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在X平台官宣xAI游戏工作室要在2026年底搞出"伟大AI生成游戏",还放话Grok2027年能拍电影。
结果《博德之门 3》发行总监Michael Douse直接怼回去:"行业缺的不是心理学计算的玩法,是能让人沉浸的世界"。
先看马斯克这边的牌面,确实够唬人。
xAI已经开出时薪100美元的价码招"游戏导师",专门训练Grok搞游戏开发,这薪水比美国普通开发者高出近一倍。
直播里还秀了把操作:Grok3用Python分分钟复刻出《俄罗斯方块》,连基本物理碰撞都做出来了。
更狠的是硬件投入,马斯克早年就买了1万块英伟达GPU,现在还计划把超级计算机群扩到百万GPU规模。
他的逻辑很直接:算力堆到顶,AI就能从画场景、写代码到搭机制全包,彻底跳过人类开发者。
但问题也藏在细节里。
目前Grok生成的《气泡麻烦》连音效都没做好,马斯克自己都得道歉。
更关键的是,整个xAI游戏工作室算上他才9个人——这点人手要搞定"完全AI生成"的大型游戏,可行吗?
为啥Douse敢这么硬气?
看看他手上的成绩单就懂了。
《博德之门3》光文本量就有上百万字,是《魔戒》的三倍!
每个NPC都有独立行为逻辑,你偷过他东西下次见面准记仇。
这种沉浸感不是AI靠算法能堆出来的——比如精灵牧师Shadowheart的信仰抉择线,玩家能从她的微表情里读出挣扎,这背后是编剧对人性的理解,不是数据能算的。
拉瑞安工作室的创作逻辑更能说明问题。
他们拒绝被发行商控制,花几年做那些"股东觉得多余"的剧情分支,就为了让玩家真正代入费伦大陆。
Douse喷的"心理学玩法循环",其实戳中了当下AI游戏的通病:去年PS商店那些AI生成游戏,角色手指都能少一根,剧情全是套路拼接,玩10分钟就想退款。
别被两边争论带偏了,真实的行业现状是"AI 当工具,人做灵魂"。
谷歌云的调查显示,87%的开发者都在用AI代理,但大多是帮着画背景、写基础代码,核心的剧情设计、玩法平衡还是靠人。
卡普空就是个典型例子,他们和谷歌云合作用AI生成游戏场景,但《街头霸王 6》的角色招式设计、剧情冲突还是团队打磨了两年的成果。
毕竟玩家记不住AI画的100个场景,却能记住《博德之门 3》里"救不救影心父母"的两难抉择——这种情感共鸣,AI至今没摸到门道。
更扎心的是数据:全球游戏AI市场要从2025年32亿美元涨到2035年588亿美元,但同时玩家对"AI生成垃圾游戏"的投诉量涨了300%。
这说明行业缺的不是AI工具,是用工具做出好内容的远见——正好应了Douse那句"AI解决不了领导力问题"。
作为玩家,咱们其实不在乎游戏是谁做的,只在乎好不好玩。
马斯克的 AI 游戏或许能搞出照片级画质,但没有人心的温度,顶多是个精致的玩具。
就像当年3A游戏堆画面时,谁能想到《星露谷物语》这种像素游戏能火?
玩家要的从来不是技术炫技,是能让自己投入情感的世界。
这场争论说到底,是"效率优先"和"体验至上"的博弈。
马斯克的百万GPU能让游戏开发快10倍,但拉瑞安的数年打磨能让游戏活10年。
AI从来不是洪水猛兽,就像《博德之门 3》用动作捕捉技术做表情,但核心还是编剧的笔在打动人心。
未来的好游戏,应该是AI画场景、写代码,人做剧情、搞平衡——工具归工具,灵魂归人。
至于马斯克的AI游戏能不能成?
2026年底见分晓。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