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小丑做進了卡牌,但沒想到屏幕前暴斃的我纔是真正的小丑

本文作者:#老實人評測#Yui

持續輸出遊戲測評、遊戲推薦、各種資訊以及豐富的活動。關注我,獲得更多。

全文約4000字,閱讀時長6分鐘,請放心閱讀。

目錄:

  • 成功的祕訣:從做減法開始
  • 用機制塞滿玩家——堆料的勝利
  • 打造你的「通關密鑰」(通關思路分享)
  • 一些小缺憾
  • 總結

在大作紛至沓來的熱情二月,獨立遊戲的風暴也並沒有停息。一部只有60M大小的卡牌遊戲在2月的尾巴里闖入玩家視野,這個由國外個人作者LocalThunk獨立開發的小體量像素遊戲《小丑牌》(《Balatro》)意外引爆了市場熱潮,在「帕魯熱」「大作熱」之後,又引發了一股“小丑熱”。

如果用一些顯性的數據來表示大概是這樣的:

遊戲在上線八小時內就達到了百萬銷售額,目前銷量已經突破五十萬大關,幾乎把所有「類尖塔」都踩在腳下,作爲其靈感來源之一的《幸運房東》更是被成倍薄紗。

更誇張的是,這股熱潮並沒有停止,遊戲發售後熱度保持穩定,峯值在線已經超越了肉鴿卡牌的至高神《殺戮尖塔》。

至於評價更是一片飄紅:

Metacritic媒體均分90、OpenCritic用戶評分92,Steam上超1W5千人給出了97%的好評率。

可以說無論銷量還是口碑,《小丑牌》都已經“贏麻了”。

究其原因,除了將德州撲克與肉鴿構築創意性地相結合以外,LocalThunk老哥在遊戲設計中的許多巧思流露出非凡的才華,正是那些令人着迷的細節構成了《小丑牌》的魅力——至於德撲和Joker帶來的傳播學加成,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成功的祕訣:從做減法開始

個人認爲《小丑牌》做的最好的一點首先在於兩個字:簡潔。這種簡潔首先體現在UI上,60M的體量也難以容納高清貼圖,因此玩家將看到本作以像素風格呈現,這種刻意的復古感在像素遊戲裏不算新鮮,不過遊戲還是做出了比較獨特的“老舊電視風格”,從鏡頭畸變到文字鋸齒,遊戲畫面非常統一。

而在牌面的設計上則傾注了大量心血,每張小丑牌都有自己的特色,極具辨識度的同時爲玩家熟悉構築打下基礎,總共150種牌面也讓遊戲視效更加飽滿。

總而言之,本作「簡約而不簡陋」的畫風,再加上魔性洗腦的背景音樂,讓遊戲在技術規格方面不至於成爲短板——看看《幸運房東》吧,一個因爲畫面過於勸退而使明珠蒙塵的典型例子。

至於另一個部分,就是簡化遊戲流程,牢牢抓緊玩家那名爲「正反饋」的G點。在《小丑牌》中,你不必經歷尖塔like那樣的冗長爬塔和路線規劃過程,因爲你只有一個核心目標:

通過打出不同的牌型儘可能攫取高分,然後達到通關所需要的分數。

假如沒達到,那隻能憤怒牌桌然後悲傷地開始下一把了。要麼生要麼死,每一把都有着梭哈的快樂,這也是遊戲在傳播學上的魅力所在,或者更通俗點講就是“直播效果“。小丑可以是牌,也可以是暴斃的你我。

不得不說賭博是人類天性,“我可以不賭,但不能不看別人賭”,而德州撲克又是最能彰顯牌桌魅力的存在,早早就站到了撲克遊戲的最頂端。

用德撲作爲載體極大降低了上手門檻,小丑牌不會玩,撲克牌難道還沒見過?

那些牌型大家都耳熟能詳從小聽到大,你只需要湊一個最大的牌型打出去,剩下的就交給系統。

相比較那些構築複雜的尖塔like,本作最大的優點之一在於上手簡單,熟悉的德撲牌型、簡化的遊戲目標和流程,減少了玩家初期的腦量計算,因爲你馬上要把精力投入到需要的地方去。

用機制塞滿玩家——堆料的勝利

如果只有德撲和小丑的噱頭,本作顯然也不至於成爲現象級作品,就像《幻獸帕魯》的出圈不是因爲縫合了寶可夢和方舟,而是因爲縫出了花樣、縫出了高度。同樣的,《小丑牌》依然沒有超脫肉鴿爬塔的框架,雖然「win or go home」的遊戲流程自成一派,但是構築上還是下了許多功夫打磨,甚至學習到了《殺戮尖塔》的精髓之一:機制的堆料。

在尖塔中,不僅有卡牌間的許多COMBO,海量遺物也是其魅力的重要一環。《小丑牌》雖然沒有顯性的遺物系統,但是同尖塔一樣往遊戲裏塞滿了各種各樣的機制,通過“策略堆料”儘可能把遊戲的構築深度和可控隨機往上拔高。

舉個例子,”新手靠同花、老手玩高牌“其實就是在說明《小丑牌》的遊玩核心依然沒有繞開構築,只要BD正確,分值不高的高牌(單張)也能打出成噸傷害。

前文已經提到,玩家在遊戲中只需要關注唯一的目標:分數。而分數的計算公式也很簡單,「籌碼X倍率」,作者還非常貼心地在遊戲左側展示給玩家。儘管內核簡單,但把機制的堆料加上去以後,就構成了非常繁多複雜的展開。

(轉自B站大佬@warlock1024的教程)

首先是作爲重頭戲的小丑牌,也是唯一構築核心,效果強大的同時也有着5張卡槽的限制,這意味着玩家需要思考前期的抓牌策略並規劃好後期的卡組方向。由於種類繁多且並無職業流派,因此用功能對小丑牌類型加以區分,提供經濟的可以稱作運營卡,卡面有較高數值、但無成長或者會衰減的卡是適用於前期的過渡卡,初始值較低、但擁有籌碼和倍率成長的則是作爲後期核心的終端卡,還有簡單粗暴的倍乘卡以及功能卡等等……

遊戲中的誇張數值幾乎都是小丑牌給的,但是撲克本身也具有效果。除了前面講過的同花、葫蘆等各種德撲牌型,玩家還可以通過星球卡來強化牌型等級(儘管跟小丑的倍率加乘比起來成長有限)。此外,卡片還有「增強」、「臘封」、「版本」等各種各樣的“強化”效果,讓你從牌組構築上就有了更多的可能。

這也就引出了另一套體系:利用塔羅牌和幻靈牌等提供的強力效果來優化卡組(撲克牌的增刪、強化等),從源頭上讓你的卡組更加無懈可擊。我個人目前理解有限,通關核心都是小丑卡,但在大佬的視頻分享中也看到了不少以卡組構築爲基礎的流派(不過也要依賴部分key卡提供的效果,例如產塔羅、產星球等的運營卡,或者是交易員這樣能壓縮卡組的神卡)

至於玩家在商店中碰到的優惠券可以對標遺物,能提供全局性buff。而遊戲中雖然沒有怪物設計,玩家只需要考慮自己的牌型構築,但是在關卡設計上也有點小心思。總共8個底注,相當於關卡,每關一個小怪、一個精英和一個BOSS(《孤星獵人》:世另我?),除了在分數上的區分以外,BOSS會有一個獨特的「盲注」效果——32種盲注=32個debuff,這就是本作全部的敵人設計了。

而在進階和職業的設計上,本作提供了15種卡組類型,但嚴格意義上來說只有開局buff的區分,職業的區分度不大。進階則是有8階各色籌碼,雖然沒有動輒20階的惱人,不過各初始卡組間的進階數不通用,對於本作區分度不大的職業系統來說有點痛苦,只能說期待後續更新調整吧。

(不要問爲什麼篝火是神)

好了,本作眼花繚亂的機制已經報菜名完畢,在極簡的框架之下,《小丑牌》通過這種「機制堆料」極大豐富了構築深度,掩蓋了一些卡牌平衡性的問題,至少打個數十小時還是沒啥問題的,如果你能橫推金注(最高難度)以後或許纔會慢慢感到膩歪。

打造你的「通關密鑰」

搞懂了遊戲機制,那麼這裏就分享一套萬用的“通關密碼”,照顧一下大家暴斃後湧上腦瓜子的血壓。如果你有尖塔類遊戲的經驗,那麼構築思路就不難理解:前期拿一點運營卡養一下經濟,同時用過度卡牌保證前期強度,並伺機抓取後期核心(一般是加倍卡和籌碼卡),在最後拿到倍乘卡打出爆炸輸出。

總結爲口訣就是:

「前期拿運營和過渡,儘可能早地抓取1-2張終端卡(具有成長性),最後用倍乘卡強化傷害」。

在一套完整的卡組裏,你至少要有一張籌碼卡和一張加倍卡,多張倍乘卡,然後看卡組情況分配剩餘槽位給功能卡和必備套件。

由於高階經濟緊張的情況,沒有很多資源去通過塔羅卡或者星球卡來喂卡組或者是提升某個牌型的強度,因此小丑牌的構築就更爲關鍵。這會進一步暴露卡牌平衡性的不足,只能說在數值設計上還是要繼續打磨,LocalThunk已經完成的足夠好,剩下的領域就交給那些靈光一閃的天才設計吧。

而在小丑牌發售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裏,各路大佬對於《小丑牌》的學術性研究令人歎爲觀止,依稀彷彿看到了曾經「塔學」的盛景。如果你想要《小丑牌》之路更加順暢,還是要對卡牌強度有基本認知,同時要搞懂遊戲的計分方式——讓我們B站/貼吧攻略見。

一些小缺憾

《小丑牌》作爲一款肉鴿卡牌來說缺點不多,就像你讓我去找《殺戮尖塔》的缺點我也找不出來一樣——哦,電子遊戲的“洪水猛獸”讓人上癮算一個。

不過本作作爲LocalThunk老哥的處女作,雖然在設計上完成度頗高,但還是有些瑕疵:

其一,卡牌平衡性不夠,這就讓許多小丑卡成爲了真·小丑,而某些卡牌開局拿到幾乎等於閉眼通關,作爲一款肉鴿卡牌還是有些依賴運氣;

其二,由於卡牌平衡性不足導致的構築深度欠缺,雖然很多玩家盛讚“本作比尖塔更好玩”,但其實本作跟阿斯特萊婭一樣上限不足,只不過較低的門檻和較高的正反饋讓它在遊戲初期充滿了魅力——

這點拿尖塔作爲對比,遊戲初期你可能還在認識卡牌,“不好玩”主要體現在過於複雜的卡牌和遺物體系上,不過對卡牌有一定理解以後你就會發現其在Deckbuild上美妙的的平衡感(雖然平衡性也有待優化,但足夠傲然屹立在牌遊的最頂端),對於一個尖塔玩家來說,「全成就只是開始,全角色A20纔算入門」已經足以說明後者的底蘊。

以我個人400+的尖塔時長來說,我覺得也只是將將摸到了遊戲門檻,大約等同於日麻裏的雀豪水平——而麻將作爲另一種形式的“rougelike”,在滿是隨機性的牌桌上也需要投入非常大的學習成本,尖塔也是同理,體系越複雜,學習成本越高,同時也能帶來更強的構築深度,讓玩家的遊戲時長源源不斷地往上疊加。

因此目前對小丑牌的評價幾乎都湧出了相似的聲音:

低階時覺得它非常牛逼,用最極簡的方式讓玩家感受到正反饋的爽感;

高階時則過於依賴運氣,雖然有種梭哈的美不過對於比較講究「可控隨機」的肉鴿來說還是有些惱人,而構築深度的不足也隨之暴露。

這其實也是許多類尖塔的毛病,也是《殺戮尖塔》能夠以“全知全能”的「創世神」身份活躍至今的原因,包括《阿斯特萊婭》《虛空穹牢》這些曾經被寄予厚望的選手終究都在深度上倒下了。

此外,中文翻譯也是個老大難,一些機翻甚至影響到了卡牌效果的辨認,好在憑藉着發售後在世界範圍內的熱潮,LocalThunk也是火速更新了全球語言包,簡中的翻譯要優化不少。

總結

《小丑牌》目前已經提供了足夠多的遊戲內容,用50元的價格換來了數十小時的遊戲時長和數值爆炸的快樂,這是融合了賭博和肉鴿的獨特魅力。優秀的底層設計加上出色的直播效果,它能有如今的爆紅絲毫不令人意外——但是狂歡過後,還是要做好「卡牌平衡」這個DBG亙古不變的永痕命題才能持續保證生命力,雖然難以超越尖塔,不過卻可以成爲下一個《小丑牌》。

往期文章推送:

硬核車輛模擬《遠征:泥濘奔馳》——仍需遠征

故事驅動類型RPG《奇喚士》:直面缺陷,利用缺陷。

《兄弟:雙子傳說 重製版》:重溫奇幻之旅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