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經常洗澡身上也有異味,皮膚有黑泥樣的斑紋?   :糖尿病

之前有羣友問我爲啥他自己明明經常洗澡,但是皮膚上有像伸腿瞪眼丸的原料樣子的黑斑,還伴有一股異味。他很苦惱,問我是什麼情況。

黑棘皮病

這種情況可不是他不講衛生,而是他可能生病了。簡單的綜合他的情況來看平時就喜歡喝奶茶、甜食加上鍛鍊很少,平時還有些其他的不舒服。這種初步判斷是血糖過高導致的,色素沉着的黑棘皮症和發出異味的酮症酸中毒。今天來簡單說說這這兩種症狀和糖尿病的前兩種分型。

以下內容僅供參考,具體治療行爲需要即時就醫。若文章中有錯誤歡迎各位大佬斧正,本文爲科普請大家不要盲目使用控糖藥,一切治療行爲請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黑色棘皮症:(表現如圖)簡稱黑棘皮症,是以皮膚角化過度、色素沉着及乳頭瘤樣增生爲特徵的一種少見的皮膚病。發病可能與遺傳、內分泌、藥物、及腫瘤等因素有關。通常情況下,黑棘皮病和糖尿病之間可能沒有直接關係,但如果糖尿病控制不佳,可能會導致黑棘皮病。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糖尿病患者在各種誘因的作用下,胰島素明顯不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表現,有酸中毒大呼吸和酮臭味。而酮症酸中毒按其程度可分爲輕度、中度及重度3種情況。輕度實際上是指單純酮症,並無酸中毒。

糖尿病分型

糖尿病是一種由胰島素絕對或相對分泌不足以及利用障礙引發的,以高血糖爲標誌的慢性疾病。該疾病主要分爲1型、2型和妊娠糖尿病三種類型。

Dexcom連續血糖監測系統

1型糖尿病

概念:1型糖尿病,以前稱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是一種代謝紊亂綜合徵,其特徵是由於胰島素絕對缺乏引起的高血糖。這種疾病主要是由於通過免疫介導胰島β細胞的破壞而導致。但一些患者中,可能沒有胰島β細胞自身免疫性破壞的證據;這被稱爲特發性 1型糖尿病

病因:

  • 自身免疫系統的缺陷;

  • 遺傳因素,1型糖尿病父母患病時子女遺傳概率相對較高,但不是百分之百;

  • 病毒感染的可能,因爲很多患者在1型糖尿病發病前都有感染病毒的病史,如那些引起流行性腮腺炎和風疹的病毒,以及能引起脊髓灰質炎的柯薩奇病毒家族 ,都可以在1型糖尿病中起作用;

  • 其他因素如牛奶、氧自由基、一些滅鼠藥等,這些因素是否可以引起糖尿病,科學家正在研究之中。

症狀:1型糖尿病在各個年齡段皆有發病,但好發於兒童或青少年期,發病一般比較快,口渴、多飲、多尿、多食以及乏力消瘦,體重急劇下降等症狀十分明顯,有的患者首發即有酮症酸中毒。1型糖尿病的第三個特點是最終將無一例外地使用胰島素治療,所以1型糖尿病舊稱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但確診1型糖尿病需要做抗體試驗,即胰島素自身抗體(IAA),胰島細胞抗體(ICA),穀氨酸脫羧酶抗體(GAD-Ab),1型糖尿病患者這些抗體可能是陽性。標誌胰島功能的胰島素及C-肽水平很低。

治療:1型糖尿病的胰島素治療目標是保證患者有良好的生活質量(即儘可能避免嚴重的低血糖發生)和滿意控制代謝水平(即積極預防糖尿病併發症)。糖尿病的綜合防治必須以健康教育、生活方式改變、心態調整爲前提;以飲食、運動、藥物等綜合治療手段爲原則。無論是通過皮下注射或胰島素泵注射胰島素,對1型糖尿病患者而言都是必需的,切勿因爲短期的血糖平穩就擅自停藥。目前有一種皮膚貼片樣的治療器械,可以實時探測患者血糖濃度。當血糖濃度過低時,貼片能自動向患者體內輸入胰高血糖素,這種激素可將糖原轉化爲葡萄糖,從而迅速調節血糖水平。

2型糖尿病

概念:是一種胰島素使用不足或效率降低導致的慢性疾病,常見於成年人,也叫成人發病型糖尿病。這種疾病是由遺傳,環境因素如生活方式,營養過剩,體力活動不足等因素共同導致。往往初期症狀輕微,許多人直到出現併發症或在常規體檢中才被發現。但很多人只是自查空腹血糖不高,但並不能排除糖尿病。糖尿病的診斷依賴於血糖的檢測。如果空腹血糖大於7毫摩爾每升,餐後兩小時血糖或者隨機血糖大於11.1毫摩爾每升,可考慮糖尿病的診斷。如果滿足上述三項監測中的任何一項,並且伴有典型的糖尿病症狀,比如三多一少症狀,多飲多尿、多食以及消瘦等,可診斷爲糖尿病。如果沒有典型症狀,一次血糖升高無法確診,需要另一天反覆監測,如果兩次血糖值異常才能確診糖尿病。百分之八十左右的糖尿病患者表現爲餐後血糖增高,因此也要注重餐後血糖的檢查。

病因:2型糖尿病病因複雜,凡不能明確診斷爲其他類型糖尿病(1型、特殊類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都可以暫時歸爲2型糖尿病。

症狀:很多早期患者常常沒有任何症狀或者症狀較輕,因早期症狀不典型,有的人直至出現慢性併發症的症狀或在常規體檢中,才發現情況。隨着病情進展,血糖血糖水平逐漸升高,患者會出現典型高血糖症狀“三多一少”——喫得多、喝得多、排尿多,同時體重減輕。患者可能會出現口乾、消瘦等。

治療:

  • 一般治療,對於已經診斷爲2型糖尿病的患者,一般治療策略包括控制體重和改善生活方式等。

  • 營養支持,維持健康體重,飲食定量,營養均衡: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所提供的能量應占總能量的50%~65%;蛋白質佔15%~20%,保證優質蛋白質比例超過三分之一;脂肪佔20%~30%,飽和脂肪酸攝入量不應超過飲食總能量的7%,儘量減少反式脂肪酸的攝入。

  • 糖尿病飲食:以穀類食物爲主,高膳食纖維攝入,低鹽(每日食鹽攝入量不超過6克)、低糖、低脂肪的多樣化膳食。

  • 運動治療,適應症:血糖在16.7mmol/L以下者,尤其是肥胖者,應注意加強體育鍛煉。運動可以增加患者肌肉含量,提高胰島素敏感性,增強體質,更有利於平穩控制血糖。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每週至少 150 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如快走、打太極拳、騎車、乒乓球、羽毛球和高爾夫球);每週進行2~3次上、下肢、軀幹肌肉鍛鍊,並養成日常鍛鍊的習慣。

  • 藥物治療:生活方式干預是糖尿病治療的基礎,如血糖控制不達標(糖化血紅蛋白≥7.0%)則進入藥物治療。口服降糖藥物和注射製劑有胰島素及胰島素類似物,但服藥劑量和胰島素注射劑量皆需要在醫師指導下使用,胰島素以及藥物使用劑量過大,都會出現低血糖。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