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搭分享,快速打造電競氛圍感十足的男生快樂桌

書桌本來是預留給自己閱讀用的,一杯咖啡,一本書,很愜意。但是計劃的很好,實際上能一本正經看書的時間真的不多,所以這次還是決定直接拿來改電競桌面,利用效率還更高一些。

書桌深度60cm,長度約爲1.4米,算是比較小的尺寸。改造過程還是比較簡單,保留原來的SONOS立體聲,剩下的就幾個步序,這裏就簡單的和大家分享一下。

主機

首先就是確定電腦的配置,主機的配置清單如下,雖然最近INTEL酷睿14已經上市,但是爲了性價比,我依然選擇的是上一代13700K,機箱選擇的是TUF的新一代海景房GT502無界版。

  • 處理器 13th Gen Intel Core i7-13700K
  • 主板 微星 MAG B760M MORTAR WIFI II
  • 顯卡 NVIDIA GeForce RTX 4080 ( 16 GB / 微星 )
  • 內存 32 GB ( 金百達 DDR5 7600MHz 16GB x 2 )
  • 主硬盤 Predator SSD GM7000 2TB (2048 GB / 固態硬盤)
  • 顯示器 微星 MSI3DC7 MSI MAG323UPF ( 31.5 英寸 )
  • 聲卡 瑞昱 @ 英特爾 High Definition Audio 控制器
  • 網卡 英特爾 Wi-Fi 6E AX211 160MHz

主板搭配的微星B760M迫擊炮II代主板,這塊主板的具體型號爲MAG B760M MORTAR WIFII,目前已知原生支持INTEL酷睿14系列處理器並向下兼容,爲未來升級留下充裕空間。主板雖然是尺寸上是MATX規格,但是依然提供了4條DDR5內存插槽,並且單根內存最高支持48GB,最大內存容量爲192GB,能承載最高7800+MHz(OC)頻率,超頻可玩性很大。

作爲B760M迫擊炮第二代型號,主板供電方面相當靠譜,12+1+1相智能供電,使用的PWM控制器是RAA229132芯片,DrMOS型號是RAA220075R0,單相可以提供高達75A的電流,配置相當豪華,足以滿足目前頂級的處理器的供電需求。並且MOSFET和電感上均覆蓋大面積散熱片,可以爲穩定運行提供了強大的保障。

接口方面,微星B760M迫擊炮II代採用了一體IO面板,接口數量和種類也不弱於旗艦級產品,不僅具備數量喜人的USB2.0,USB3.2 GEN2數量,USB3.2 GEN2*2接口,豪華的7.1音頻接口和光纖接口也一應俱全。網絡方面更是升級了2.5G規格和WIFI 6E無線網絡接口,並隨機標配了鯊魚鰭天線。機箱選擇的是TUF的當家花旦GT502無界版,全景海景房的代表之一。

這套配置,用娛樂大師實測,跑分可以接近270W,不管是工作還是打遊戲都能完美勝任。

顯示器

作爲桌面最核心的輸出裝備,顯示器是我極爲關心的重要裝備之一。這次直接搭配頂級電競屏,微星的MAG 323UPF。

這臺顯示器配置一塊32英寸Rapid-IPS面板,具備3840*2160的4K分辨率,160Hz的刷新率和1ms(GTG)的響應速度。不僅支持10 bit色深(8 bit+FRC),95% DCI-P3,93.6% Adobe RGB以及125.7% SRGB的超廣色域覆蓋。在HDR模式下,還能提供最高600 nits的峯值亮度,並且擁有VESA DisplayHDR 600的認證,高分辨率,高亮度,高對比的組合讓這塊顯示屏的表現極其細膩,色彩也非常生動鮮豔。

配套符合人體工學設計的全金屬可升降支架,阻尼適中,升降旋轉都非常便利,單手也能操作,使用時可以根據不同需求隨時調整屏幕的高度和角度。當然最關鍵的還是這個純平的底座可以徹底靠牆擺放,讓我這個60cm深度的書桌也能預留出足夠的多的空間擺放鍵盤鼠標。

作爲旗艦級的產品,這款顯示器的做工相當優秀,機身背面甚至使用了數種不同紋理的材料修飾。屏幕頂部設置大面積的散熱柵格,不僅立體感和質感非常出衆,整體視覺表現上也科技感十足。

顯示器的接口隱藏在機身背部下方,這裏提供了1x DisplayPort (1.4a),2個 HDMI2.1和1個Type-C / PD 90W,3個USB 2.0 Type-A和1個USB 2.0 Type-B以及一個3.5mm耳機接口。

外設

外設是桌搭中的重要一環,個人感覺鍵盤鼠標不僅要性能強大,顏值也是極其重要的。所以這次選擇的是全新CHERRY XTRFY系列的K5V2洪流,鼠標則選擇的Xtrfy的M42無線版。

K5V2洪流這款機械鍵盤屬於CHERRY首款客製化電競鍵盤,採用了模塊化的設計,不僅搭載了全新的CHERRY第二代MX2A軸體,支持全鍵熱插拔,鍵帽,線材,邊框甚至磁吸銘牌等配件也都可以自行更換。包裝方面也非常的華麗,紅黑配色的外盒非常有吸引力。

包裝盒的封條甚至也做了分色處理。

配件方面,這款產品包含了鍵盤,數據線,主題配色大號桌墊,說明書,質保卡,CHERRY XTRFY的LOGO貼紙,多功能拔鍵器和6個替換用的MX2A紅軸。

贈送的桌墊非常華麗,採用和鍵盤同款主題配色,具體尺寸爲920mm*400mm*3mm,可以讓你輕鬆鋪滿桌面。做工方面也非常精緻,包邊針腳整齊劃一,並且毫無異味,表面採用鼠標專用高速布面材質,底部是帶有防滑紋的橡膠材質。

在鼠標墊的右上角可以看到CHERRY XTRFY的標識。

在標配的數據線以及鍵盤的可更換LOGO上,同樣可以看到相同的X標識。

鍵盤採用65%配列,67鍵設計,機身小巧。鍵盤的具體尺寸爲360*172*44 mm,簡約的窄邊框搭配瑞典藝術家設計的主題鍵帽,顏值真的非常高。

鍵盤的數據線接口位於機身頂部,採用的TYPE-C規格,後期可以很方便的更換自己的定製線材。

鍵盤的外殼採用半透明的PVC材質,底部可以看到產品銘牌和CHERRY XTRFY標識。透過外殼可以大致看到鍵盤內部結構。

從官方的爆炸圖來看,這款鍵盤採用了雙層消音結構,配合全新的MX2A紅軸,可以提供非常安靜的按鍵音,觸底也沒有明顯的空腔音。

鍵盤的主題配色是源自瑞典藝術家KRISTOPHER BROGREN的抽象藝術作品,這個圖案我曾經也在網上見過,沒想到還能拿來作爲鍵盤主題設計。鍵盤佈局方面,K5V2洪流由於放棄了獨立的整排F功能鍵區,所以鍵帽的排列顯得更加的緊湊,但依舊可以通過FN組合鍵來實現原有的F區功能,鍵盤的FN鍵在右邊,不過可以通過長按FN+左Alt來交換兩個按鍵的作用,這樣就可以輕鬆使用了。

鍵盤右側和大多數65配列的鍵盤相同,提供了獨立的DEL,PGUP和PGDN鍵,最大限度的保證使用習慣。通過K5V2洪流的快速設置手冊,你還能發現這款鍵盤還能通過FN組合鍵來模擬鼠標,控制多媒體,調節燈效,以及完成燒錄宏或者調取預設等操作,按鍵也支持自定義,玩法很豐富,同時,這款鍵盤支持0.5毫秒全新高速掃描技術,可以大大降低延遲,絕對的電競利器。

細節方面,可以看到部分鍵帽上有櫻桃標識和CHERRY XTRFY字樣。

在使用時,因爲這款鍵盤外殼是半透明的材質,所以可以提供全框架RGB燈效,進一步的提升了鍵盤的顏值,而通過長按FN+Ctrl則可以開啓3.0模式,進一步提升燈光亮度,不過,需要接在USB3.0接口才可實現。

鍵盤側邊看也相當的漂亮,通過調節鍵盤底部的支撐腳架,還能進一步調節鍵盤的傾角。

XTRFY K5V2洪流應該是CHERRY首款支持熱插拔的型號,PCB上使用的是標準五針腳接口,你可以自由更換市面上的主流軸體。

軸體方面CHERRY這次預搭載的是MX2A紅軸,後續用戶也可以自行更換。

鍵盤手感方面依然是熟悉的線性手感,MX2A紅軸的觸發壓力爲45cN,觸發行程2mm,總行程4mm。由於升級了桶形抑噪彈簧,按鍵音非常的乾淨,完全消除了金屬彈簧音的干擾。觸發壓力爲30cN,並自帶廠潤,整體手感反饋更加的順滑,大鍵的按壓反彈也更加的飽滿,沒有普通鍵盤那種空垮的表現,差距明顯,高級感有了。

鍵帽方面,這款鍵盤採用的是五面熱昇華工藝,做工細膩,顏色鮮豔,並且不易打油。

鍵盤右下角的LOGO標識銘牌,採用的是磁吸式的安裝方式,也能自行定製更換。

爲了追求最佳的組合,鼠標選擇的是Xtrfy M42無線版。

這款鼠標採用了目前流行的輕量化設計,機身整體重量約爲59克,手感輕盈,長時間遊戲也不會感覺疲勞。內置Pixart 3389光學傳感器,擁有高達16000的DPI和50g的加速度,移動反饋靈敏,定位精準,尤其在FPS遊戲時。

鼠標的握持手感進行了右手持優化,包裝中標配兩種高度的背板,可以自行調節鼠標背部弧度,大手小手都能輕鬆拿捏。內置的隱藏式RGB燈效還支持多區動態聯動,雖然使用時鼠標上方會有手掌遮擋,但是得益於洞洞鼠的鏤空設計,在暗光環境下的,側透的燈效依然相當驚豔。

其他

除此之外,爲了照明需求,我給顯示器增加了屏幕掛燈。這類產品目前已經普及了,但是從光線質感方面來說,還是明基Benq的屏幕掛燈的光線最爲舒服自然,畢竟一分錢一分貨。

屏幕掛燈解決了我小桌面的照明需求,搭配無線遙控器,還能調節冷暖和亮度,自帶背景氛圍燈可以在遊戲時照亮整個顯示器的背部,提升氛圍感,各方面都非常的好用。

其他方面,就是一些擺件裝飾了,我個人是比較喜歡簡約一些的。所以這裏就放了一塊手錶,小擺件的佈置算是見仁見智,大家可以自行搭配。

總結

這次桌搭基本就是按照最基本的遊戲需求來組合,電競主機+電競顯示器+電競外設等。因爲桌面不大,所以也沒有加入其他太多的修飾用物品,不過整體效果還是挺讓我滿意的。好了,這次簡單的桌搭分享就是這些了,你有什麼建議和看法,可以給我留言,我在後期逐一調整。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