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 平面设计中你必须知道的一些常识

有hy反应前两篇没有设计理论是空中楼阁,因为前两篇都是教学的实际操作,(其实我也融入了版式的知识了)如果没看过的可以去看看哦!

如果前两篇引起了你对平面的兴趣的话,那么本期就来讲一讲各类你入门平面设计必须知道的知识

我还想强调的是,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设计绝对是有兴趣才能坚持走下去的,持续的正反馈才是关键。

本期也只会浅显的讲解,同时也是我对构成的理解,如果引起了你的兴趣那真的太棒了。

——————————————

1.点线面

首先要强调的是,在平面构成中的点线面并不是我们常识中的点线面。

:视觉中的最小元素,形状不固定(如:LOGO,半调,装饰物)

线:可以理解为点动起来了,有方向,曲度,粗细,因此线是有运动感的(如:分割画面,引导视线,柔美曲线)

:点的密集堆砌,线的首尾闭合,视觉占比最大,也是最影响画面平衡的。(如:主要色块,主要人物,主标题)

ps:点线面的概念在设计上其实很模糊,点线面三者都是需要对比的,是点,是线,是面,完全要看和谁比。也就是说没有绝对的点线面。

下面为海报示例——

点线面

每一个字符小装饰都可以构成一个小点,而点动成线线动成面,也就继而构成了点线面。

——————————

2.对齐

边线对齐:左对齐,居中对齐,右对齐,底端对齐,顶部对齐,其实都属于其中的范畴,都是设计者中利用一条现成的线进行对齐。

单位对齐:使用某个元素的某个部分进行对齐,是设计者主观预设了一条线进行对齐。

网格对齐:通过网格进行对齐纠正(我建议是版式设计完成之后再放上一个网格进行纠正,而不是一开始就放个网格上去,然后把字贴上去,真的扼杀灵感

下面是示例——

单位和边线

——————————

3.视觉动线

我们的视线到底是怎么移动的呢?(即我们是怎么看的)

最常见的就是Z字形阅读,因为世界上大部分人的阅读习惯都是从左向右

但除此之外我们依然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改变我们的观看顺序。

大小比例:越大的元素越容易吸引我们的视线

位置:按照大部分人阅读习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所以在控制变量下,左上方一定是最容易被看到的。

颜色:饱和度越高,对比越大(比如,白底黑字)

留白:人们的视线会忽略没有东西的地方(啥也没有看什么呢),那么反之通过留白来对比,自然就会吸引人们把视觉转向有东西的地方。

形状:一个箭头,一条曲线,一个色块,人物目光,都可以指引我们的视觉。

——————————

4.视觉重量与视觉平衡

在生活中通过常识可以很轻易的判断某一个熟悉物体的重量。那么在平面中该如何判断一个视觉要素的重量呢(作为一个设计者,这是需要知道的知识,因为甲方只需要负责看就行了

视觉重量也是通过对比得出的(设计就是一个巨大的对比

重量和平衡这两个是密不可分的。

影响重量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位置,大小,肌理,留白,颜色,形状轮廓(棱角分明的比模糊的大)

视觉重量是为视觉平衡服务的,没有平衡那么整个画面一定是不协调的。

下面讲视觉平衡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视觉平衡应当是基于物理世界的平衡,但同时它也是主观的,毕竟这玩意没法量化它,”看着舒服“也许就是对视觉平衡最好的阐释。

对称平衡:通过一条对称线来进行平衡,两端重量基本相同,同时因为这种方式人人都想得到,也会给人单调,呆板的调性。

不对称平衡:没有明确的对称轴,而是运用以上对视觉重量的认识来进行平衡,(打个比方,就是在天平的左右两边放上不同的东西,比如一遍放了各式各样的蔬菜水果,但是右边只需一个砝码,仍然平衡。)同时这也是最常用的方法。

放射平衡:中心一点进行放射(车轮状),大家也一定看过放射状纹理的背景,萌豚万金油,蓝白碗来咯

在视觉平衡中,位置是具有杠杆效应的,也就是越接近边缘的位置对平衡的影响就越大。这也就得出了只要我们让四个角都有元素,这个画面一般都会平衡。

——————————

5.节奏和层次

这俩词时常出现在甲方的语录中,但其实在设计中却又是非常重要的。

产生节奏和层次的前提就是需要多个物体或者元素。

节奏说的直白一点就是对比关系,宛如音阶一般

颜色从深到浅,旋转角度各不相同,字重有所差异,空间位置有远有近。

尽可能的制造差异,让人眼前一亮。

层次通俗来讲,就是叠叠乐,谁叠在谁的前面,前后关系,当然你也可以引入美术中的透视关系,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等等。

下面放一张我的早期练习作品作为你的参考————

参考

6.一些零碎的知识点

  • 三大构成,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如果你想深入可以去看看,确实是神书,在我什么也不懂的时候,看着三本书真的是头疼,太难懂了。后来慢慢练习,才逐渐和我的实际结合领悟了一点点。总的来说如果还没入门设计,应该很难看下去。

  • 《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属于基础书目,其中的4大原则传播最广。亲密性原则,对齐原则,重复原则,对比原则。和格式塔和平面构成的内容有点相似,但全书都是简单易懂的知识。我入门也是看的这个。

  • 格式塔原理,这个词基本谁都知道,只需要知道一下,有一定练习以后,基本后面都是无意识应用。

  • 接近性:物理位置越近的元素,越容易被感知为一个整体

    相似性:形状、颜色、大小、纹理等特征相似的元素,会被自动归为一类

    连续性:大脑倾向于将元素视为连续的线条或曲线,而非断开的片段

    闭合性:大脑会主动填补视觉空缺,将不完整的图形感知为完整的整体

    整体性:大脑会自动将视觉信息分为 “主体” 和 “背景“

————————————

以上的知识点都是很基础的,并且加入了的一些通俗理解,如果你想延伸请自行查阅资料

————————————

最后,任何理论也只是理论,不上手啥也不是,我也见过书看的少,但是作品秒杀我的选手,毕竟是视觉的设计,眼睛看到的才是重要的。做多了是能自己领悟的

近期练习

球球别限流了

最后放一张近期练习喜欢的点点赞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