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个鬼故事,国庆已经过了,国考还会远吗?考公第三谈——申论篇

先嘴两下,上半年记过的加班就有200小时,那种加班一两个小时的也数不过来,6月因为同事请产假,到新处室顶岗,以为会轻松些,结果没多久大任务就接踵而至,加班加到肠胃出问题……

结束吐槽环节,现在是10月第二个星期,大部分同学应该都开始学习申论了,如果没有的话,请务必今天就开始看起,现在考公竞争这么大,那种随便学半个月做一两套真题就能上岸的日子,已经结束咧。我那一年申论分数都不高,我只考了67.5,虽然是进面三人最高的,但也不满意,这里就简单分享一下我申论学习心得,希望大家看了有所收获,能比我考的更好。

(一)入门学基础阶段。一开始跟着老师学,老师名气大不大无所谓,你习不习惯他的教学方式才重要,申论题型就那几种,无论是国考还是省考,大致分为归纳概括题、综合分析题、提出对策题、贯彻执行题,还有大作文,跟着视频老师搞明白题型和对应答题套路。

(二)巩固阶段。开始形成一套的做题习惯和思路,但无论个人习惯怎么样,都要学会一点:“抄”。抄也是有技巧的,不是咔咔⼀顿乱抄,最后查重90%,这样没多少分的。抄材料,要掌握以下几个原则:

1.中心句原则。读完一遍材料,找出中心句,这是最基本的。中心句基本都是采分点。

2.关键词原则。题干中的关键词可以快速帮我们定位我们想要的信息,比如主语(是谁)、谓语(做了什么)、宾语(对象)、目的、影响,这些都是关键信息。

3.名⼈名言原则。材料里关键⼈物的讲话、观点、看法、评论、意见,都是关键信息。怎么运用不同人物的讲话?分三类:政府、官员的话直接用,专家、媒体的话套着用,群众的话参考用。看到题目直接看问题,带着问题去找这三类的讲话,把他们的话转化成你的作答。

4.关联词原则。和大家在做言语理解的时候一样,申论里的关联词同样重要。表示转折、递进、因果、并列、结论的关联词出现了,就要特别注意跟在后面的句子。

5.重复出现原则。前后多次出现,必是采分点。

(三)日常积累方面。主要是为大作文作积累。

1.积累好词好句,承上启下、开头结尾时候用,不用记太多,太多了到时候想不起来就尴尬了。

2.积累优秀案例,不用太多,一招鲜吃变天,积累几个典型的万能的,然后不是那么大众化的就行,例证时候用。

3.积累典型范文。时间有限的话,只看半月谈这一本就够了。半月谈里面的文章,结构上,典型的总分总5-6段的结构,建议大家也用6段去写大作文,开头1,承上启下的阐明背景、形势、重要性的2,3-5是三个论点,6是结尾,这样感官上比5段好多了,5段大作文阅卷老师都看吐了;内容上,也是国家形势和社会热点。但是要注意,有些文章的内容可能会偏理论,大家在学习的时候,重点去看那些有实际举措的文章。应用文的格式也重点背下,不同的公文,标题、称谓、征文、落款,都有什么要求,自己整理一遍就能记个七七八八。

4.积累时政要闻。国家层面:找今年国家重大会议、重要文件,拿来学习一下,那种机构整理的每日要讯每日新闻个人觉得没啥用,那么多也记不住。省级层面:找你报考省份的重大会议、重要文件,还有典型的一直在做的特色工作。举个例子,枫桥经验是浙江首创,已经很多年了,我那年还是拿出来考过。

(四)平时练习方面。每天抽1-2个小时的时间,这样学一个月学也够了。就拿全国各地近两年的真题去练手,一定要动笔写,哪怕你只就写个框架、大纲都行,申论的时效性很强,近两年的都稍微有点滞后了,但用来练手还是可以的。然后是大作文,着重训练自己论证的能力,即你的中间三段的构成一定是这样:分论点+一句话证明分论点重要必要+例证或理证阐明分论点重要性、必要性+两到三句进一步细化的实际举措。

(五)冲刺阶段。这个阶段一方面做常规题目保持手感,另一方面看押题卷,这些机构和申论老师押题买两到三个人的,押题的范围就基本全了。我那一年就买了一套,然后就押中了危与机的大作文。

这次就分享这么多,有空我再理一下在考场的一些小技巧。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