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芽之旅》:新海诚真的跳出舒适圈了吗?

  昨天晚上看完本片后,稍微沉淀了一下剧情,再看了看特典设定集里的内容以及网上对于本作世界观设定的科普,我大致理解了为什么网上风评不是特别好的原因。

  首先是影片的设定,本片的一些设定名词颇为拗口,“常世”,“蚓厄”,“往门”,“要石”等等这些名词相当难记住,而这些名词大都来源于日本的民俗学里,像是往门是连接现世与常世(常世就是指已逝之人所处的世界)的一个中间点,往门的作用和死亡搁浅里的布桥婴差不多,而常世就是死亡搁浅里的“冥滩”。这个关于死亡观的设定其实还挺吸引人的,只可惜在本片中仅仅只是一个辅助叙事的工具,并没有进一步的深挖,实属遗憾。而本片中有很多很吸引人的设定单拎出来都是可以做为一个主题单独叙事的那种,可惜将这一个个好点子结合起来后更加显得本片叙事的臃肿。

  而本片男女主的恋爱线则是本片最被人诟病的一部分,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很简单,就是男女主才刚刚认识就coop刷满,也就是所谓的见面即恋爱,完全违背了我们对于“恋爱”的观念。既没有铺垫,后续也没有对男女主的恋爱部分进行刻画,所以在全片当中,恋爱线就显得很多余。有很多人都说这是二次元动画普遍的设定,关于这一点我可以举一个例子:在剧场版动画伤物语三部曲(铁血,热血,冷血)当中,女二(班长妹)也是一上来就贴上了男主(垃圾君),但是按照出版顺序观看的观众们已经经历过猫物语(白,黑)的洗礼已经很清楚的知道此时的男主和女二为什么一上来就会“恋爱”,并且在猫物语中也完美的讲完了男主和女二的故事线,可以说是有头有尾。而铃芽之旅的恋爱线既无开头铺垫也无结尾收束,增加感情全靠灾难充数,结果自然是让人感觉可有可无。当然造成这种问题的还有男主太过于工具人了,或者说男主和女主的互动太少了(顺序不能返)。

  有人说如果把男女主的恋爱线换成女主和女主姨妈的亲情线会更好一些,其实我也觉着如果换成亲情线的话本片立意会更高一些,但我肯定不会去影院去看,我会更偏向于线上看,毕竟我也不是很想去电影院看一些过于沉重或者过于悲伤的故事(想着那次在宿舍看eva终哭的跟个泪人似的,实在是太尴尬了)。而且看这部动画的人大部分都是现充,所以做一些比较搞笑和轻松的部分来讨好这一大部分观众我觉着还是很正确的,毕竟归根到底这还是一部商业片,而且在新海诚本这个观影特典的话就能从中得知,新海诚一开始就想把这些略显沉重的设定和故事讲的轻松一些,事实证明,新海诚还是很成功的做到了,至少一些桥段真的让我笑出来了(虽然一些台词设计的真的挺让人难绷的)

太难绷了

  

 当然也有些人觉着剧情有点水,我倒是感觉并不是特别明显,就是男女主四处关门确实有点育碧游戏的感觉(爬塔,开据点)。不过在顶级作画和顶级音乐的作用下整体来说氛围感还是挺强的,就是有些台词还是让我在不该笑的时候笑了出来,草。整部动画我最喜欢的还是最后女主给小时候的自己送椅子的那一段,不仅首尾呼应,还非常巧妙的回收了前面的伏笔,这一段可以说是我全片最喜欢的桥段,也是让我瞬间觉着值回了票价。

  全片看下来,我个人还是挺喜欢新海诚这部跳出舒适圈的动画的,再补充了一些背景故事之后,更能感受到新海诚监督在本片中所蕴含的对于经历过地震的人的人文关怀以及对于震后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的思考,我觉着这想法非常的好,只是很可惜,在动画中并没有很好的表现出来,或者说藏的实在是太隐晦了,就导致观众也仅仅只是能看到表象,毕竟大部分观众只是来观影娱乐的,他们并不想深究,不过也确实能看出来新海诚在最近几年的思考又上了一个台阶,希望下一部能新海诚监督能更好的将动画剧情和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能更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期待新海诚监督的下一部电影。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