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K无敌,4K且有一战之力,破发后的RTX5070能否成为性价比之王?

N卡现在能选的高性价比显卡还是太少了,RTX 5060配合8GB GDDR7显存也就只能在2K分辨率下玩玩,甚至在一些新游戏面前还得面对爆显存的风险,谈不上“爽玩”。

如果为显存再加预算,在老黄的新卡中。除了逆天16GB显存的RTX5060Ti,比较能看的当数RTX 5070,12GB显存玩玩2K高画质游戏会更加游刃有余,开个DLSS4,4K捣鼓捣鼓设置也能玩,毕竟GDDR7位宽提升是有目共睹的。

RTX5070目前在4300元左右,想要再提高显存容量和核心数,就得再+2000元上5070Ti,对于大部分玩家而言,6000元买张显卡还是太过奢侈... ...

那在RTX 5060基础上,额外+4GB显存和核心数翻倍的RTX 5070,是否值得再+2000元预算进行升级就是一个值得聊的话题。

这里便从朋友那借来一张映众旗下的电竞叛客RTX 5070 X3W MAX,借此聊聊RTX 5070体验到底如何?

外观&设计

作为性价比拉满的显卡,这次的RTX 5070 X3W给到的模具规格可谓是十分豪华,并且价格也是70中价格较低的。

整卡为纯白配色,包括I/O挡板部分,体积硕大,3.5槽的设计险些把我的机箱给塞爆,毕竟是电竞判客RTX 5080同款散热模组,250W单卡功耗的卡上这模组,有些杀鸡焉用牛刀的意味。

看来这个“MAX”是有指体积巨大的意思,整卡长358mm*宽148mm*厚65mm,真就和80/90一个大小,由于采用塑料外壳,重量控制不错,为1.7KG。

风扇则为三枚10CM的7叶风扇,支持自动启停,低负载下几乎没有噪音,散热余量给的足就是任性。

大面积铝制鳍片+5*8mm热管纯铜底座,理论上是可以压400W的RTX 5080的,上同系列模组在这有节约开模成本的考量,但是实打实的让散热压力大幅下降。

背板设计相对常规,斜向设计的镂空散热孔,整体比较简约,但是许多玩家喜欢的“隐藏走线”设计可就不简单了。

默认状态下,面向机箱外侧可观察的侧边区域就是16Pin接口和部分PCB电路和散热鳍片。这次电竞判客RTX 5070 X3W MAX则配备了磁吸无限镜RGB灯板接口盖板,装上后上机侧面观察一体性很强。

无限镜也可通过附赠的一条白色3Pin线连接电脑,进行主板神光同步。

并且附赠的L型双8Pin转16Pin转接线也让非ATX3.1规格的老电源用户,或者在意走线的玩家使用,配合两种尾盖,可走底出尾出两种形式,美观度Max。

  • 尾出

通过散热鳍片侧边预留的通道,转接线可以从显卡内部穿过,双8Pin端从尾部穿出,用于连接电源,如果机箱比较特殊,没有背线空间,可以走尾出的形式。

这样的话,能保证显卡正面的一体性,显卡尾部还是能看到黑色线材部分,个人觉得要是转接线也换成白色就完美了!

当然,有侧盖的存在,可以根据走线形式,选择相应的款式,提高显卡整体观感。

  • 底出

当机箱足够宽敞,或者电源线比较短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底出的形式。这时走线就在显卡内部绕上一个弯儿,从靠近主板的位置出。

这属于美观度Pro Max的选择,机箱背部走线也会方便很多,同时电源线彻底隐藏,搭配白色海景房,颜值没得说。

看来模组大,除了提高散热表现外,还可以预留两个走线区域提高美观度,这波“小马拉大车”不亏!

最后,视频输出接口则为3个DP 2.1接口外加1个HDMI 2.1接口,带硅胶塞。从侧面看着3.5槽卡的确唬人,白色挡板也比较美观。

性能参数

理论参数如下图所示,RTX 5070相较于RTX5060在核心规模、显存容量与带宽上有所提升,价格也相应增加大约2000元。

两者价格都基本回归原价,以电竞判客为例,双风扇纯白配色的RTX5060 X2W价格在2300元左右,三风扇的RTX5070 X3W价格在4450元,实际差价在2150元。

倒是X3W的散热模组规模和设计的确十分加分,还支持RGB磁吸无限镜和隐藏走线设计,都是额外加分项。

3D Mark理论性能测试如下图所示:

  • 代表DX12,1440P分辨率的常规理论测试Time Spy中,RTX5070要比RTX5060提升大约65%,对比其它负载更高的测试而言,差值不算特别大。

  • 而在压力更大的Time Spy Eriterme、Port Royal、Fire Strike Ultra、Speed Way测试中,RTX5070得分要比RTX5060提升更大,甚至能翻一倍以上。

这样看来,额外+2000元,理论上可以换取更好的3A高分辨率游戏体验,对于现在的显卡市场,哪怕是低价位都是花多少钱换多少分的情况下,RTX5070还真挺值得考虑

得益于映众将大模组散热下放,映众 电竞叛客RTX 5070 X3W MAX表现十分夸张,在核心频率小超至2242Mhz,顶满250W功耗墙的情况下,GPU核心热点为65.8℃,功耗更高的GDDR7显存温度也仅为72℃

甚至连风扇转速都不算太高,这模组压RTX5070的确是十分轻松。

游戏测试

测试平台:i5-14600KF+技嘉Z790M+16*2GB 6000MHz DDR5+映众 电竞叛客RTX 5070 X3W MAX

在2K高画质游玩3A游戏,只要显存撑得住,那RTX5060还是十分能打的,但是老黄的刀法从来没有让大家失望,上了GDDR7,带宽更高了,但还是8GB显存... ...

当8GB显存捉急的时候,RTX5070性价比不比5060差,尤其是《无人深空》高画质状态下,8GB显存的5060有些顶不住,波动比较大,而12GB的RTX5070则游刃有余,基本上顶着常规高刷在跑,帧数翻倍。

所有说,在大型游戏方面,显存容量更大的RTX5070面对2K分辨率的情况下更加从容,尤其是采用新技术,对于显存要求较高的游戏。

通过目前50系独有的DLSS4技术,RTX5070面对4K分辨率情况下的3A游戏也是有一战之力的。

在《黑神话悟空》测试中,初始场景,原生开启影视级画质(75%采样)的情况下帧数为45帧,后期到高压场景可能会有一些压力。

降低一些画质,高画质+DLSS 50,即质量档位,这时平均帧为86帧,能经常蹦到90帧以上,已经高度可玩了,画质也很不错。如果在此基础上开启DLSS4的话,能来到200多帧,并且延迟也比较可观(基础帧数高)。

显存占用最高为9.7GB,完全顶得住,不爆显存。

《荒野大镖客2》中,4K默认高预设状态下,黑水镇平均帧数在85帧,属于直接上手就能玩的水平。将画质全部拉满后,帧数就下降到“电竞级”了,这时再打开DLSS质量档,拉拉锐化,又能坚挺起来,来到85帧。

但是显存有些顶不住了,占用来到10.9GB,长时间游玩还是建议降一点纹理,保证后期不吃满显存就行。

《赛博朋克2077》简直就是测试老黄DLSS4的“实验田”,毕竟当数它支持最好。在测试5060的时,我就已经发现这个技术的威力,只要你的原始帧数在40帧以上,DLSS4帧生成的延迟就能接受。

4K极致画质下,不开启光追平均为28帧,降低一些画质,原生帧数也仅为46帧,还是算不上流畅游玩。这时如果开启DLSS质量,哪怕极高画质,也能达到70帧畅玩的水平了。

如果玩点花活,4K超级光追+DLSS质量+4X帧生成BUFF叠满能达到162帧,要知道这个画质原始帧率也就21帧,不可玩的水平。当然也不建议在基础帧率如此低的情况下开启4x帧生成,只要把光追和画质降上一档,再开启多帧生成也是可玩的

最近迷上《三角洲行动》,爽玩,也顺便测试了一下长时间游玩的平均帧数。

2K分辨率低画质下,RTX5070基本拉满的情况下能有330帧,只要CPU顶得住,绝对的电竞级别!高画质平均帧数则为242帧。

而在2K极致画质下,勉强算是可玩的,平均帧数为182帧,倒是1%Low帧已经下探到百帧以下了,考虑到游戏属性,还是不建议拉太高。

由此可见,对于《三角洲行动》,RTX5070中高画质下喂饱2K高刷是绰绰有余的。

2K分辨率游玩其它网游,都能喂饱常规高刷显示器,倒是i5—14600KF性能在很多游戏上出现了瓶颈,仅供参考。

以《永劫无间》为例,如果搭配9800X3D,用RTX5070平均帧则可以跑到300帧以上。如果你是网游玩家,则更推荐上AMD的大缓存处理器。

至少以我的设备而言,在网游上,是没办法拉满这块RTX5070的。

总结

纵观RTX 50系列显卡的性能与售价来看,RTX 5070 X3W MAX的性价比还是十分不错的,遗憾的是5070没有上到16GB显存,要不然搭配DLSS4,4K分辨率下都可统统拉满。

RTX5060,GDDDR7+DLSS4,虽然新3A玩2K有可能爆显存,但是不无脑拉高,还是能玩的,外加DLSS4也能让显卡原生游玩吃力的新游,在游戏帧数上往上窜一窜。

如果你只是打网游,且搭配240Hz,或者最高300Hz刷新率的显示器,那RTX5060是绝对够用的。

那想在2K高画质下爽玩3A,甚至在4K画质下通过一些“魔法”玩一玩游戏,那还是得上规格更大的RTX5070。个人觉得它就是一张2K爽玩卡,4K畅玩卡,只要画质不太高,配合DLSS4,基本都能低延迟状态下补帧到高刷级别。

想玩真·4K,那得加到6K价位上RTX5070Ti了,这预算基本上就爆炸了... ...

回到电竞叛客RTX 5070 X3W MAX上,的确表现亮眼,真正的纯白卡,超模的散热模组,甚至还有RGB无限镜隐藏走线设计。最牛逼的是它居然不溢价... ...

你可能会说一张250W的卡上这么大的模组,是不是太夸张?在同价位的RTX5070显卡中,它的散热规格的确牛逼,烤机显存72℃,核心仅为60℃出头,划得来!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