供了三種連接方式,分別是:有線、星閃、藍牙。

在任何兼容的設備上都可以採用有線連接,並可以達到8Khz回報率。

在不支持華爲星閃的設備上,鼠標支持使用接收器連接,鼠標和接收器之間採用星閃協議,最高支持8Khz回報率。同時支持藍牙連接。回報率爲125Hz。

在支持華爲星閃的設備上、鼠標在支持接收器連接的同時支持星閃連接,最高支持8Khz回報率。

簡單來說就是,在支持星閃的電腦上也可以使用接收器連接。在支持星閃的電腦上可以直接用星閃鏈接。

由於拿到產品時間較早,全新的GoPlay驅動還未上市,因此驅動部分日後有機會再詳細測評。不過從官網截圖上看,GoPlay的界面延續了華爲一貫的程序設計風格,對功能的支持度應該不會差。

最後來看拆解,鼠標採用天地蓋設計,上蓋通過卡扣+螺絲咬合在底蓋上。

打開後可以看到內部設計和常規遊戲鼠標主板無異,電池容量510mAh,並採用直接焊在PCB上的方式,不利於後期改裝。

內部用料方面,傳感器採用PAW3950,這是目前除雷蛇Focus Pro 2之外最頂級的一顆傳感器。

傳感器左側爲星閃無線IC,在PCB左端能看到無線天線和一個RF同軸接口。

猜測設計最初想做天線引出設計來繼續增強信號的穩定性,但後續由於未知原因廢棄。

主鍵微動來自瑞翼鯊,雷蛇第三代光微動同款供應商。本次華爲搭載的是定製的瑞翼鯊橙點,一億次壽命。

側鍵微動集成在一塊MIni PCB上,通過FPC和主板相連,微動爲TTC黑點。

滾輪編碼器同樣來自TTC,同時可以看到滾輪的鏤空減重設計。

取下PCB後,發現電池倉下方還有一截PCB。

底殼可以看到一些減重孔設計,整隻鼠標重量爲68.4g,和GPW2代相同。

來看頂蓋,頂蓋採用熱熔+卡扣固定方案,薄殼設計,內部有蜂巢減重孔。

上方貼有一塊泡棉用於給主鍵重力,用來實現按鍵預壓。相較於其他遊戲鼠標的磁力和扭簧等方案,這個解決思路可以稱得上非常樸實。

上蓋內,側鍵採用熱熔固定,主鍵採用熱熔+卡扣固定,主鍵前端有限位柱設計同時背面可以看到大量減重孔。

單從這一個上蓋來說,製造工藝&精度都是頂級方案。

到這裏,華爲首款星閃遊戲鼠標的裏裏外外算是給大家扒了個遍。

最後做個總結:內部用料豪華、製作工藝頂級、模具設計優秀、支持星閃連接,是一款符合價位的優秀產品。

時間原因,本次並未對內部零部件稱重以及詳細對星閃鏈接的延遲&續航做詳細測試。

未來假如有時間的話,再給大家補齊。

我是悠哉悠哉平澤唯,下篇再見。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