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温柔到了极致的古典乐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断章】卞之琳

这是一首画面感很强的诗,卞子琳用寥寥几笔描绘了明月夜中的场景。

在这之中主要注重了写意,而在中国古代的写诗画画之中有这样写意的风格体现,主要注重意境而不是实体的具体表达,这点正恰好与古代欧洲注重表示具体实际形态相反。

欧洲的绘画都是主要油画精细描绘为主,在后期的艺术思潮发展中却也显现了不同流派。

仅仅从 17 世纪以来,在西方艺术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艺术思潮,就有古典主义思潮、浪漫主义思潮、现实主义思潮、自然主义思潮、现代主义思潮和后现代主义思潮等。

梵高的星空

在古典主义思潮过去之后,西方的古典音乐不再专注只以音乐的数字标题作为曲名,歌曲的存在也不再只为了框架完整,逐渐出现了作曲家用曲子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想起古典曲你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什么,是不是庄严,肃穆,有种说不出的正经的味道,但是实际上古典音乐也是有着许多”可以当作日常循环的歌“话不多说,直入主题吧

  1. 亚麻色头发的少女 作者:德彪西

亚麻色头发的少女

阿希尔·克劳德·德彪西,作为印象主义的鼻祖,正如本文开头中所写那般,写出的作品都是注重意。

听他的歌的时候在你的面前有着很强的画面感,将歌中的东西如同音画般表达出来,真如这首亚麻色头发的少女,少女巧颜笑兮,坐在你面前,有种说不出的柔和。

德彪西也是非对称的创始人,将以前的aab等句式打破打破了许多常规,再比如很喜欢用许多大量堆积的11和弦,13和弦,或者许多不常规123,171这样的和弦,再顺带一提【恶灵附身】1里面刚刚开始游戏的场景男主被吊在杀猪架上面播放的古典音乐就是德彪西的大海

2,月光第一乐章 作者:贝多芬

原名《升C小调钢琴奏鸣曲》,1801年贝多芬在经历情感波折后创作出来的钢琴奏鸣曲,德国诗人路德维希·莱尔斯塔勃听后将此曲第一乐章比作“犹如在瑞士琉森湖月光闪烁的湖面上摇荡的小舟一般”,而冠以《月光曲》之曲名。

不知道你们还记不记得小学时候学过的一篇课文,具体的我也记得不是很清楚了好像就是一个小男孩想听贝多芬弹琴没钱曲,然后贝多芬就听到了,就到他家写了一首歌就叫月光。但是说实话听起来挺好听的,有种淡淡的忧郁感觉。

图片与文字无关系。

3,悲怆第二乐章 作者:贝多芬

很喜欢的一条评论,【月光】听的好悲怆,【悲怆】温柔的像月光。罗曼,罗兰写过一本书叫做【名人传】,里面记叙了米开朗基罗,列夫,托尔斯泰,贝多芬三个人的一生,在小时候看这本书时我还并没有听过贝多芬的歌。

只感觉贝多芬的一生非常的悲惨,却没有看见他对命运的抗争,在他的奏鸣曲中我们可以看见很多音都是强,很强的音,因为他的耳朵后期双耳失聪了。

在他极具震耳欲聋的第九交响曲中,他第一次在交响曲中加入了人声这一极其美妙的乐器,而人们所唱的内容却是诗人席勒的【欢乐颂】。

曾几何时,看见词人辛弃疾在词中唱道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历经了一生艰苦的贝多芬,在自己的人生晚年却唱起了欢乐颂。

Ludwig van Beethoven

4,蝴蝶   作者:肖邦

不是肖邦的夜曲不好听,而是好听的夜曲太多了,如果要推荐的话我想直接写一篇专门时肖邦夜曲的,这里就不推荐肖邦的夜曲了。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古代欧洲的作曲家,钢琴家,就是一个很普通的职业,在贵族家里做的一份工作,和马车夫,花坛匠并没有很大的区别,不会出现如今208万演一集电视的事情。

巴赫甚至清贫一生,所以作曲家为了糊口也会写很多曲子送给贵族夫人,而这首蝴蝶就是肖邦送给一位贵族夫人的歌曲,听起来十分灵动,令人感到舒适。

记得高中时候每次路过钢琴房旁边总有一个女孩在以很慢的速度练习这首曲子,在这慢下来的节拍中,我感受到了如同空之轨迹里面《阳光下安静的猫》一样的感觉。穿着校服的少女,舒缓的音乐,加上在我旁边窸窸窣窣悄悄流逝的时间,定格了我高中悠闲时刻都画卷。

好了本期歌曲推荐就写到这里了,如果喜欢的话请电电🐂🐂#盒友日常#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