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地方台的神仙节目(1)

《爱笑会议室》

现在想起《爱笑会议室》,总像突然摸到抽屉里泛黄的旧照片——那是多少人青春里最没心没肺的笑声来源啊。

还记得第一次在屏幕上看到它时,没有华丽的舞台,没有复杂的规则,就一群穿着简单T恤的大男孩,挤在小小的近景镜头前,用最直白的脑洞和夸张的肢体,把生活里的小事演成笑点。

张子栋突然蹦出来的怪腔怪调,乔杉修睿一唱一和的默契,肖旭咋咋呼呼的劲儿,

还有那些没头没尾却让人笑到拍腿的段子:《西班牙情歌》里跑调的合唱,《试戏》系列里互相拆台的荒唐,《新发明》里那些不靠谱却让人忍俊不禁的小玩意儿……那时候总觉得,

怎么会有这么“接地气”的喜剧,不用琢磨深层含义,就跟着笑就够了。

后来看着它从辽宁卫视的一个小板块,慢慢变成独立节目,再到后来成员们陆续离开,节目停播又复播,像看着一群一起疯闹的朋友慢慢各奔东西。

可就算过了这么多年,再刷到那些老片段,还是会忍不住笑出声——不是因为段子多新鲜,而是那里面藏着我们当时的样子:可能是课间和同学一起偷偷看,怕被老师发现的紧张;

可能是周末窝在沙发上,和家人一起笑到肚子痛的温馨;也可能是难过时翻出来,靠那些简单的快乐暂时忘掉烦恼的瞬间。

《男生女生向前冲》

一提起《男生女生向前冲》,好像瞬间就回到了闷热的暑假——客厅里空调开着,电视屏幕上永远是那片色彩鲜亮的赛道,

连主持人熟悉的开场白男生女生向前冲,冲关成功赢大奖,都像刻在DNA里的背景音。 那时候总爱守着下午的播出时间,

看素人们一个个站上起点:有学生模样的年轻人,攥着拳头一脸兴奋;有穿着工作服的上班族,想趁周末试试手气;

最难忘那些经典关卡:疯狂传送带总让人手忙脚乱,有人刚踩上去就摔个趔趄;

旋转梅花桩转得人眼晕,常常有人抓着柱子晃半天,最后还是笑着掉进水里;

到了忐忑楼梯,看着选手们跟着台阶起伏蹦跳,连坐在沙发上的我们都忍不住攥紧手,跟着喊加油。

那时候的快乐特别简单,看到有人一路顺畅冲到终点,按下红色按钮时,会跟着一起欢呼;

看到有人刚出发就秒落水,笑着抹把脸说再来一次,也会觉得格外真实。爸妈偶尔也会凑过来一起看,还会点评这个选手太急了那个姑娘真灵活,一家人的笑声混着电视里的背景音乐,成了夏天最鲜活的记忆。

后来慢慢长大,暑假不再有大把时间守着电视,但偶尔刷到节目片段,还是会停下来看一会儿。

不是因为关卡多新奇,而是想起当年那个抱着西瓜、盯着屏幕,为素人选手输赢揪心又开怀的自己——《男生女生向前冲》早不只是一档闯关节目,它更像一个时光开关,一打开,就满是属于夏天、属于家人陪伴的温暖回忆。

《杂志天下》

一提起《杂志天下》,总能瞬间想起学生时代或刚上班时的正午时光——那时窗外的太阳正烈,手里攥着刚热好的午饭,

电视里准时传来廖杰温和又带点调侃的声音,屏幕上还在翻着各种杂志的图文,像打开了一扇看世界的小窗户。

那时候没那么多刷资讯的APP,中午12点40分守着江西卫视,成了固定的充电时刻。主持人不会像正经新闻那样严肃,反而会拿着一本本杂志,

从社会热点聊到生活小常识,从国外趣闻到身边的新鲜事。可能前一秒还在说某个城市的新奇政策,下一秒就翻到美食杂志,笑着聊哪家馆子的菜值得一试;

偶尔还会念几段读者来信,或是点评几句杂志上的穿搭趋势,明明是碎片化的信息,却被串得生动又好记。

不像现在刷手机总让人焦虑,《杂志天下》的节奏慢慢的,连翻页的画面都透着踏实。

有时候吃饭太快,还会特意放慢速度,就为了多听一段主持人的解读;要是错过了播出时间,还会跟同学或同事念叨今天没赶上《杂志天下》,不知道又聊了啥有意思的。

它没有华丽的特效,也没有激烈的互动,却用一本本杂志、一段段平实的话语,把外面的世界揉进了我们的日常,成了那些年里,最让人安心的正午陪伴。

后来身边的资讯渠道越来越多,很少再特意守着电视看午间节目,但偶尔想起那段日子,还是会记起《杂志天下》的样子——它就像一本摊开在记忆里的旧杂志,每一页都写着我们曾经慢下来、认真接收世界讯息的时光。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