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年曾吐槽过SteamDeck的不足,不过个人对于steam平台还是比较依赖的,所以也没有瞬间走某鱼二手倾销了,又用了一年后,对这块砖头有很明显改观,故重写一篇steamdeck2025年使用指南。
steamdeck掌机
适合玩的游戏
先说结论,sd比较适合独立小体量操作简单的游戏(肉鸽、类幸存者等)+视觉小说,可触屏幕+触控板模拟鼠标+四个额外按键+手柄可以很精准的操控屏幕上的内容,但是如果是割草快速连招之类的游戏sd的手柄按键就没那么耐艹了。
当然真要玩3a也不是不能玩,鄙人的《黑神话:悟空》所有时长都是在sd上玩的,游玩时基本全程可以30帧左右,虽然不是最佳体验,但是胜在是掌机床上躺着玩真的很爽。
目前sd的版本玩3a的话续航不太行,差不多90分钟—120分钟就没电了,并且如果一边充电一边玩多少会对电池的健康度产生影响(这玩意换配件一比一的麻烦)
此外给觉得掌机重、或者担心机身手柄不耐艹的小伙伴一个简单明了的办法——外接个蓝牙手柄,我知道这听起来有点匪夷所思,但是这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只需要把掌机调整位置靠在床头的木板上(背后留点通风,sd主要靠顶部和背部透风)剩下握着手柄想怎么玩怎么玩,暴力按键也不用担心,大不了坏了换个手柄就行,冬天还可以将手柄放在被窝里,至福——~
视觉小说玩家可以考虑买小手柄,基本一只手就能控制全部了,点点点时也很方便(不过这种手柄不耐用可能几个月就坏了)
兼容性
有关兼容性,比较让我感动的是sd上自带的win兼容性模拟器很强大,像《丑小鸭与文字祸》以及白粥的游戏,甚至是补丁程序只要勾上兼容基本都可以完美运行,但需要注意,这个兼容性终究只是模拟win,并不意味着只要打开所有游戏都可以运行。
个人只推荐操作简单,如直接触摸屏幕就可以完成全部流程的游戏用这个功能,强制兼容只是帮助运行打开游戏,后续操作按键什么的可没人帮忙兼容,进到游戏一堆按键不仅需要一个个设置,并且设置完还不保证能完全操作。
steam云存档表现
steam云有时候卸掉游戏,长时间不玩有很大概率丢存档,所以显得比较鸡肋,不过用在多设备之间同步存档的表现还算不错。
打个比方:坐着在电脑上玩一款游戏玩累了,但是又没法把电脑搬到床上,只需要关闭游戏,在sd下载游戏等云存档同步(过程只需要几秒左右)这方法我试了好几次基本都可以完整同步存档。反之sd没电了,也可以起床在电脑上同步游玩。
这个功能可以平替掉其他设备的steam远程串流的功能,甚至sd本身就自带远程串流的功能,相比与串流功能的区别在于可以玩些操作更复杂的游戏。
一键息屏
这个功能确实是我上一篇文章所忽略的一个很牛掰的功能:正在打游戏时,突然有事要干可以直接按电源键息屏待机,只要你的sd还有电,再次开机时依旧会保持在息屏前的状态。
这个功能是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奥迪双钻的那句经典台词——随时随地想玩就玩。等车打boss过程中突然来车?暂停游戏一键息屏然后上车后再次打开,立刻可以继续打。甚至个人试过隔了一天再打开依旧可以无缝衔接上的,很跨时代的一个功能。
最大的痛点
真要说起来sd最大的麻烦之处果然还是自带的os系统,这个系统固然提供了很好的兼容性,但是也限制的很多东西,就比如最基本的汉化补丁安装。
如果不是文件覆盖式而是程序安装(exe.)的话我们还得走 桌面端steam(这个切换本身就很麻烦)自带的兼容程序才能安装,而且有概率乱码安装不了。
并且除了steam自带的游戏外,sd基本不能安装其他游戏的,我这个人还是喜欢一边搓炉石一边刷视频的,但是sd上无法运行炉石(尝试下战网,登都登不进去),用手机玩炉石的话sd又不知道挂什么游戏好(基本都是需要全神贯注的)所以日常我也基本不会打开sd。
也歪说装win系统,就算不去整什么双系统启动,光是sd的日常强制更新就会直接导致系统崩溃需要重装,对于我这种怕麻烦的人来说简直是灾厄。
购买建议
如果是追求sd的实用性的话建议:每日游玩steam游戏的时间≥2小时,steam游戏库存价值>2w ,特别是那种epic送游戏也懒得领,只在steam上玩游戏の玩家群体,目前的sd他就是个自家平台的特供机,至于其他平台的游戏?能玩但不保证完全能玩,就算再不怕麻烦的发烧佬,想要用win系统还是建议去买win掌机就行。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