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們常說遊戲產業的本質是靠創意驅動的,但事實上,遊戲同質化現象已經在近年來變得越來越普遍。
爲了提高產品成功率,廠商們時刻監視着遊戲榜單動態,一旦某款遊戲取得成功,市面上很快便會湧現出大批類似產品,來爭奪、瓜分玩家的注意力和市場份額。比如大家熟悉的“瘋狂騎士團”、“鹹魚之王”、“吸血鬼倖存者”、“正中靶心”等等,都已經從某款遊戲的名稱變成了一類遊戲玩法原型的代稱。
近期,茶館注意到又一個以“揹包空間整理”爲核心的玩法原型,已經成爲了國內外遊戲開發者的新寵兒,大量類似的產品正如同雨後春筍一般悄然冒頭。業內同行們將這類遊戲統稱爲“揹包like”。
01
特別好評的遊戲原型
“揹包like”原型可追溯到2022年8月就上線了搶先體驗版本的獨立遊戲《揹包英雄(Backpack Hero)》。
和其他肉鴿遊戲一樣,玩家在進入《揹包英雄》後,需要在各種不同的地牢地圖中進行探索,消滅敵人,收集裝備並將其放進揹包,以備使用。
不過和其他肉鴿遊戲不一樣的是,這裏的揹包不再是一個完全虛擬的容器,而是一個位置有限的真實空間。遊戲中的所有道具,包括刀劍、盾牌、藥水,甚至遊戲中的金幣,都會佔據對應的空間。因此,揹包的收納和整理就成爲了遊戲核心玩法的一部分。
在遊戲過程中,玩家需要綜合考慮揹包空間和道具形態,對各種道具進行旋轉變形,儘量將它們全都塞入揹包。
《揹包英雄》
此外,該遊戲可選的三種主要角色還有不同的屬性設定。
對於老鼠來說,不同道具放在不同位置,會產生不同效果。比如頭盔必須放在上面,靴子必須放在下面,磚塊會沉底,寶石會上浮,有的道具放在相鄰位置還會觸發不同的疊加效果。
如果角色變成機械鼠,揹包中還會出現一個電流出入口,玩家出招時使用的道具,只能是電流經過的道具。因此,玩家除了放置道具外,還需要控制電流路徑,讓電流經過儘量多的道具。
獨特的揹包整理玩法,大大提升了遊戲中的策略性和豐富度,得益於此,《揹包英雄》最終獲得了87%的玩家好評。
無獨有偶,於今年3月份發售的自走棋獨遊《揹包亂鬥(Backpack Battles)》也在遊戲中融入了揹包整理的玩法。
該遊戲開發者是來自德國的一對程序員夫妻,他們在此前的採訪中坦言,《揹包英雄》的確是它們開發這款遊戲的靈感來源之一。
與《揹包英雄》相比,《揹包亂鬥》在PvE的基礎上,加入了PvP異步對戰玩法;遊戲中的道具類型也更加豐富多樣,除了武器魔藥之外,還有可以孵化的龍蛋等等;除此之外,玩家還可以將已有的不同物品進行組合,來獲得更加稀有的道具。同時,該遊戲還將揹包模塊進行了簡化,去掉了對道具所在位置的限制。因此玩家可以根據所選角色職業特徵,自由選擇搭配裝備構築揹包,從而贏得戰鬥。
最終,《揹包亂鬥》“青出於藍”,玩家好評率高達90%,並以不到2天賣出10萬份,首月銷量超64萬份的亮眼成績,成爲了2024年的獨遊黑馬,再次證實了“揹包整理”玩法巨大的市場潛力。
02
衝在熱度一線的國內小遊戲
在國內,小遊戲開發商可以說是對熱度最爲敏感的一個羣體。因此,在《揹包亂鬥》爆火後,各大小遊戲平臺便湧現出了多款“揹包整理”小遊戲,本月甚至出現了3款“揹包like”集體衝進微信人氣榜TOP10得到盛況。
微信小遊戲人氣榜
其中,在今年5月1日正式上線微信小遊戲平臺的《高手大沖關》(也叫《花園特工隊》),是第一批跑出來的“揹包like”小遊戲。
該遊戲核心玩法融合了“空間整理”和“靶心like”元素。玩家在進入遊戲後,需要充分利用有限的揹包空間,在一衆形狀大小不一的道具中進行選擇,並將其放進揹包中;也可以將相同的道具進行二合一,合成爲更高級的道具。
當然,與《揹包英雄》和《揹包亂鬥》相比,該遊戲的揹包整理部分變得更加精簡,不僅道具類型更少,道具無法旋轉,而且道具的位置也不再有任何限制,道具之間也不會觸發任何疊加效果。
而遊戲中的戰鬥模塊則與“靶心like”的塔防設定類似,玩家需要通過揹包中的道具進行攻擊和防禦,消滅掉從上方湧出的一波波敵人,保護我方陣營安全。在戰鬥過程中,系統也會隨機放出三個選項,玩家可自由選擇組合,進一步提升我方戰鬥和防禦能力。
《高手大闖關》
另一款“揹包like”小遊戲《喫不到我呀》,則在“空間整理”之外融入了循環塔防元素。其中空間整理模塊與《高手大闖關》如出一轍,玩家只需要在系統提供的一衆“水果”道具中進行選擇與合成,並把他們放進揹包即可在戰鬥時發揮這些道具的作用。當然,如果玩家對系統隨機提供的“水果”不滿意,也可以花費金幣或者觀看廣告,刷新道具。
遊戲中的戰鬥模式則會以類似於《Lucky Defense》中的循環塔防形式展開。敵人從入口出來後以逆時針方向圍繞揹包前進,揹包中的“水果”將就此發揮各自功能,對敵人造成攻擊傷害。戰鬥過程中,玩家也可以通過隨機選項,提升我方戰力和防禦力。最終,當我們擊敗一定規模的怪物或者漏怪達到3個,則遊戲結束。
《喫不到我呀》
如今《高手大闖關》和《喫不到我呀》兩款遊戲都已躋身微信人氣榜TOP10,《高手大沖關》還衝進了暢玩榜TOP10,《喫不到我呀》還一度登上了抖音小遊戲新遊榜TOP3,足以證明“揹包like”在我國還是有不錯的受衆基礎的。
微信小遊戲暢玩榜
不過從變現的角度來看,兩款遊戲都採用了純廣告變現的設計。遊戲中的高級裝備、金幣和對道具進行升級時所需的道具碎片都可以通過鑽石購買,而鑽石則可以直接免費或者通過觀看廣告獲得。同時,玩家還可以通過觀看廣告,獲得更多次刷新道具的機會。
《高手大闖關》《喫不到我呀》商店設計
這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這兩款遊戲都存在變現天花板較低的問題。對此,國內開發者或許需要通過玩法調整和商業化優化,進一步提升玩家的付費意願,拉高遊戲的商業化潛能。
就像這幾天衝上微信暢銷榜TOP16的《口袋寵物豬》一樣。
核心玩法上,《口袋寵物豬》類似於《高手大闖關》,都採用了“靶心like”+“揹包like”的融合設計。
《口袋寵物豬》
在這個基礎上,該遊戲對外圍養成系統進行了進一步的升級。在進入戰鬥之前,玩家可以通過武器(抽卡和升級)、角色強化(天賦系統)、裝備三大模塊對我方實力進行強化。遊戲中還額外增加了一個選擇上陣裝備的環節,玩家在開啓戰鬥之前,可以從已有武器中進行選擇,自由搭配上陣武器。
從玩法上來看,該遊戲的玩法同樣存在關卡挑戰重複性高、玩家體驗比較單一的問題,玩家在後期很有可能會出現疲勞的情況,但更完整的養成路線和卡牌搭配玩法,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遊戲的內容量和策略度,還支撐起了玩家在遊戲中付費的基礎。
因此在商業化模塊中,該遊戲採取了混合變現,在廣告變現之外額外加入了付費購買月卡和鑽石兩大內購點位,能夠滿足玩家想要通過付費獲得更多抽卡機會,抽取更高級武器,從而提升闖關效率的需求。得益於這一點改變,該遊戲最終成功衝上了微信暢銷榜單前列。
03
不見爆款的海外手遊
與此同時,海外市場也已經出現了各式各樣的“揹包like”手遊。
比如超休閒遊戲巨頭VOODOO早在去年12月份,就上線了混合休閒手遊《Bag Fight》。
VOODOO從它最熟悉的休閒手遊玩家的需求着手,在《揹包英雄》的基礎上,對遊戲核心玩法進行了極大的簡化。在揹包整理模塊中,不僅道具無法旋轉,所有道具均沒有位置上的限制,道具之間也不能觸發疊加效果,不過玩家可以通過二合一的方式,將指定道具升級爲更高一級的道具。而且揹包上方會實時顯示當前的生命、攻擊、防禦數值。
《Bag Fight》
整體來看,比起《揹包英雄》和《揹包亂鬥》,《高手大沖關》和《喫不到我呀》的玩法設計更接近於玩法簡化後的《Bag Fight》。
遺憾的是,自去年年底上線後,《Bag Fight》整體表現平平,在全球免費、暢銷遊戲榜單上均未拿到好的名次。可以說該遊戲最大的成就,或許還是爲國內遊戲廠商打造爆款小遊戲提供了靈感。
同樣在去年12月,俄羅斯三消大廠Playrix也推出了一款“揹包like”手遊《Bag Hero - Idle Dungeon RPG》,在揹包整理之外,該遊戲還結合了地牢探險玩法。玩家在探險過程中,需要收集各種道具,儘可能多地將其放進自己的揹包,並使用它們來對抗地牢中的敵人。
《Bag Hero - Idle Dungeon RPG》
除了這兩款大廠製作之外,海外還已經出現了與射擊割草玩法融合的《Alien Hunter: Master of Weapon》、與《We are Warriors》玩法融合的《Warriors Merge》等等各種各樣的“揹包like”。不過與上述兩款遊戲一樣,這些產品目前在榜單上都還是“查無此遊”的狀態。
在《Warriors Merge》中,揹包中的不同武器對應不同兵種
總體來看,雖然《揹包英雄》已經是發售兩年的老遊了,但其核心的“揹包整理”玩法對於手遊玩家來說依然足夠新穎,能夠吸引不少玩家進入遊戲。而且相較於已經卷到發紅的“開箱子”、“鹹魚放置”等玩法,“揹包like”作爲後起之秀,在國內還沒有大廠入局、在海外還沒有爆款面世,仍有極大市場潛能還未被充分發掘,值得開發者們入局嘗試。
但簡化過後的揹包整理玩法過於單薄,開發者們必須爲其搭配一個合適的戰鬥和養成模塊,才能保證遊戲內容的豐富度,激發玩家的付費動力;同時在此基礎上結合更深度的商業化設計,比如混合變現,纔能有效提升產品的商業化價值,最終將“揹包like”這個流量密碼變成實實在在的收益。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