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風景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斷章】卞之琳
這是一首畫面感很強的詩,卞子琳用寥寥幾筆描繪了明月夜中的場景。
在這之中主要注重了寫意,而在中國古代的寫詩畫畫之中有這樣寫意的風格體現,主要注重意境而不是實體的具體表達,這點正恰好與古代歐洲注重表示具體實際形態相反。
歐洲的繪畫都是主要油畫精細描繪爲主,在後期的藝術思潮發展中卻也顯現了不同流派。
僅僅從 17 世紀以來,在西方藝術史上產生過重大影響的藝術思潮,就有古典主義思潮、浪漫主義思潮、現實主義思潮、自然主義思潮、現代主義思潮和後現代主義思潮等。
梵高的星空
在古典主義思潮過去之後,西方的古典音樂不再專注只以音樂的數字標題作爲曲名,歌曲的存在也不再只爲了框架完整,逐漸出現了作曲家用曲子來表達自己的情緒。
想起古典曲你第一時間想到的是什麼,是不是莊嚴,肅穆,有種說不出的正經的味道,但是實際上古典音樂也是有着許多”可以當作日常循環的歌“話不多說,直入主題吧
- 亞麻色頭髮的少女 作者:德彪西
亞麻色頭髮的少女
阿希爾·克勞德·德彪西,作爲印象主義的鼻祖,正如本文開頭中所寫那般,寫出的作品都是注重意。
聽他的歌的時候在你的面前有着很強的畫面感,將歌中的東西如同音畫般表達出來,真如這首亞麻色頭髮的少女,少女巧顏笑兮,坐在你面前,有種說不出的柔和。
德彪西也是非對稱的創始人,將以前的aab等句式打破打破了許多常規,再比如很喜歡用許多大量堆積的11和絃,13和絃,或者許多不常規123,171這樣的和絃,再順帶一提【惡靈附身】1裏面剛剛開始遊戲的場景男主被吊在殺豬架上面播放的古典音樂就是德彪西的大海
2,月光第一樂章 作者:貝多芬
原名《升C小調鋼琴奏鳴曲》,1801年貝多芬在經歷情感波折後創作出來的鋼琴奏鳴曲,德國詩人路德維希·萊爾斯塔勃聽後將此曲第一樂章比作“猶如在瑞士琉森湖月光閃爍的湖面上搖盪的小舟一般”,而冠以《月光曲》之曲名。
不知道你們還記不記得小學時候學過的一篇課文,具體的我也記得不是很清楚了好像就是一個小男孩想聽貝多芬彈琴沒錢曲,然後貝多芬就聽到了,就到他家寫了一首歌就叫月光。但是說實話聽起來挺好聽的,有種淡淡的憂鬱感覺。
圖片與文字無關係。
3,悲愴第二樂章 作者:貝多芬
很喜歡的一條評論,【月光】聽的好悲愴,【悲愴】溫柔的像月光。羅曼,羅蘭寫過一本書叫做【名人傳】,裏面記敘了米開朗基羅,列夫,托爾斯泰,貝多芬三個人的一生,在小時候看這本書時我還並沒有聽過貝多芬的歌。
只感覺貝多芬的一生非常的悲慘,卻沒有看見他對命運的抗爭,在他的奏鳴曲中我們可以看見很多音都是強,很強的音,因爲他的耳朵後期雙耳失聰了。
在他極具震耳欲聾的第九交響曲中,他第一次在交響曲中加入了人聲這一極其美妙的樂器,而人們所唱的內容卻是詩人席勒的【歡樂頌】。
曾幾何時,看見詞人辛棄疾在詞中唱道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爲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歷經了一生艱苦的貝多芬,在自己的人生晚年卻唱起了歡樂頌。
Ludwig van Beethoven
4,蝴蝶 作者:肖邦
不是肖邦的夜曲不好聽,而是好聽的夜曲太多了,如果要推薦的話我想直接寫一篇專門時肖邦夜曲的,這裏就不推薦肖邦的夜曲了。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個概念,古代歐洲的作曲家,鋼琴家,就是一個很普通的職業,在貴族家裏做的一份工作,和馬車伕,花壇匠並沒有很大的區別,不會出現如今208萬演一集電視的事情。
巴赫甚至清貧一生,所以作曲家爲了餬口也會寫很多曲子送給貴族夫人,而這首蝴蝶就是肖邦送給一位貴族夫人的歌曲,聽起來十分靈動,令人感到舒適。
記得高中時候每次路過鋼琴房旁邊總有一個女孩在以很慢的速度練習這首曲子,在這慢下來的節拍中,我感受到了如同空之軌跡裏面《陽光下安靜的貓》一樣的感覺。穿着校服的少女,舒緩的音樂,加上在我旁邊窸窸窣窣悄悄流逝的時間,定格了我高中悠閒時刻都畫卷。
好了本期歌曲推薦就寫到這裏了,如果喜歡的話請電電??#盒友日常#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