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群友问我为啥他自己明明经常洗澡,但是皮肤上有像伸腿瞪眼丸的原料样子的黑斑,还伴有一股异味。他很苦恼,问我是什么情况。
黑棘皮病
这种情况可不是他不讲卫生,而是他可能生病了。简单的综合他的情况来看平时就喜欢喝奶茶、甜食加上锻炼很少,平时还有些其他的不舒服。这种初步判断是血糖过高导致的,色素沉着的黑棘皮症和发出异味的酮症酸中毒。今天来简单说说这这两种症状和糖尿病的前两种分型。
以下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行为需要即时就医。若文章中有错误欢迎各位大佬斧正,本文为科普请大家不要盲目使用控糖药,一切治疗行为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黑色棘皮症:(表现如图)简称黑棘皮症,是以皮肤角化过度、色素沉着及乳头瘤样增生为特征的一种少见的皮肤病。发病可能与遗传、内分泌、药物、及肿瘤等因素有关。通常情况下,黑棘皮病和糖尿病之间可能没有直接关系,但如果糖尿病控制不佳,可能会导致黑棘皮病。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糖尿病患者在各种诱因的作用下,胰岛素明显不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表现,有酸中毒大呼吸和酮臭味。而酮症酸中毒按其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3种情况。轻度实际上是指单纯酮症,并无酸中毒。
糖尿病分型
糖尿病是一种由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以及利用障碍引发的,以高血糖为标志的慢性疾病。该疾病主要分为1型、2型和妊娠糖尿病三种类型。
Dexcom连续血糖监测系统
1型糖尿病
概念:1型糖尿病,以前称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紊乱综合征,其特征是由于胰岛素绝对缺乏引起的高血糖。这种疾病主要是由于通过免疫介导胰岛β细胞的破坏而导致。但一些患者中,可能没有胰岛β细胞自身免疫性破坏的证据;这被称为特发性 1型糖尿病。
病因:
自身免疫系统的缺陷;
遗传因素,1型糖尿病父母患病时子女遗传概率相对较高,但不是百分之百;
病毒感染的可能,因为很多患者在1型糖尿病发病前都有感染病毒的病史,如那些引起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的病毒,以及能引起脊髓灰质炎的柯萨奇病毒家族 ,都可以在1型糖尿病中起作用;
其他因素如牛奶、氧自由基、一些灭鼠药等,这些因素是否可以引起糖尿病,科学家正在研究之中。
症状:1型糖尿病在各个年龄段皆有发病,但好发于儿童或青少年期,发病一般比较快,口渴、多饮、多尿、多食以及乏力消瘦,体重急剧下降等症状十分明显,有的患者首发即有酮症酸中毒。1型糖尿病的第三个特点是最终将无一例外地使用胰岛素治疗,所以1型糖尿病旧称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但确诊1型糖尿病需要做抗体试验,即胰岛素自身抗体(IAA),胰岛细胞抗体(IC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1型糖尿病患者这些抗体可能是阳性。标志胰岛功能的胰岛素及C-肽水平很低。
治疗:1型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目标是保证患者有良好的生活质量(即尽可能避免严重的低血糖发生)和满意控制代谢水平(即积极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的综合防治必须以健康教育、生活方式改变、心态调整为前提;以饮食、运动、药物等综合治疗手段为原则。无论是通过皮下注射或胰岛素泵注射胰岛素,对1型糖尿病患者而言都是必需的,切勿因为短期的血糖平稳就擅自停药。目前有一种皮肤贴片样的治疗器械,可以实时探测患者血糖浓度。当血糖浓度过低时,贴片能自动向患者体内输入胰高血糖素,这种激素可将糖原转化为葡萄糖,从而迅速调节血糖水平。
2型糖尿病
概念:是一种胰岛素使用不足或效率降低导致的慢性疾病,常见于成年人,也叫成人发病型糖尿病。这种疾病是由遗传,环境因素如生活方式,营养过剩,体力活动不足等因素共同导致。往往初期症状轻微,许多人直到出现并发症或在常规体检中才被发现。但很多人只是自查空腹血糖不高,但并不能排除糖尿病。糖尿病的诊断依赖于血糖的检测。如果空腹血糖大于7毫摩尔每升,餐后两小时血糖或者随机血糖大于11.1毫摩尔每升,可考虑糖尿病的诊断。如果满足上述三项监测中的任何一项,并且伴有典型的糖尿病症状,比如三多一少症状,多饮多尿、多食以及消瘦等,可诊断为糖尿病。如果没有典型症状,一次血糖升高无法确诊,需要另一天反复监测,如果两次血糖值异常才能确诊糖尿病。百分之八十左右的糖尿病患者表现为餐后血糖增高,因此也要注重餐后血糖的检查。
病因:2型糖尿病病因复杂,凡不能明确诊断为其他类型糖尿病(1型、特殊类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都可以暂时归为2型糖尿病。
症状:很多早期患者常常没有任何症状或者症状较轻,因早期症状不典型,有的人直至出现慢性并发症的症状或在常规体检中,才发现情况。随着病情进展,血糖血糖水平逐渐升高,患者会出现典型高血糖症状“三多一少”——吃得多、喝得多、排尿多,同时体重减轻。患者可能会出现口干、消瘦等。
治疗:
一般治疗,对于已经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一般治疗策略包括控制体重和改善生活方式等。
营养支持,维持健康体重,饮食定量,营养均衡: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所提供的能量应占总能量的50%~65%;蛋白质占15%~20%,保证优质蛋白质比例超过三分之一;脂肪占20%~30%,饱和脂肪酸摄入量不应超过饮食总能量的7%,尽量减少反式脂肪酸的摄入。
糖尿病饮食:以谷类食物为主,高膳食纤维摄入,低盐(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低糖、低脂肪的多样化膳食。
运动治疗,适应症:血糖在16.7mmol/L以下者,尤其是肥胖者,应注意加强体育锻炼。运动可以增加患者肌肉含量,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增强体质,更有利于平稳控制血糖。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每周至少 150 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打太极拳、骑车、乒乓球、羽毛球和高尔夫球);每周进行2~3次上、下肢、躯干肌肉锻炼,并养成日常锻炼的习惯。
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如血糖控制不达标(糖化血红蛋白≥7.0%)则进入药物治疗。口服降糖药物和注射制剂有胰岛素及胰岛素类似物,但服药剂量和胰岛素注射剂量皆需要在医师指导下使用,胰岛素以及药物使用剂量过大,都会出现低血糖。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