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都在哪儿呢?”——1950年,物理学家恩里科·费米在一次午餐闲聊中,抛出了这个看似简单、却困扰了人类半个多世纪的问题。这就是后来被称为“费米悖论”的经典谜题。
![]()
简而言之,费米悖论提出的问题是:如果宇宙已有近 140 亿年的历史,那么星际文明都去了哪里?为什么它们没有来和我们打个招呼?
针对这个难题,人们提出了无数种解释,在这无数种解释中,有一种假说因其冷酷的逻辑和惊悚的想象力而广为流传,那就是来自刘慈欣《三体》的 “黑暗森林”理论。
如果假设成立,我们之所以看不到这些外星文明,是因为它们都隐藏了起来。
与人类不同,这些文明都认为,向潜在的敌人广播自己的位置实在太危险了。但人类的无线电信号早已在银河系区域内回荡。
![]()
这是一个令人深思的想法,但这真的是解决费米悖论的合理方案吗?在所有提出的解释中,专家表示,“黑暗森林”假说似乎最不可能是正确的。
有可能存在多个外星智慧生命(ETI)选择隐藏自身。但它们不太可能都因为恐惧而得出同样的结论并躲藏起来。
但其他智慧生命也会有各自独立行动的群体,有些倾向于好斗,有些倾向于和平主义,有些则充满好奇心,有些则喜欢隐居。
如果其中一个向我们打招呼,那么那片黑暗森林就会燃起一堆明亮的篝火,让我们得以一窥究竟。
![]()
但从理论上讲,一切皆有可能,毕竟我们根本没有外星生命存在的证据。或许所有人都真的在躲藏。或许真的存在某种潜伏在黑暗角落的威胁。而人类只是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什么是黑暗森林理论?
费米悖论是物理学家恩里科·费米在 1950 年的一次午餐闲聊中随意提出的。 它有很多细微差别,但其核心前提是:我们的太阳系只有 46 亿年的历史,而宇宙却有 138 亿年的历史。
这段时间足以让其他星球上的生命发展成为技术先进的社会,这些社会可以跨越星海 ,在无数世界建立前哨站或新的社会。
![]()
但我们至今仍未发现这些社会的任何踪迹。那么,他们都去哪儿了?
费米悖论有太多可能的解释,而且这些解释还相互重叠。
宇宙是否太过浩瀚,以至于外星文明至今尚未抵达地球?它们是否都在成为星际文明之前就自我毁灭了?我们是否是宇宙中这片区域唯一拥有先进科技的文明?生命的进化是否极其罕见?
费米悖论只能告诉你文明很稀少,却无法解释为什么文明如此稀少。
其中一个解释是:没错,文明都存在,但它们都隐藏了起来。如果它们暴露自身,就会有其他文明前来摧毁它们。
这些外星文明之所以不愿现身,这种想法在科幻小说中已经流传了几十年 。刘慈欣在 2008 年出版的 《三体》 一书中,为这一假设赋予了一个朗朗上口的名字。
他将宇宙比作一片黑暗森林 ,每个外星文明都像一个心怀恐惧、全副武装的猎人,小心翼翼地向前推进。
如果那个猎人发现“其他生命,另一个猎人、天使或恶魔、娇弱的婴儿或蹒跚的老人、仙女或半神,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开枪消灭他们。在这片森林里,地狱就是其他人。
![]()
恐惧在进化过程中具有优势:我们可能会对夜里奇怪的声响感到惊恐。虽然大多数时候这种声响并无害处,但一旦它真的来自威胁,我们的谨慎就可能救我们一命。
不可否认,积极进取确实具有一定的生存价值,先发制人地消灭竞争对手,你就能睡得更安稳,还能获得更多资源。
人类历史充斥着这方面的惨痛例证。
值得庆幸的是,黑暗森林存在着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最显而易见的问题是,要隐藏一个科技高度发达的世界是极其困难的。
早在积极寻找地外文明成为全球科学实践之前,地球日常通信的无线电信号就已经向宇宙空间发出,附近的外星文明如果希望找到新的盟友或新的目标,很容易就能发现这些信号。
即便我们已经开始意识到这种假想的威胁,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会完全噤声。我们从未想过要关闭所有雷达,因为这可能很危险。
即使外星文明试图隐藏自身,其手段也可能不够高明。一些外星文明或许已经找到了消除一切声响的方法,但另一些文明却可能在无意中暴露了自身。
当你考虑到宇宙的真正本质,或者仅仅是我们自身庞大的银河系时,森林的比喻就站不住脚了。
黑暗中的森林或许显得辽阔无垠,但与浩瀚的宇宙相比,那简直微不足道。
![]()
宇宙中或许存在敌对外星人,但它们之间的距离可能极其遥远,以至于它们会觉得先发制人互相攻击的想法很奇怪。
即使他们彼此畏惧,他们之间的广袤空间也意味着他们不太可能需要争夺资源;他们各自拥有近乎无限的世界、 小行星 ,甚至恒星可供开发利用。
地球作为一个年轻、喧闹且脆弱的科技社会,按照普遍标准来看,也意味着如果存在外星文明,那么它们不一定都具有侵略性。
如果存在如此多的文明,其中一些文明有能力毁灭我们,那么我们就必须解释为什么这种情况没有发生,或许存在一个银河帝国来维持和平,又或许跨越星际距离相互攻击真的非常困难。
或者,其他地外文明也得出了同样的逻辑结论:它们之所以仍然存在,是因为其他高等外星文明选择不消灭它们,或许是希望与它们进行互惠互利的对话,也许它们也在这样看待我们。”
但认为所有地外文明都会像人类一样,对未知实体抱有最坏的假设,这也是一个巨大的臆断。
![]()
“黑暗森林”理论本质上是一种将人类历史经验无限外推的“大过滤器”。因为它依赖于一些人类中心主义假设,恐惧的力量固然强大,但好奇心也同样强大。
但这并不意味着“黑暗森林”假说就完全站不住脚。问题在于,要弥补该理论的漏洞,就需要增强恐怖氛围。
最可怕的情况是,假设那些躲藏起来的人是对的。假设在银河系历史上的某个时期,一个科技文明决定,无论何时发现有生命或科技的星球,都要将其摧毁。
换句话说,如果灭绝的目的是为了灭绝,那么黑暗森林似乎更合情理。
所以,或许我们所在的宇宙之所以如此寂静,是因为生命的起源本身就极其罕见。或许这里如此孤寂,是因为外星文明一旦发现原子武器之类的东西,就往往会走向自我毁灭。
也许我们看不到它们是因为它们根本不存在。
因为如果出现一个(或一群)纯粹的“清理者”,它们不以资源或仇恨为目的,只是机械地、定期地抹除任何被探测到的生命迹象,才是真正可怕的地方。
![]()
当然,这一切都还只是猜想。
在获得确凿证据之前,每一种假说都像是盲人摸象。但思考费米悖论和“黑暗森林”的过程,本身就是在重新审视人类自身。
我们在宇宙中究竟是平凡的,还是特殊的?我们是幼稚的莽撞者,还是幸运的幸存者?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