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郵差,今天的第三十二封郵件請查收
無論孝心多麼真誠,還是笑意多麼寶貴,
老年人和年輕人之間表達的方式還有千千萬萬種,至於旅行——
我們還是各玩各的吧。
要說如今假期熱度之所在,當還屬旅遊。
“旅”是從一地行至他鄉,“遊”便是這穿越人海、橫跨山河的玩賞過程。
我們旅遊,自然不是想要僅僅移地換景,尋個不熟悉的地方臥榻而眠,熙熙攘攘、奔來走往,撒着歡兒地賞景物、品名喫、看世俗、談風月,嗅一嗅不同圈子的煙火氣纔是最誘人、可喜之處。
欲盡閱天下名山勝水之興或許常人皆有,但能行萬里路之腳力絕非範範,對於很多人來說,這日夜兼程之苦、舟車勞頓之累,當是遊山玩水之前後最大的“攔路虎”了。
“猛虎雖惡”,可若是遇上了幾個正值壯年、神完氣足的棒小夥、俏丫頭,一腔熱情融得了北京的老冰棍、一口志氣衝得上泰山的玉皇頂,即便是老虎屁股也得掐兩下,遑論區區窮山惡水!
可花無百日紅,夕陽紅終是人類最美的歸宿。面對如今出行人擠人、遊玩點對點的打卡式旅遊趨勢,即便是一馬平川的宜步景區,可於膝蓋常彎酸、長途易哮喘的中老年朋友們來說也很難稱得上友好。
所以,當心比天高的年輕人攜手有心無力的老年朋友共同踏上尋訪名山勝水的征途,能夠收穫一致的愉悅和欣慰嗎?
答案——很可能是起興而來的雙方,都免不了難以盡興。
口味上的差異,到思想上的合拍,
肉體上的差距,到靈魂中的認同,
年齡之間的磨合期不容小覷。
老年朋友與年輕人需要對齊的“顆粒度”實在難以計數。
旅行第一難,敢問路在何方
老年人們雖然年紀大了,可成分也挺複雜。
我的老家長們在出行安排上便往往各執己見,有那踏青採擷,好尋仙訪道的“山水派”;也有吹涼聽曲,甘於享受科技便利的“現代派”。
決定之前,“兩方將帥”必要對壘,從電視廣告或抖音推薦裏各自“點選兵馬”尋找論據——這個大談峯林空谷、廟宇山門可頤養身心,那個揚言長廊高閣、宮殿大廈纔是智慧結晶。
如此各說各話,帥不能折將、將也不能降兵,若是“老小孩兒”的淘勁兒發作起來,更別談照顧年輕人的需求和建議,終如雞同鴨講一般。
旅行第二難,路上“裝備”知多少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出門之前,行囊裝備自然也要收拾妥當,背上一肩包,裝好換洗衣物,輕裝簡從便是最佳,長途跋涉之程尤忌大箱小包負重累累,路程還沒走遠,自身家當便要壓垮了腰肩。
說走就走的旅行或許只適合年輕人,老年朋友要考慮的問題就多了些。
老家長們年事已高,身子自然不及當年,基礎病不在少數,有些降壓藥之類的當要日日服用,瓶瓶罐罐不可棄家。
他們也節儉慣了,出門在外事事想的“周全”——爲了避免花冤枉錢買高價貨,水果罐頭、飲水餅乾、肉腸麪包等各色喫喝物什常常執意帶走,似乎老家的味道在世間各地都是不能忘卻的一番滋味。
如此一來,負擔多了,隊伍就不可避免地拖拉起來,人擠聲雜,卻又平添丟物、失竊的風險。
旅行第三難,何謂舟車勞頓
歷盡幾番波折,人好歹跟上了路,車終於駛進了軌,一家子遠途出行,下至火車臥鋪硬座,上有高鐵輪渡飛機,交通選擇各有長短。
揀選最適用大衆出行的火車來說,就票價而言當爲性價比之最。可出行高峯期,車票也往往有價無市、極爲難求,短時的話硬座甚至無座也都還好,若是車程4-5個小時以上,即便身居硬座,人也要渾渾噩噩、坐立不安。
硬座環境以擁擠、嘈雜著稱,久坐之下,即便是年輕人的下身也多會酥麻痠軟,更何況老年人的腿腳多有不便,血液循環更是不暢。
因此若路程遙遠,需得車上過夜,以過來人的經驗而論非臥鋪不可。當然,臥鋪也分上、中、下三檔,價格差別不大,體驗卻天差地別。
下鋪空間最大、舒適度最高,卻不一定能搶到,一家人三五成行,人人下臥的概率更是微乎其微,總會輪到箇中、上之所,此時坐不能直身、臥不能胸暢的體驗對老年人來說也是個不小的挑戰。
至於輪渡、飛機,自然要做好暈船、暈機的防備,高鐵算是路面上最平穩的選擇,可也得綜合考量票價和手速的問題。
行路之難,年輕人熬一熬權且當積累生活經驗了,可爲老年人考慮還真得懂得適當地“知難而退”纔行。
旅行第四難,行路之難
休息好了,纔有足夠的精神氣來遊玩,著名景點各有輻射圈,總歸不會全都扎堆,圈與圈之間往往會有不小的通勤時間,這部分當然也要算在“舟車勞頓”之內。
倘若順利渡過了以上的“遊前小測”,那麼值得慶賀的是,真正的難關也就近在咫尺了。
如今的景區,無論是坦途一片、亭臺閬苑,還是山路逶迤、險川怪嶺,遊玩下來,都決計難免步履匆匆、一身淋漓。
《推手》劇照
集體出行,最重要的便是步調一致,倘若有一人掉隊,其他人就不得不調整原有計劃來相互遷就。
我的老家長們腿腳均有不便,縱非坎坷山路,腳程稍長便力有不逮,總得歇一歇、停三停,情況嚴重的索性直接坐在一處棄了全盤計劃,因此倒也屢獲不少諸如“守山大神”“看門老將”等殊榮。
雖是解嘲的玩笑,可旅行計劃總要受有限時間和豐富目標的挾制,遷就來去,結果只能是“碧波泛舟獨少一人”“臨崖摩頂但思速歸”。
總生不少犧牲和遺憾,如此便難以讓人盡興收場。
《推手》劇照
旅行第五難,羊羹雖美,衆口難調
一雨所潤,生萬木不同,羊羹雖美,卻衆口難調。
男女老少喫喝在外,總要有不少講究。長者喜淡,小輩偏辣;有人愛糖,有人忌甜;老成的要喫炒菜,跳脫的想試火鍋······
條條小喫街,樣樣特色菜,個個說正宗,誰知坑與宰?圍坐一桌八方客,口舌難言同道人。
長途旅行的過程中更普遍的情況是,根本顧不上去細細挑揀喫喝,一路奔波腹中空空,碰上啥喫點啥。至於那味道,對於遊客而言,無論好的賴的都是大姑娘上花轎——頭一次,也可能是最後一次,畢竟景區商戶大多做的也就是一錘子買賣!
如今但凡有些熱門的點位,甚至都得提前預約和排隊才能夠上那口吃喝。喫難同席,寢難同居,老少之間意見相左的例子實在不勝枚舉。
《推手》劇照
要說老年人一貫喜好發揚艱苦奮鬥的作風吧也不完全符合實際。
他們往往可能奔着那些旅行團“七天七夜588”,甚至“三天三夜188”的噱頭蜂擁報名,一路上貫徹“上車睡覺、下車拍照”的行動路線,心底樂着自己花小錢看大景、能謀算不喫虧,然後被某些導遊們誘導至一些隱蔽的消費點,受種種影響終是揮金如土,以購入“價值”成千上萬的當地特色首飾或茶葉等產品而自得其樂。
如此滿載而歸,尋親訪友便要誇耀幾句,捧上“慧眼識珠”的話算是好的,可若遇着旁人有疑,當要被埋怨成不識好物了,徒增不必要的口角。
年輕人主動提議與老人們一同出行,總歸是胸懷一片孝心,老人們願意留出時間和年輕人“走南闖北”,縱是體力難支,也自然滿臉笑意。
《推手》劇照
說到底,沿途的風景如何可能誰也不太在意,旅行的目的或許也就是換個異國他鄉之地一起互相陪伴而已。
可話說回來,無論孝心多麼真誠,還是笑意多麼寶貴,老年人和年輕人之間表達的方式還有千千萬萬種,至於旅行——
我們還是各玩各的吧。
《推手》劇照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