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媒體報道,知名作家馬伯庸,憑藉《長安十二時辰》和《長安的荔枝》等作品廣受好評,卻在育兒問題上遇到了與普通家長相似的煩惱,引發了網友的廣泛共鳴。他近日在公開場合自曝,自己的兒子不僅不愛閱讀,語文成績也不理想,尤其是作文水平較差,這讓他這位以文學創作聞名的父親頗感無奈,最終不得不“忍辱負重”送兒子去上作文補習班。
馬伯庸在分享中坦言:“我兒子也不愛看書,我兒子語文也不好,尤其作文不行,‘忍辱負重’送他去上了一個作文班。”他還幽默地對兒子說:“你爹天天出去給人講文學的意義、寫作的道理,到你這,我得給你送個作文班。
更令人捧腹的是,馬伯庸提到自己在籤作文班合同時“手都在哆嗦”,直呼這是他“從來沒簽過這麼‘屈辱’的合同”。
馬伯庸的這段經歷迅速在網絡上引發熱議,許多網友感慨:“原來大作家也有同款育兒難題!”不少家長表示,孩子的閱讀和寫作問題確實是普遍的痛點,即便是文學領域的專業人士也難以輕鬆應對。有網友調侃:“連馬伯庸都搞不定孩子的作文,我感覺自己平衡了。”還有人鼓勵道:“這說明寫作天賦和興趣不是完全遺傳的,普通人也不用太焦慮。”
馬伯庸,原名馬力,男,滿族,出生於1980年,內蒙古自治區赤峯市人,中國當代作家、編劇,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文學創作一級,南京大學文學院兼職教授。
2005年,馬伯庸發佈首部作品《風起隴西》;同年憑藉作品《寂靜之城》獲中國科幻文學最高獎項“銀河獎”。此後推出《風雨》《三國機密》《古董局中局》等代表作。
2010年,馬伯庸獲“茅臺杯”人民文學獎散文獎。2012年4月,憑藉作品《宛城驚變》《風雨〈洛神賦〉》獲第二屆“朱自清散文獎”。2017年,出版小說《長安十二時辰》。2022年,出版小說《長安的荔枝》。
2018年,馬伯庸加入中國作家協會;2021年12月16日,當選中國作家協會第十屆全國委員會委員;次日,獲第四屆“茅盾新人獎”。
馬伯庸被稱爲“文字鬼才”,其文字充滿奇趣。他的作品主要爲歷史類小說,創作類型多樣,寫過雜文、小品文、散文等,多部作品被改編成影視劇本,2025年7月18日,改編自馬伯庸作品《長安的荔枝》的電影《長安的荔枝》上映。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