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诺奖!李白铁粉,诺贝尔文学奖拉斯洛

10月9日,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文学院将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匈牙利作家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以表彰他“那富有感染力与远见卓识的作品,在末日般的恐惧之中重申了艺术的力量。”可能很多盒友在诺奖颁奖前并没有听说过他,这篇文章就来继续聊聊文学奖的得主拉斯洛。

今年把奖颁给拉斯洛并非爆冷。

拉斯洛本人被誉为“匈牙利的末日大师”,

堪称匈牙利当代最伟大的作家,甚至没有之一,

代表作《撒旦探戈》还被贝拉·塔尔改编成7.5小时的电影,成为影史经典。

匈牙利语本身是小语种,确实是诺奖的偏好,

最近这些年可以明显看到诺奖评委会在刻意拓宽视野,

更多关注来自非主流文学中心、使用相对小众语言和特定文化背景的作家,

不过拉斯洛的作品并不算好读的类型,尤其以“熔岩缓流式”长句闻名,

全文找不到太多的句号,而且还不喜欢分段,几乎全是长难句,读起来比较窒息压抑。

拉斯洛

今年颁奖之前,各个赔率榜上拉斯洛也很多都排在前三的位置,

很多媒体喜欢营销村上春树和残雪,但去年是韩江获奖,

今年不太可能继续颁给亚洲作家(我自己预测的是托马斯品钦),

所以拉斯洛能够获奖并不是爆冷,而是超级大热门作家众望所归摘得诺奖。

而拉斯洛本人的经历也非常传奇,曾多次到访中国,

且非常喜欢中国文化,尤其迷恋《道德经》和李白的诗作,

还亲自来到中国沿着李白曾经走过的足迹游览了近十座城市。

与很多循规蹈矩的传统作家不同,拉斯洛的成长历程非常独特。

1954年1月5日,拉斯洛出生在匈牙利久洛,

这里靠近罗马尼亚边境的小镇,非常偏远,

所以他的作品与首都布达佩斯文学圈成长的作家不同,往往带有一种边缘、疏离的末日色彩。

青少年时期,拉斯洛是当地小有名气的爵士钢琴手,

大学时期一开始学法律,后来转到文学院,

读书期间为了生计,他做过出版社文书、编外记者,甚至地板打磨工,

这些经历也为他观察底层社会、理解人性打下基础。

1985年,31岁的拉斯洛发表了自己的首部小说《撒旦探戈》,

也是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书中主要描绘了一个衰败的集体农庄,隐喻当时的匈牙利社会,

这个农庄一度非常繁荣,如今却已荒废,

国家也已将其遗忘,任由居民在贫困与绝望中自生自灭,

读起来给人一种无处可逃的禁锢感。

小说开篇场景中,大雨下个不停,将整个世界变成一片泥沼,

道路无法通行,视野所及之处,除了衰败的农场、昏暗的酒馆,

就是无尽的、单调的灰色平原,你想逃却发现四周都是烂泥,

每一步都拔不出来,最终只能徒劳地望着没有边界却又像墙壁一样的地平线。

除了地理上压抑的禁锢感,还有时间上的停滞与绝望的循环,

这场雨仿佛下了一个世纪,角色的等待也似乎永无尽头,

农庄居民的生活完全沦为为麻痹迟钝的无限重复,

大家每日喝酒、争吵,无望地等待一个虚假的“弥赛亚”来拯救他们,

而这种等待本身就成了一种酷刑,时间原地打转,像一个坏掉的钟摆,

每一次摆动都加深一次绝望,你也跟着他们一起等,

渐渐地,你也失去了对“未来”的信念,

感觉自己仿佛被永远囚禁在这个毫无变化的“现在”。

拉斯洛在《撒旦探戈》的写作技法也同样加深了这种阻滞感。

小说的章节结构模仿了探戈舞步“六步向前,六步向后”的节奏,

原文几乎是不分段的流水句,一个从句套着另一个从句,

句子像藤蔓一样不断生长、盘绕、纠缠,

阅读的过程就像在一条黑暗没有出口的隧道里摸索,

只能被迫跟着拉斯洛那种缓慢沉重、几乎不容你喘息的节奏前进,

虽然需要一些耐心,但真读进去也是非常非常爽的,

这种技法让你很难轻易跳出故事,

而是像角色一样,被语言的引力牢牢吸附在那个绝望的世界里,

用我们游戏玩家的话来形容大致就像是沉浸感极强的RPG游戏。

《撒旦探戈》一经发表,拉斯洛很快就火遍整个匈牙利,

很多民众同样也产生一种疑惑,就是为何《撒旦探戈》能够被出版,

拉斯洛猜测可能是一位曾为秘密JC的出版社社长故意放了他一马。

很快,拉斯洛就获得了出国访学的机会,

1987年,拉斯洛获得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的奖学金,

前往西柏林居住了一年,并亲眼目睹了柏林墙的倒塌,

接下来拉斯洛开始在欧洲巡游,然后前往美国纽约,住在金斯堡的公寓里,

得到了金斯堡大量的建议和支持,拉斯洛也从此进入国际视野。

垮掉的一代-艾伦·金斯堡

然而,对拉斯洛创作影响最为深远的,还是他在90年代前往东亚的探访,

1991年,拉斯洛首次以记者身份访华,

回家后拉斯洛要求全家改用筷子就餐,并称中国为“世界上仅存的人文博物馆”,

在家中循环播放京剧磁带,尤其钟爱梅兰芳的《宇宙锋》,还在欧洲搜集与中国相关的书籍。

1998年,拉斯洛再次来到中国,这一次他选择追随李白的足迹,

在译者余泽明陪同下,拉斯洛走访泰安、曲阜、洛阳、西安、成都、重庆等10座城市,

行至白帝城时,因游轮改道未停靠,拉斯洛还急迫要求船长掉头,

只为亲见李白笔下“朝辞白帝彩云间”的实景。

拉斯洛与中国结缘很早,但是中国读者对他其实并不算熟悉,

直到2014、15年拉斯洛先后拿到美国文学奖和布克国际文学奖,

《撒旦探戈》才被翻译成中文,让更多的读者能够认识拉斯洛。

这里再多提一嘴,其实看文学也不只是看每年xxx得了诺奖,

美国文学奖和布克奖同样也是含金量不低于诺贝尔文学奖的大奖,

目前你能在市面上买到的拉斯洛的中文译本只有四本,

分别是17年译文社出版的《撒旦探戈》、

23年浙江文艺出版的《反抗的忧郁》和《仁慈的关系》,

以及今年人文社出版的《世界在前进》,

中文版的译者就是当年陪同拉斯洛李白足迹之行的译者余泽明,

而且这几本书的序中还能看到很多拉斯洛中国之行的趣事。

最后再聊聊拉斯洛与“慢电影”美学大师贝拉·塔尔,

两人合作了30年,也是整个电影史上最经典的合作

(大概可以把他俩看成莫言和老谋子这样的关系),

拉斯洛不爱写句号,而贝拉·塔尔的电影节奏同样极其缓慢,

动不动就是持续数分钟的超长镜头,《撒旦探戈》片长达到了恐怖的7小时19分钟,

影片也和小说一样的探戈结构,分为十二部分,

小说只有288页的篇幅,电影平均每页拍了2.5分钟,

连观众也能亲身感受到那种炼狱般的熔岩缓流。

两人后续还合作了《鲸鱼马戏团》、《都灵之马》等五部电影,

如果你耐不住《撒旦探戈》,强烈推荐上面这两部电影,

《鲸鱼马戏团》改编自原著小说《反抗的忧郁》,这是一个末日寓言故事,

《都灵之马》改编自散文《都灵最新消息》,

描绘世界末日前的六天,灵感源于尼采精神崩溃的故事,

这部拿了柏林电影节的评审团大奖,也是两人合作的最后一部电影,

之后由于资金以及其他一些原因,拉斯洛不再参与电影制作,贝拉·塔尔也几乎半退休,只参与一些电影指导工作。

《都灵之马》

总体来说,如果你从来没有听说过拉斯洛,本文可以大致让你对他有个眼熟,

《撒旦探戈》这几本小说读起来并不轻松,

文字像迷宫一样绕弯,世界几乎都是末日一般压抑,

不过也正是这种文字峰哥,让人不自觉地被他的文字所吸引,

而他与贝拉·塔尔的合作,更是将这种文字的“慢”美学延伸至光影,

对于我们中国读者来说,拉斯洛对中华文化的痴迷也给他增添了一层亲切感,

如果你想读读严肃文学、看看今年的诺奖大作,不妨就从《撒旦探戈》这本小说开始入手,

然后再进一步去看他的其他作品,或者是看看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

本文完。

往期文学相关:

买书如山倒——618 文学书单推荐!

诺贝尔奖:挪威作家约翰·福瑟,获得文学奖!

诺贝尔文学奖:韩国作家韩江获奖,代表作《素食者》

米兰·昆德拉离世:享年94岁,曾著《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时代落幕!诺奖得主略萨离世,代表作《酒吧长谈》

文学黄金时代——神仙出版社,《天才与天才之间》

二十世纪文学史,洛丽塔如何火爆全球?

生存还是毁灭?你心中最伟大的文学家是谁?

除了村上春树,日本文学还有哪些名家?

真正的神仙打架!一文带你入坑俄国文学!

除了《百年孤独》,拉美文学有多么爆炸?

美国历史短暂,那么美国文学是什么水平?

黑塞自传《在轮下》——愤怒与彷徨,小镇青年的“精神内耗”

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与特立独行的猪

王小波——黄金时代三部曲,与沉默的大多数

文学名著译本推荐(买书如山倒——文学名著译本推荐(日本)

文学名著译本推荐(买书如山倒——文学名著译本推荐(法国)

文学名著译本推荐(生存还是毁灭?英国文学好书推荐!

文学名著译本推荐(英国文学——《傲慢与偏见》,你喜欢哪些英国作家?

文学名著译本推荐(毛姆、伍尔芙和奥威尔,英国近现代文学推荐!

文学名著译本推荐(海明威、梭罗和福克纳,美国文学作品推荐!

文学名著译本推荐(歌德、尼采和黑塞,德国文学作品推荐!

文学名著译本推荐(买书如山倒——文学名著译本推荐(俄国)

文学名著译本推荐(买书如山倒——文学名著译本推荐(俄国&东欧文学)

文学名著译本推荐(买书如山倒——文学名著译本推荐(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

618图书攻略——如何根据出版社挑书

618购书攻略——买书如山倒

#gd的ai&游戏杂谈#

#gd读书#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