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蘭·昆德拉離世:享年94歲,曾著《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人類一思索,上帝就發笑

今日,歐洲知名作家米蘭·昆德拉,於巴黎去世,終年94歲。他是世界上讀者最多的作家之一,昆德拉出生於捷克斯洛伐克,後在法國定居,其代表作有《玩笑》、《生活在別處》、《笑忘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和《不朽》等,歷年來都是諾貝爾文學獎呼聲最高的作家之一,在對中國作家影響最大的人物中,必有馬爾克斯和昆德拉!2020年,昆德拉獲得卡夫卡文學獎。



影響力

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於1929年4月1日,出生在捷克斯洛伐克的第二大城市布爾諾,他是捷克著名的小說家、評論家和戲劇作家,也是現代文學界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莫言、王安憶、畢飛宇等中國作家,都是昆德拉的忠實讀者!

昆德拉的小說被廣泛翻譯成多種語言,深受國際讀者的喜愛。每次到了諾貝爾文學獎頒獎時期,昆德拉總是熱門人選之一,但是年年陪跑諾獎,許多人依然堅定認爲,昆德拉應該當之無愧地應獲得文學界的最高肯定,而諾貝爾文學獎也需要頒給昆德拉。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評價昆德拉:“小說中的諷刺有一點兒像黑色幽默,又不完全是,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味道。”王安憶則說:“沒有哪個作家像昆德拉那樣做了對個體的感情的關懷,這些都會讓人感到溫暖,這也是昆德拉的文學價值之一。”



昆德拉

昆德拉的作品,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幽默的風格,以及對人性和存在主義的思考而聞名。他的小說風格獨特,常常以多個人物的視角展開敘述,通過交織的故事線索和複雜的情感描寫展現出人類內心的複雜性。他的作品既有文學性,又帶有哲學和政冶的深層思考,反映了二十世紀的歐洲歷史和社會背景。

這樣豐富的人生閱歷也與昆德拉所處的時代背景有關,20世紀初,捷克斯洛伐克位於歐洲中心地帶,布拉格作爲一個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一直以來就是歐洲文化和哲學思想的中心之一。這種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得布拉格的文化氛圍得以與歐洲各種思潮和文藝潮流相互交融,並且在思想界和文藝界產生了顯著的影響。

昆德拉的父親是一位音樂學者,這使得他在年輕時接觸到了各種藝術形式,尤其是音樂和文學,隨後他在布拉格查理大學學習文學和美術,並在大學期間開始寫作,布拉格孕育了兩位世界級的作家,分別是里爾克和卡夫卡。彼時,十月歌名和西方現代主義思潮的兩種思潮,不斷衝擊着捷克斯洛伐克的文藝界。



“隱者”

在衆多大作家中,昆德拉似乎總喜歡把自己藏起來,極少在公共場合中露面,最近40年裏,昆德拉總是以書籍存在於世,藏跡於作品之中,以致於許多人其實並不知道昆德拉還活着(在今天以前),就像是荒誕派作家塞繆爾·貝克特一樣,同時代的大多數人都以爲這些作家早已故去。

昆德拉選擇“隱藏”自己,還要追溯到自己的成名作,一九捌肆年,《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取得成功,大量媒體爭相採訪他,在《巴黎評論》中,昆德拉滿懷焦慮對自己的朋友、評論家克里斯蒂安·薩爾蒙說道,“一九八五年六月,我堅定地下了決心:不再接受任何採訪。除非(……)涉及版權,從今以後,所有關於我採訪的言論都可以被視爲僞造。”

從這時開始,昆德拉將自己禁錮在沉默之中。從他本人的生活來看,昆德拉是個“漫遊式”作家,他可以站着、坐着寫作,在花園或是書房寫作,也可以在別人家寫作。昆德拉總喜歡引用福樓拜的這句話——“藝術家應該儘量設法讓後人相信他不曾活在世上。”



移居法國

1948年,昆德拉滿懷欣喜地加入捷共,此時他正式成爲一名詩人,寫詩悼念自己死在奧斯威辛集中營的作曲老師帕維爾·哈斯,而且昆德拉還與哈斯的女兒奧爾佳有過一段短暫的婚姻,不過無論是書面還是口頭上,昆德拉都從未講過這件事。

十年後的1958年,這對於昆德拉來說是標誌性的一年,他在劇本的間隙,寫了不少短篇小說,而真正開始給他帶來世界聲譽的作品是小說《玩笑》,該書連出3版,印數達到幾十萬冊,還被拍成了電影。不過在1968年,一切都變了,捷克斯洛伐克被佔領,《玩笑》一夜之間完全消失了,昆德拉被列爲叛徒、人民公敵,隨後再法國的幫助下,昆德拉定居法國,並加入法國國籍。

日後,一位導演無意間在解密的檔案中發現,昆德拉被稱作“精英主義者一號”,他的妻子被稱作“精英主義者二號”,二人長期受到祕密晶察的嚴密監視,電話竊聽監聽房間裏的對話,跟蹤,拍照,截取並拆讀信件等等,當這些檔案於2019年被發現時,昆德拉夫婦還從未聽說過它們的存在。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來到法國的第十年,昆德拉發表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以二十世紀的捷克斯洛伐克爲背景,通過描繪風流成性的腦外科醫生托馬斯和女招待特麗莎、畫家薩賓娜之間錯綜複雜的愛情糾葛,從“永恆輪迴”的討論開始,把讀者帶入了對一系列問題的哲理思考中。

次年,文學評論家李歐梵在《外國文學研究》上發表了《世界文學的兩個見證:南美和東歐文學對中國現代文學的啓發》,介紹了南美作家馬爾克斯和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以及他們各自的代表作,昆德拉被正式介紹進入中國。

90年代,中國興起“昆德拉熱”,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媚俗等書名成爲流行語,“人與權力的鬥爭,就是記憶與遺忘的鬥爭”,強者往往容易肆意凌辱弱者,然後再將這些通過檔案進行選擇性遺忘,從而增強權力的合法性,而弱者只能在傷害緩解時,沉溺於稍微舒適的環境,對未來產生過於幻想的預期。

這些思想也體現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裏,生命中有太多事,看似輕如鴻毛,卻沉重地讓人難以承受。在昆德拉看來,生命沒有太崇高的意義,僅僅只是一個過程,人生是一種痛苦,這種痛苦來源於人們受限於環境錯誤地選擇了生活目標,導致人類成爲被“追求”所役使的奴隸,只能不斷重複前人之事。

對於我們來說,在這個永恆輪迴的觀念下,人類需要關注的僅僅只是這個世界,並不需要去指望什麼不存在的天國或者如來的靈魂轉世,“存在開始於每個瞬間”,過去的已經不存在了,未來的卻還沒有到來(也可以說是一種如......來的狀態),“生命之輕”指的是一種對生命的輕視和漫不經心的態度,認爲生命是短暫的、虛無的,沒有絕對的價值和意義,真正存在的只有當下這一個瞬間,任何一個瞬間都已經寄託了所有的過去與所有的未來,所以人更應該活在當下,把握現在的人生。


往期文章:

小島秀夫——腦洞薦書,《跟動物交換身體》

文學黃金時代——神仙出版社,《天才與天才之間》

考古尋秦記——《秦始皇的兵與城》有多麼偉大?

文學史話——《托爾金的袍子》,洛麗塔如何火爆全球?

妖怪文化——《日本の妖怪百科》,遊戲中的日本鬼!

讀luxun——《中國小說史略》,古代民間小說

讀羅翔——《刑罰的歷史》,古代人的宮刑

讀羅翔——《圓圈正義》,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餘華 X 羅翔——虛無與焦慮,精神內耗該如何解決?

黑塞自傳——《在輪下》,小鎮青年的“精神內耗”

國劇巔峯——《大明王朝1566》,被埋沒的歷史劇

二舅爆紅——文學論壇,嚴肅文學應多關注鄉村

學術之爭——羅翔與車浩的理性辯論

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數,與特立獨行的豬

王小波——黃金時代三部曲,與沉默的大多數

天涯神貼——《明朝那些事兒》,一個時代的離去!

買書如山倒——文學名著譯本推薦(日本

買書如山倒——文學名著譯本推薦(法國

買書如山倒——文學名著譯本推薦(英國

買書如山倒——文學名著譯本推薦(美國

買書如山倒——文學名著譯本推薦(德國

買書如山倒——文學名著譯本推薦(俄國

買書如山倒——文學名著譯本推薦(拉美

購書圖書攻略——如何根據出版社挑書

購書圖書攻略——如何選擇平臺折扣

#gd的ai&遊戲雜談#

#gd讀書#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