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艦隊視距內作戰指南
本教程旨在教會各位羅馬尼帝國艦隊指揮官系統而全面的瞭解如何在視距內作戰環境下高效的摧毀敵人的有生力量並最大限度的降低自己的損耗。
注意:視距內作戰在本教程中不僅包括艦與艦之間的狗鬥,還包括導彈、飛機的末端攔截
首先先讓我們認識一些用來橄欖對面的傢伙們:
“2A37”37mm六管近程武器系統:
彈匣容量:50(單位:秒)
裝彈速度:2.5(單位:rps)
射速:2000(單位:rpm)
彈藥類型:高爆彈(HE彈)、燃燒彈(HEI彈)
正常就是用來攔截諸如導彈飛機什麼的,但是同時可以乾的不止近防。
首先這個遊戲它所有的炮彈都有碰撞體積,也就是說,你可以用它來攔截對面打過來的彈幕,在他們出膛或者半路上就引爆他們,減小敵方火力對自己裝甲與船體的傷害。
另外,37炮也是這個遊戲中洗結構的不二利器,只要對面無甲或是裝甲已經被敲開一個口子,那麼瞄準並給它來上一梭子,你將會看到對面的船體結構在頃刻間變紅消失。
除此之外,37搭配燃燒彈可以用少量的彈藥點燃敵方無甲目標或者部位,令其失能或者暫時無法使用。
任何時候,不要打完你的37炮,尤其是距離敵艦較近的時候,保留10發左右以備不時之需,因爲敵人不會一次性打完它的R5,所以誰也不知道下一秒有沒有一枚R5從哪竄出來(其實是可以觀察敵方船隻結構看出來還有沒有,但是戰場環境太亂,一般也很難觀察出來)
“AK-725信號旗”57mm多用途雙聯炮:
彈匣容量:14
裝彈速度:1.4
射速:350
彈藥類型:高爆彈(HE彈)、燃燒彈(HEI彈)
Well,其實很多人都已經在不同的場合批判過這款武器了,要射速沒射速,密集度不夠攔截彈幕十分費勁,57mm的威力也不足以對裝甲產生有效傷害,以至於我十分懷疑這是哪個紈絝子弟在帝國海軍學院上學期間搞出來的畢設。
雖然但是我還是要給各位說明一下它顯而易見的一些適用環境
首先當然是欺負欺負無甲船,57mm的口徑優勢使得它單發傷害與後效要優於37mm(也就那麼一點點),較低的射速也使得它不像37那樣一下子就把水給潑完
57優秀的火力持續性使得它在治安戰(大概就是擊潰城內守軍或者是打劫商隊)的戰場上可以佔有一席之地。
57綜合的使用手感也使得它很適合新手在船塢中練習炮術(能用它穩定打過難度10中小型船,那麼您的炮術就在我之上了)
57可以打炸航空炸彈,37則要費勁的多,它的作用就是使得那幾種攜帶航空炸彈的小船在真正意義上變成……煙花
Tips:57常見於各類敵軍(怪不得會輸),57真打不了裝甲
“AK100”100mm多用途速射炮:
彈匣容量:4
裝彈速度:0.57
射速:400
彈藥類型:高爆彈(HE彈)、燃燒彈(HEI彈)、穿甲彈(AP彈)、近炸彈(VT彈)
注意啦!這玩意是這個遊戲中最萬能的一門炮,也是對新手最友好的一門炮,無他,100mm口徑的彈藥足以讓他對裝甲造成實質性傷害,同時良好的後效使它拆起船來也特別快,雖說感人的散射使它無法勝任遠距離對炮的職責,但是正好彌補了新人容易瞄不準的弱點(笑死,瞄個大概就能射,反正再準還要減去散射),換上了近炸引信還能充當攔截彈的作用,屬實萬能(甚至較差的精度也使得它避免了一些吞傷害的情況的發生)
操作建議,沒有發射窗口就攢着,攢齊了一輪打出去,因爲精度較低,除非是近距離交戰,否則沒有什麼點射的必要,不如連射增加命中率
“D80莫洛特”130mm中口徑自動炮:
彈匣容量:4
裝彈速度:0.4
射速:240
彈藥類型:高爆彈(HE彈)、燃燒彈(HEI彈)、穿甲彈(AP彈)、近炸彈(VT彈)、激光制導彈(LG彈)
通常來說,它和100炮是玩家最常用的兩種大口徑艦炮,一樣的彈容,相差無幾的上彈速度,但是相比於100炮費拉不堪的精度,130炮的炮彈幾乎能夠保證處在同一條線上,這使得它可以在炮術高超的玩家手裏遠距離抽爆對面,同時可以在近距離精準的將每一發炮彈都送進敵艦的弱點內
建議:新手在戰役中不要輕易換裝,雖然它的威力更高,但是打起來更加困難,另外,除非有特別好的射擊窗口,否則還是老老實實單發點射吧,這門炮可經不起漫長的上彈
Ps:不知道是不是炮彈太過於密集了,有時候會出現吞傷害的情況(具體機制猜測在文章下邊)
“MK-1-180”180mm大口徑單管火炮:
彈匣容量:1
裝彈速度:0.17
射速:240
作爲火炮系列中最大的口徑,180炮普遍具有較高的傷害與較好的後效,但是1×180炮相比於130炮,其彈匣容量更小,裝彈速度更慢,如果說130炮像一把一戰時的半自動步槍,那麼180炮更像是一把單發栓動步槍,一般來說,大船追求更高的火力投射量,不屑於上1×180,中船爲了追求性價比與連續作戰的情況,更可能上130炮而不是1×180,而小船上1×180後可操作空間十分小,只適合那些追求刺激與極致的塔可汗們
建議:發射之前先用副炮進行校射,結合兩艦運動情況來確定發射提前量
“MK-2-180薩馬特”180mm大口徑雙聯裝火炮:
彈匣容量:2
裝彈速度:0.2
射速:180
相比於它的單發版本,2×180在數據上普遍佔優,不僅大多數項目消耗少於1×180的兩倍,而且雙發的彈容對於戰鬥的提升遠超書面的兩倍,甚至控制得當可以在一個射擊窗口內打出3輪齊射,經過大量的實戰經驗來看,180炮通常需要2~3輪火力的輸出並且要打在同一個位置(非裝甲)上才能擊沉一艘鬥士級炮艦,對於1×180來說,這通常需要2、3個以上的射擊窗口才能成功,而對於2×180來說,打得準的情況下一個射擊窗口足矣,兩個射擊窗口基本上穩定帶走,但是,2×180也僅僅是達到了可用的水平,受限於其尷尬的地位
“MK-6-180狂風”180mm六管重型火炮:
彈匣容量:6
裝彈速度:0.86
射速:180
真正意義上的大殺器,絕對力量的象徵,整座炮散發着毀滅的氣息,發射的瞬間你甚至能聽到炮管顫動所造成的顫音,是專門用來進行鉅艦之間的角鬥的,非常昂貴,非常暴力,非常毛子,用巨大的代價換來的是它的一輪齊射可以發射出7~8發180炮彈,相信我,在原版中沒有任何一艘艦船的裝甲帶能扛得住這樣毀滅性的打擊,如果你用兩門它去炮擊賽瓦級的下方,通常兩輪過後,你便可以得到一艘內部被掏空的輕量級賽瓦,幾乎不會被中小型船隻裝備,因爲不僅不划算,而且其所需的大量的彈藥貯備也極大的增加了船隻的殉爆風險。
注意:這門炮的轉動速度比較慢,戰鬥中切勿使船隻被敵方包圍,否則很難同時顧及攻擊與防禦。
220火箭發射器由於其使用場景少,加之其反人類的操作手感,暫時按下不表
另外還有高阻航彈,但是那玩意一般是用來打突襲戰的,常用場景就是閃電掛載兩枚首先出場,瘋狂俯衝下去投彈,爆炸效果十分震撼,毀傷也還不錯(但是狗鬥中掛載這個就相當於彈藥庫外掛,非常蠢的點子)。另外,鼠標中鍵瞄準,按下出現預測彈道,由於航彈本身沒有動力,所以飛行軌跡全部靠船隻調整
“R-5頂點”紅外製導反艦導彈
速度300mps,機動性10,射程12km,傷害200
標準的短程反艦導彈,也是目前遊戲中唯一在戰鬥中能夠主動打擊敵艦的導彈,沒什麼好說的,如果船上有掛載點就掛上,一般來說進入戰鬥就打出去了(準心方向選擇打擊目標,空格發射)
“R-9衝刺”半主動雷達制導防空導彈
速度400mps,機動性5,射程12km,傷害100
區域防空彈/攔截彈,專門攔截敵方各類導彈目標的一種導彈,需要搭配火控雷達使用,一次能夠發射幾枚也取決於火控雷達的火力通道,C鍵發射
說完了基本的傢伙事,接下來就進入到正式的戰鬥教學環節了:
戰鬥之前:
拖動己方艦船確定入場順序,一般來說,R5運載艦最先出場,然後是專門的炮艦,總體的準則是能抗的放在前面、容易修復的放在前面,大噸量的肥仔放在作戰艦船最後作爲最後的屏障,油船、航母、電子戰船容易受損且無作戰能力,不參與戰鬥。根據各艘船隻裝備的火炮口徑,船隻上面會出現不同的彈藥圓圈圖案,可以用鼠標選擇所要裝備的特殊彈藥類型(只能選擇一種)
通常來說,如果對面多爲小船,且攜帶有大量的R5導彈,那麼帶VT炮彈將會是極好的;如果對面多爲大船(基本上是SG戰鬥羣),那麼,帶上AP彈,它將會在高壓情況下發揮奇效(用鋼針的話,要麼瞄準對方的彈藥庫打,要麼瞄準對面的艦橋打),燃燒彈適合於敵艦數量較多但無太大威脅性的情況(燃燒彈將對面打至起火冒黑煙就可以轉向打下一個目標了,等什麼時候這個目標火滅了再繼續打);至於激光制導炮彈,除非萬不得已,不要輕易使用,倒不是因爲其他的,而是它實在是太貴了。說回正題,LG彈就是遠距離的神,控制得當可以對對面船隻的弱點進行精確打擊,甚至可以做到4門130兩輪齊射帶走賽瓦級。
界面:
瑩綠色的方框代表的是當前所瞄準的目標,敵船上的彈藥圖標代表的是當前所用彈藥種類(同時還代表着這艘船隨時可以開炮)注:37只進行射擊提示而不顯示,57mm樣式是三個子彈,100mm是兩顆子彈,130是一顆子彈,180則是更大的一顆子彈,近炸彈種則用藍色標識
左上方是主炮、副炮的彈匣視角、導彈告警與低燃油警告,一般來說信息展示比較直觀,通常瞥一眼就能獲得所需信息,需要注意的是導彈告警,如果閃着紅燈,那麼最好讓你的副炮保持着高彈量的狀態,或者對於一些沒有裝備37、57炮來說,需要抓緊時間按R重新裝填近炸彈藥了(如果裝備了的話),另外,如果船體不幸着火的話,右上角也會彈出滅火裝置的餘量,同樣,如果您裝備了熱誘彈,在按下熱誘彈的時候,右上角還會彈出熱誘彈的餘量
左下方與右下方是己方艦船與目標艦船的結構示意圖,白色的是裝甲帶,藍色的是油箱,黃色的是彈藥箱,其餘透明度較高的是其他船體(包括艦橋、引擎、電機、人員艙等等),不過對於自己艦船的信息要更加詳細一點,在信息欄的右下角又包括了燃料餘量(百分比)、逃生艙數量,在船隻的下方還有當前這艘船的速度(儘管屁用沒有),信息欄右上角也有三種信息,可惜我從來都沒怎麼看過。
所以整個信息欄有用的地方也就僅限於船體結構狀態圖與燃油餘量這兩種信息了
重點:己方艦船的結構情況圖不算太重要,只要關鍵時候看一下就行,畢竟這個遊戲中也沒有損管,船隻也修復不了,船隻會越打越爛,建議開局看一下,確定主要對敵方向與主要承傷方向,另外,在每次遭受重大打擊的時候看一下,以調整下一步船隻對敵方向與機動方向,再者,在船體發生巨大爆炸的時候看一下,是否需要撤退或棄船
而敵方的船隻結構圖則更加重要,你需要分析它來確定從哪個地方進行輸出才能較爲有效、高效的摧毀敵艦
如圖玻璃破碎特效是在提示你結構受損
站位:
高打低比較穩健,但是也會將自己的底盤漏出去,如果底面沒有做好足夠的防護,那麼這是相當危險的
低打高比較快速,但是要小心敵艦爆炸的殘骸,不要讓這些殘骸砸到您的艦船,相信我,一塊微不足道的殘骸足以比其它任何常規戰鬥武器都要可怕,它可以瞬間敲掉您寶貴的裝甲並在接下來的戰鬥中讓您處於不利地位
Ps:未經證實的猜測,如果一些殘骸掉落到您的船上而沒有損壞,那麼它有可能會阻擋您接下來在這個方向上發射的彈藥(類似於跳彈),非常噁心(解決方法:要麼靠艦船高速機動把這些殘骸甩出去,要麼讓準星狂轉幾圈再發射試試)。當然另一種可能,這是一個bug。
而相同高度的對決,一般較少,這主要考驗的就是左右兩側裝甲帶的強度了。
另外,嘗試着站在幾艘敵艦的一側而不是被它們包圍,被包圍是一個很壞的情況,這意味着如果你不能儘快的解決掉一方的敵人,那麼在接下來很有可能出現的幾艘船齊射的情況下會很難通過走位躲避,而在艦船一側還能通過走位讓中間的敵艦抵擋一部分敵軍的火力(總的來說就是減小敵方火力的投射角度)
錯誤站位使我陷入羣毆
如圖爲錯誤的站位
戰鬥節奏:
考慮到這個遊戲是一挑三的戰鬥規則,而運氣不好對面可能三個都是攻高防高的鐵罐頭,在實戰中我們需要避免這個情況的發生(儘管在正常流程中沒有那麼大的艦隊),所以,特地留上一個沒有威脅的小船不打,在場地中佔位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樣一來,對面只可能上最多兩個鐵罐頭,而玩家對付兩艘鐵罐頭可比三艘輕鬆多了。
如圖兩艘小船即爲刻意保留
在對面即將開火的時候遠離對面並準備側向機動(針對有威脅彈幕,有甲則爲100mm及以上,無甲則爲全部),在對面不開火的時候靠近對面或者匹配對面速度進行校射或攻擊。
關於瞄準:
瞄準的精度取決於兩船距離、準心長度、兩船相對速度以及炮塔的射擊精度
兩船距離:這個主要是由玩家自己的射擊偏好決定的,但是一般來說,小船可以遠距離抽,中型船可以近距離調整位置找弱點,大型船遠距離火力覆蓋
準心長度:遊戲在上一次的版本更新後提供了遊戲內調整準心長度的選項,爲短中長三個選項,如果玩家仍然覺得最長的準心過短的話,也可以在遊戲文件中更換貼圖、調整參數來自己改,或者去尋找新版本可用的現成的mod文件自己更換,具體的教程與資源在貼吧、B站、steam指南頁面都有。
注:另外,個人感覺過長的準心其實是沒有必要的,不僅影響瞄準射擊,手感也很怪,更別提實戰中艦船的位移與速度會使得準心只能提供一個大致的瞄準參考,具體的提前量需要大量的戰鬥經驗才能得出來
兩船相對速度:如果是正常的推重比2.0左右的官船,我建議是儘量匹配速度(使自己與目標的橫向速度相同),一般來說速度較爲匹配的情況下就是射擊窗口,此時炮塔點射或者清空彈匣都是可以的,如果不好做到的話可以以小角度提前量進行校射,然後單發點射進行攻擊
炮塔射擊精度:37用於攔截,遠近都有用途(近距離攔截效率較高,遠距離常用於多目標提前攔截),57精度一般,但是考慮它一般用於攔截且彈幕密集程度較低,所以要提前攔截,100的精度較差,一般用作近距離使用,130及180精度較好,可以全距離使用,220的精度最好,但是敵人會躲且220前搖太慢,遠距離相當抽獎,近距離還不錯
威脅度評級:
首先,什麼最危險?是殘骸,千萬別讓它碰到你的船。
第二危險的是什麼,是對面一閃一閃的黃色火力,那是穿甲彈,可以無視裝甲帶並透你的彈藥庫的東西,速度快不好攔,而且準度極高,一般對面用穿甲彈則意味着你離它們太近了(另外,藍色的火力提示代表着近炸,用近炸則意味着你離它們太遠了,近炸對於有裝甲防護的船來說根本構成不了威脅(除一些特殊情況),而對於無甲船隻,近炸則是一個致命的存在)(另外,無甲船在遇到近炸躲不掉的時候可以靠向近炸炮彈投射火力與向側後方進行機動來進行躲避)
第三危險的,是敵方的R5導彈,倒不是導彈的一般傷害比較可怕,倒是導彈會超壓,如果你迎面撞上導彈則會概率觸發導彈超壓,無視裝甲直接對艦體內部造成毀傷,比較可怕。
對敵火力策略:
導彈類:首先看站位能否引導對面導彈炸敵方艦船,如果可以,請大膽走位,對面自己炸自己簡直血賺,如果站位不好無法引導,那麼就考慮用近炸或者37炮攔截,而且要麼是在它剛發射的時候打(尤其是發射220火箭彈的船,攔的好的話可以讓它發射的220把它自己炸燬),要麼是在它經過其他敵艦的時候攔(導彈距離船隻足夠近的時候爆炸AOE也會波及船體),如果攔截無果或者沒有攔截手段,那麼請各位保持船隻高速移動吧,因爲高速是大多數情況下躲導彈的最佳前置條件,無論是哪個方向的高速運動,請在導彈距離你一到兩個船距的時候讓自己橫向加速(以之前速度的方向爲縱向),這樣一來基本上就能躲掉大多數的導彈,而減速躲導彈並不是說不能用或者無法實現,只是適用情況太少而已(不過還是要考慮到戰場情況才能確定走位)(高機動船隻甚至可以引導導彈回頭,笑)
Tips:如果你船的推重比只有可憐的一點幾,那我還是建議你不要躲了,直接用最完整的裝甲抗吧
Tips2:一個未經證實但是實戰中確實有用的小技巧,在您確認末端攔截失效的時候,請緊急機動,儘可能降低您艦船與導彈的相對速度,實戰證明,這樣可以較爲有效的降低導彈超壓的幾率,儘管尚未有任何證據可以證明這一點
還有一件事,如果你不想在接下來的戰鬥中多次遭受對面導彈船的遠程騷擾,那麼如果有機會,請機動到導彈船周圍,對準它的導彈發射口,狠狠的輸出一輪把還沒有來得及發射的導彈打廢
注:敵船的導彈不是一次性打空的,而是會根據自身情況去逐步發射,甚至會在臨死之前將所有導彈全發出去
作戰單位失能判定:
艦橋被擊毀(直接死亡)
推重比掉到1以下(忘記了是直接喊撤退還是慢慢墜落了)(其實這點我也記不起來了,究竟是推重比降到1以下還是引擎被打的只剩1個或沒有了,總之引擎掉多了船就沒了)
燃油耗盡(有時候是喊撤退,有時候是緩慢墜落,都差不多)
彈藥庫被擊毀(武器啞火+彈藥庫殉爆造成的嚴重損害,距離死也差不多了)
注:彈藥補給有優先級,在彈藥不足的情況下優先供給主炮,而副炮將會停火
導彈特性:超壓,有AOE傷害,在距離船體足夠近的地方爆炸會炸傷船體
炮彈特性:遊戲爲所有種類炮彈都添加了一個發光層,根據大量對作戰視頻的逐幀觀看發現,炮彈會從炮口對應位置發射,然後在碰撞到目標後,發光層消失,爆炸與之間隔了一幀(遊戲幀率固定),在這中間的一幀內,炮彈究竟是否仍在繼續向前移動,未得而知,如果有在繼續移動的話,各類武器的超壓也就變得較好解釋(也就是穿模了,加上碰撞判定延遲,爆炸實際發生在碰撞位置之後),爆炸的類型應該是AOE傷害,但是這樣又導致了一個問題,炮彈爆炸的A0E傷害同樣會對其他炮彈造成傷害,這樣就導致了先爆炸的炮彈可能會將其他炮彈提前引爆而吞傷害。
巡航/彈道導彈與飛機的末端攔截:
艦隊處於地面時的反導攔截
導彈:在進入攔截界面後第一時間發射區域防空彈R9,默認C鍵開火,一般一次性發射兩枚或更多,如果R9攔住了,那就沒有下一步了,如果攔截失敗了,請快速用主炮開火發射近炸炮彈(如果有且應當有),如果沒有近炸彈藥的話請用副炮(諸如37、57)嘗試彈幕攔截。如果導彈的目標是當前所操控的船,請向導彈軌跡延長線後方進行加速,並在上述攔截方式即將失效的時候開始側向加速,以此來最小化導彈的傷害(其實當前版本導彈的傷害已經算是很小了)
小技巧:在探測到導彈後可以通過分出一個小船前出代替主艦隊捱打,同時攔截也可以更加順手(在無其他攔截手段的情況下使用,畢竟打到小船上畢竟比打到油船或者航電船上划算)
飛機:37彈幕擼它就完事了嗷(儘可能在飛機進入攻擊射程前就開火攔截了)
Ps:上述兩種攔截的時候因爲地圖中存在艦隊中的其他船隻,所以是有友傷的,這點需要大家記住了。
寫在最後:
本教程正式立項,已經是上個月的事情了,當時我還沉迷於在船塢中捏船並進行高強度高難度的測試,並且致力於通過一些代碼層面的研究來平衡當前版本的不平衡。
然後在一個下着小雨的下午,我突發奇想,是否能夠製作一個教程來幫助大家用更小的代價贏得一場場戰鬥。
首先當然是去網上搜索有沒有前輩已經做出來了,結果當然是沒有什麼人做,偶爾的幾篇文章指南也寫的很省略(有一篇除外,那就是steam社區指南中的《羅馬尼帝國海軍學院:如何成爲一名優秀的Tarkhan》,雖然如此,但是指南仍然缺少一些更加具體的細節);遊戲視頻中雖有作戰過程,但是受限於UP主的操作技術,也沒有找到一些可以用作範例的片段。
那沒辦法了,只能靠着僅有的幾篇文字資料,參考大量且冗長的視頻資料,再加上自己翻代碼研究、在交流羣裏發問、遊戲中實戰測試開展教程前期的研究。
不過較爲不幸的是,由於種種原因,這篇文章一直在時間上一拖再拖,如上文所說,距離立項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了,不過好在對於這個遊戲的喜愛與作者的執念,這篇教程最後還是出來了。
在此真誠的感謝每一位爲本教程提供了任何形式的參考與幫忙的人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