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感覺蠻多人選擇第三方充電頭?第三方到底能不能用?

     大家有沒有過這種體驗:

     早上出門前發現手機只剩7%電量,手裏那個原裝充電頭插上插座卻沒了iPad充電頭的位置,或者忘記帶充電頭整個人立馬焦慮到爆。

     說實話,在手機電池面前,成年人真的沒什麼體面可言。

     這時候,很多人就會想到買個第三方充電頭。但問題來了:第三方能不能用?安全嗎?會不會傷電池?

     別急,咱們慢慢梳理,讓你一目瞭然!今天就用我自己的經歷,帶你係統捋一捋。

收集整理資料不易,感謝大家點贊收藏支持!

若有錯誤還請大家多包涵指正!

01 | 協議是第一關,需要“對上暗號”

     不同手機的快充協議,就像不同方言:

     Ⅰ、常見公有協議

     • PD協議

     目前最廣泛的快充協議。

     • QC協議

     主要應用安卓手機。

     Ⅱ、常見私有協議

     • 華爲/榮耀:SCP是主力,UFCS,榮耀有PPS;

     • 小米:有自家的MIPPS,不過好消息是PPS已經開放;

一些例子

     • vivo / OPPO:分別死守FlashCharge和SuperVOOC,不給外人輕易用;

     • 蘋果:只認PD(公有快充協議),態度冷淡但省心。

一些例子

     第三方充電頭常見的 PD、PPS、QC、UFCS,就像是“普通話”。

     但問題在於:你家手機是不是願意跟它說普通話。

     我喫過的虧:用蘋果手機插過一個雜牌頭,結果直接彈出來“可能不支持此配件”。那時候我才知道,選充電頭第一步,就是看協議對不對口。

     我一直擔心手機健康,但當我換過原裝電池又再次達到了80多,我就知道是時候放棄每次都帶出去兩個充電頭了,一個安卓一個蘋果,實在是太佔地方了。

     所以我後來換上的酷態科10號超級電能充mini,支持PD、PPS、UFCS多協議,安卓、蘋果也能無縫快充,不存在那種“假快充”的糟心場景。最重要以後出門包裏只用裝一個充電頭。

02 | 紋波是電池壽命的隱形殺手

     很多小白只看“功率”,卻忽略了一個詞:紋波。

     簡單說,紋波就是電流裏的小雜音,紋波越大,電池就像天天熬夜,衰老加速;紋波越小,電池作息規律,壽命更長。

     之前想着每次借用一下朋友的,剛開始用覺得“能充電就行”,結果三個月後電池健康掉了好幾格,手機充電時還熱得嚇人。最後換電池的錢,比充電頭貴多了。

03 | 明確需求,不要盲目跟風

     很多人買充電頭時,腦子一熱就選六口、八口大怪獸,結果呢?平時就插一個手機,剩下全落灰。別被帶偏了,想清楚自己爲什麼買。

     • 如果你只用手機,一般單口高功率頭就夠。

     • 如果你要帶筆記本出差,那就上雙口/多口頭。

     • 如果你是“全家桶玩家”(手機+電腦+iPad+耳機),那纔有必要買多口。

04 | 關於是否可以選擇第三方充電頭?

     第三方充電頭不是洪水猛獸,關鍵在於:挑對協議 + 找靠譜廠商。別爲了省幾十塊,去買沒聽過的小作坊產品,最後電池健康掉得比股票還快。

     如果你也想要一個“一頭連手機、一頭連筆電”的省心方案,酷態科10號超級電能充mini就可以,基本上沒什麼問題。

     美中不足的可能就是會佔用一個插口,不過它可以給三個設備充電,也算是解決了這個問題。

     電量焦慮的根治辦法,也許就是從換一個靠譜的充電頭開始。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